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及其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90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及其水杯,其中,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所述茶仓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和下仓体,设置竖向贯穿茶仓本体的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围合形成容纳茶叶的浸泡腔,所述茶叶浸泡腔具有进水孔,所述饮水腔底端连通茶杯体,所述饮水腔的顶端设有饮水口。具体使用时,将上、下茶仓分离,将茶仓中放入茶叶,然后拧紧上下茶仓,再将茶仓拧紧在杯体上;最后从饮水口倒入开水,拧紧杯盖,倒置水杯,开水从进水孔进入茶仓,即可完成泡茶。当茶叶泡好后,无需取下茶仓即可直接饮用,由于茶叶被封闭在茶仓中,饮茶时,茶叶也不会从饮水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及其水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水器皿,具体地说是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及其水杯。
技术介绍
现有一些便携式的泡茶杯,通常是在茶杯口部设置分离的茶叶过滤网,使用时,将茶叶倒入杯中,在放上过滤网,喝茶时,茶叶便被滤网阻隔在上层,但这种结构茶叶时一直处于浸泡状态,不能够满足功夫茶的浸泡要求,而且在打开茶杯喝水时,由于过滤网阻隔,喝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简单结构实现茶水分离的茶仓及其水杯。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茶仓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和下仓体,设置竖向贯穿茶仓本体的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围合形成容纳茶叶的浸泡腔,所述茶叶浸泡腔具有进水孔,所述饮水腔底端连通茶杯体,所述饮水腔的顶端设有出水口。作为优选,所述茶仓本体设有装配饮水腔的安装孔,所述饮水腔与茶仓本体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茶仓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部用于密封连接杯盖和杯体。作为优选,所述下仓体设有竖向贯通的下饮水腔,所述下饮水腔的底部敞口,且所述敞口的口沿与下仓体的仓壁连成一体形成茶叶浸泡腔的底壁。作为优选,所述下仓体设有竖向贯通的下饮水腔,所述饮水腔的底部敞口,且所述敞口的口沿与下仓体的仓壁连成一体形成茶叶浸泡腔。作为优选,所述上仓体设有与下饮水腔相衔接的上饮水腔,所述上、下饮水腔的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形成茶叶浸泡腔。作为优选,所述上、下仓体螺纹密封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下饮水腔位于下仓体的中部,向上凸起设置;所述下饮水腔位于上仓体的中部,向下凸起设置,所述上仓体与下仓体可拆卸密封连接后,所述上饮水腔与下饮水腔相衔接的口部抵接。作为优选,所述上仓体的上部设有内螺纹连接柱,所述内螺纹连接柱与上仓体顶部外壳形成环形槽,所述内螺纹连接柱与设有外螺纹内塞的杯盖螺纹密封。作为优选,所述茶仓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杯盖和水杯体可拆卸连接的螺纹连接部。一种水杯,包括水杯体,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茶水分离式茶仓,所述茶仓下端与水杯体口部螺纹连接,所述茶仓上端与杯盖可拆卸连接。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茶仓结构设置,与水杯体配合紧凑,既易于实现茶水分离,又便于饮用茶水,且能够充分满足功夫茶的泡茶要求,不会让茶叶长时间浸泡在茶水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茶仓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茶仓剖面示意图。图3是技术实施例2茶仓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茶仓与杯体结合使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茶仓与杯盖结合使用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00茶仓本体;101、上仓体;1011内螺纹连接柱;102、下仓体、103、浸泡腔;104饮水腔;1041下饮水腔;1042上饮水腔;105进水孔;106饮水口;107环形槽;200杯盖;201外螺纹内塞;300茶杯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本实例仅用于具体说明该方案,并非对本技术的适用范围进行限制。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中,茶仓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101和下仓体102,如图所示,当上、下仓体密封连接后茶仓本体形成可以容纳茶叶的浸泡腔103和方便喝水的饮水腔104,茶叶浸泡腔位于其底部设有连通茶杯体的进水孔105,而饮水腔底端与茶杯体相通,并在饮水腔的顶部设置出水口。本实施例中饮水腔与上仓体为一体式结构,下仓体上设置供饮水腔穿过的孔,具体使用时,先将下仓体与杯体密封连接,然后向仓体中放入茶叶,然后再将上仓体旋拧在下仓体上,便可从饮水腔的的饮水口口部倒入热水,盖上杯盖,然后倒置水杯,热水便从下仓体底部的进水孔进入茶仓,便可完成泡茶程序,功夫茶泡饮时,根据倒置时间控制泡茶时间即可,这样茶叶便不再浸泡在茶水中,既方便,又不影响饮茶,而且不用取走茶仓。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中,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101、下仓体102以及与茶仓分离设置的饮水腔104,如图所示,当上、下仓体密封连接后茶仓本体形成可以容纳茶叶的浸泡腔103,然后将通过茶仓设置的装配孔装配上饮水腔104,便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茶叶浸泡腔,茶叶浸泡腔位于其底部设有连通茶杯体的进水孔105,而饮水腔底端开口与茶杯体相通,饮水腔的顶部出水口与上仓体的口部形成饮水口。本实施例中的饮水腔与茶仓采用分离设置,既方便产品的生产加工,也方便了茶具的清洗,且完美实现了实施例1所提及的茶水分离功能。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100,其中,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101和下仓体102,如图所示,当上、下仓体密封连接后茶仓本体形成可以容纳茶叶的浸泡腔103和方便喝水的饮水腔104,茶叶浸泡腔位于其底部设有连通茶杯体的进水孔105,而饮水腔底端与茶杯体相通,并在饮水腔的顶部出水口设有饮水口106。作为优选方案,下仓体102设有竖向贯通的下饮水腔1041,该饮水腔的底部敞口,且所述敞口的口沿与下仓体的仓壁连成一体形成茶叶浸泡腔;与下仓体相配合的上仓体设有与下饮水腔1041相对应的的上饮水腔1042,由此,由上、下饮水腔的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形成茶叶浸泡腔,其中,茶叶浸泡腔内壁采用圆滑倒角结构形式。作为优选,以上实施例3中,所述下饮水腔1041位于下仓体102的包括但不限于设在中部,下饮水腔向上凸起设置,底部为喇叭口外形,喇叭口的外沿延伸并连接在仓体内壁上;与下饮水腔相对应,上饮水腔1042位于上仓体的中部,向下凸起设置,上饮水腔1042的口部设为向外延伸的饮水口,类似于喇叭口,当上仓体101与下仓体102可拆卸密封连接后,所述上饮水腔与下饮水腔相衔接的口部抵接,仅确保茶叶浸泡仓中的茶叶不进入饮水腔即可。作为优选,以上所有实施例中,上、下仓体可拆卸密封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密封方式。作为优选,以上所有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饮水,所述上仓体101的上部设有内螺纹连接柱1011,所述内螺纹连接柱1011与上仓体顶部外壳形成环形槽107,所述内螺纹连接柱1011与设有外螺纹内塞201的杯盖200螺纹密封,其中内螺纹连接柱1011的高度高于上仓体外壳顶部口沿。作为优选,以上所有实施例中,茶仓与杯体的配合是通过上端和下端设置螺纹连接部以旋拧杯盖和水杯体。作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如图4、5所示,该实施例涉及一种水杯,包括水杯本体300和杯盖200,其中,还包括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的茶仓100,茶仓下端与水杯体口部螺纹连接,茶仓上端与杯盖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时,将上、下茶仓分离,将茶仓中放入茶叶,然后拧紧上下茶仓,再将茶仓拧紧在杯体上;最后从饮水口倒入开水,然后拧紧杯盖,开水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和下仓体,设置竖向贯穿茶仓本体的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围合形成容纳茶叶的浸泡腔,所述茶叶浸泡腔具有进水孔,所述饮水腔底端连通茶杯体,所述饮水腔的顶端设有出水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包括茶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仓体仓和下仓体,设置竖向贯穿茶仓本体的饮水腔,所述饮水腔壁与上、下仓体的仓壁围合形成容纳茶叶的浸泡腔,所述茶叶浸泡腔具有进水孔,所述饮水腔底端连通茶杯体,所述饮水腔的顶端设有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设有装配饮水腔的安装孔,所述饮水腔与茶仓本体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仓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可拆卸连接部用于密封连接杯盖和杯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仓体设有竖向贯通的下饮水腔,所述下饮水腔的底部敞口,且所述敞口的口沿与下仓体的仓壁连成一体形成茶叶浸泡腔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水分离式茶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仓体设有与下饮水腔相衔接的上饮水腔,所述上、下饮水腔的腔壁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丰王镇樊佳领陈哲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给力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