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85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其结构包括鞋底本体、防护装置和鞋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鞋底本体内侧设置防护装置,经聚氨酯层包覆内侧材质,便于防止提高鞋底的抗穿刺性能,经海绵垫提高鞋底的整体韧性,经吸汗层便于吸取使用者穿着时下渗的汗渍,且汗渍经隔垫阻挡防止其继续下渗,经PVC层提高鞋底的弹性,达到了对鞋底的抗穿刺弹性性能进行提高,便于提高便于使用者穿着舒适度,通过在隔垫底端设置增高层,正向旋动密封盖,经外部抽气筒与气门芯对接往充气垫内加压充气,致使充气垫和包覆层配合膨胀提高鞋底的厚度,达到了对鞋底厚度抬升提高使用者穿着内层高,提高鞋底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底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
技术介绍
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至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以前的鞋底使用时,将外底、中底与鞋跟叠加胶合组成形成鞋底,且鞋底组装完成后与相应的靴底进行胶合装配,现有有抗穿刺弹性PU鞋底抗穿刺弹性性能低,不便调节鞋底厚度,致使鞋底功能性单一,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解决现有有抗穿刺弹性PU鞋底抗穿刺弹性性能低,不便调节鞋底厚度,致使鞋底功能性单一,实用性差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包括鞋底本体,防护装置;鞋帮,用于对鞋底本体与靴底胶合固定;进一步的,所述鞋帮内径粘附有黏胶;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聚氨酯层、海绵垫、吸汗层、隔垫、增高层和PVC层,所述聚氨酯层底部粘附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底端设置有吸汗层,所述吸汗层底端与隔垫紧密贴合,所述隔垫底端设置有增高层,所述增高层底端与PVC层无缝贴合,所述聚氨酯层外径与鞋底本体四周无缝粘接。进一步的,所述鞋底本体中部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鞋底本体顶端四周粘接有鞋帮,所述鞋帮中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表面开设有气孔,所述鞋底本体底端粘合有外底,所述外底表壁嵌入有鞋钉。进一步的,所述增高层包括充气鞋垫、包覆层、气门芯和密封盖,所述充气鞋垫外侧包裹有包覆层,所述充气鞋垫左端插接有气门芯,所述气门芯左端与密封盖螺纹嵌合,所述包覆层底端外径与PVC层嵌合。进一步的,所述鞋钉设置有12个,且鞋钉大小均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垫表面四周分布有小孔,且海绵垫厚度为4mm。进一步的,所述吸汗层厚度为3mm,且隔垫厚度为2mm。进一步的,所述气门芯左端外径设置有外螺纹,且气门芯外螺纹与密封盖嵌合。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层为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强度高、韧性好、结皮致密坚韧、成型工艺简单。进一步的,所述吸汗层为羽绒材质,质地轻,吸汗性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优点1:本技术的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通过在鞋底本体内侧设置防护装置,经聚氨酯层包覆内侧材质,便于防止提高鞋底的抗穿刺性能,经海绵垫提高鞋底的整体韧性,经吸汗层便于吸取使用者穿着时下渗的汗渍,且汗渍经隔垫阻挡防止其继续下渗,经PVC层提高鞋底的弹性,达到了对鞋底的抗穿刺弹性性能进行提高,便于提高便于使用者穿着舒适度。优点2:本技术的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通过在隔垫底端设置增高层,正向旋动密封盖,经外部抽气筒与气门芯对接往充气垫内加压充气,致使充气垫和包覆层配合膨胀提高鞋底的厚度,达到了对鞋底厚度抬升提高使用者穿着内层高,提高鞋底的实用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鞋底本体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鞋底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防护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增高层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鞋底本体-1、防护装置-2、鞋帮-3、槽口-4、气孔-5、外底-6、鞋钉-7、聚氨酯层-21、海绵垫-22、吸汗层-23、隔垫-24、增高层-25、PVC层-26、充气鞋垫-251、包覆层-252、气门芯-253、密封盖-25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防护装置2;鞋帮3,用于对鞋底本体1与靴底胶合固定;其中,所述鞋帮3内径粘附有黏胶;防护装置2包括聚氨酯层21、海绵垫22、吸汗层23、隔垫24、增高层25和PVC层26,所述聚氨酯层21底部粘附有海绵垫22,有利于提高鞋底的韧性,所述海绵垫22底端设置有吸汗层23,有利于吸取使用者穿着产生的汗渍,所述吸汗层23底端与隔垫24紧密贴合,所述隔垫24底端设置有增高层25,有利于调节鞋底的厚度,所述增高层25底端与PVC层26无缝贴合,所述聚氨酯层21外径与鞋底本体1四周无缝粘接。其中,所述鞋底本体1中部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2,所述鞋底本体1顶端四周粘接有鞋帮3,所述鞋帮3中部开设有槽口4,所述槽口4表面开设有气孔5,所述鞋底本体1底端粘合有外底6,所述外底6表壁嵌入有鞋钉7。其中,所述增高层25包括充气鞋垫251、包覆层252、气门芯253和密封盖254,所述充气鞋垫251外侧包裹有包覆层252,有利于对充气鞋垫251四周进行防护,所述充气鞋垫251左端插接有气门芯253,有利于气体的贯通,所述气门芯253左端与密封盖254螺纹嵌合,所述包覆层252底端外径与PVC层26嵌合。其中,所述鞋钉7设置有12个,且鞋钉7大小均一致,有利于防止鞋底打滑。其中,所述海绵垫22表面四周分布有小孔,且海绵垫22厚度为4mm,有利于汗渍的通入经吸汗层23吸收。其中,所述吸汗层23厚度为3mm,且隔垫24厚度为2mm,有利于防止汗渍往下渗透。其中,所述气门芯253左端外径设置有外螺纹,且气门芯253外螺纹与密封盖254嵌合,有利于控制气体的进出。其中,所述聚氨酯层21为聚氨基甲酸酯材质,强度高、韧性好、结皮致密坚韧、成型工艺简单。其中,所述吸汗层23为羽绒材质,质地轻,吸汗性好。本专利所述的气门芯253又叫“气密芯”,主要用于轮胎的进气和防止轮胎漏气,“气门芯”的主体是一小段上端中空,下端实心的柱体,在下端的侧面开一个小孔与中空部分相联通,气门芯主要分为:英式气门针,美式气门芯,法式气门芯,另外还有德式气门针和意式气门芯。本技术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其工作原理如下;第一,使用时,首先将抗穿刺弹性PU鞋底移动到适当位置,将鞋底本体1底部与外底6胶合,且外底6底部嵌入有鞋钉7,便于提高使用者穿着时的防滑性能,接着将鞋底本体1上方与鞋帮3胶合,外界靴底经槽口4与鞋帮3装配胶合;第二,当需要提高鞋底本体1的抗穿刺弹性性能时,通过在鞋底本体1内侧设置防护装置2,经聚氨酯层21包覆内侧材质,便于防止提高鞋底的抗穿刺性能,经海绵垫22提高鞋底的整体韧性,经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防护装置(2);/n鞋帮(3),用于对鞋底本体(1)与靴底胶合固定;/n其中,所述鞋帮(3)内径粘附有黏胶;/n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聚氨酯层(21)、海绵垫(22)、吸汗层(23)、隔垫(24)、增高层(25)和PVC层(26),所述聚氨酯层(21)底部粘附有海绵垫(22),所述海绵垫(22)底端设置有吸汗层(23),所述吸汗层(23)底端与隔垫(24)紧密贴合,所述隔垫(24)底端设置有增高层(25),所述增高层(25)底端与PVC层(26)无缝贴合,所述聚氨酯层(21)外径与鞋底本体(1)四周无缝粘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护装置(2);
鞋帮(3),用于对鞋底本体(1)与靴底胶合固定;
其中,所述鞋帮(3)内径粘附有黏胶;
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聚氨酯层(21)、海绵垫(22)、吸汗层(23)、隔垫(24)、增高层(25)和PVC层(26),所述聚氨酯层(21)底部粘附有海绵垫(22),所述海绵垫(22)底端设置有吸汗层(23),所述吸汗层(23)底端与隔垫(24)紧密贴合,所述隔垫(24)底端设置有增高层(25),所述增高层(25)底端与PVC层(26)无缝贴合,所述聚氨酯层(21)外径与鞋底本体(1)四周无缝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穿刺弹性PU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1)中部内侧设置有防护装置(2),所述鞋底本体(1)顶端四周粘接有鞋帮(3),所述鞋帮(3)中部开设有槽口(4),所述槽口(4)表面开设有气孔(5),所述鞋底本体(1)底端粘合有外底(6),所述外底(6)表壁嵌入有鞋钉(7)。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欣林世河
申请(专利权)人:顺和福建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