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79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8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灵芝种植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以及含有该种系统的规模化无土栽培的灵芝孢子粉收集方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包括培养大棚;若干个放置容器,置物格;内膜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的外侧;若干个出芽孔,出芽孔成型在所述内膜上且所述出芽孔与所述置物格适配;所述出芽孔用于灵芝菌袋在长出菌蕾后,供出芽孔穿过菌蕾并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的外侧;外膜,外膜设置在内膜的外侧;外膜包括有整体位于所述放置容器底部的承接区和整体位于内膜外侧的包覆区;承接区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容器的两侧且同时位于内膜下端的上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膜和外模的设置,可以将孢子粉完整的包裹在内膜和外模之间,方便后期孢子粉收集。而且也解决了孢子粉弥散在空气中,引起种植户误吸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
本技术属于灵芝种植
,特指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家对健康越来越重视,灵芝孢子粉作为传统药材,越来越受到民众的欢迎,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灵芝孢子粉的规模化收集一直是困扰种植户的难题。有中国专利,专利号:2013100808108,其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粉的收集方法,属于食药用菌栽培
,其特征在于包括灵芝菌棒种植、孢子粉塑料膜的覆盖、塑料膜收集筐的形成、涤塔夫布整畦覆盖以及孢子粉收集等工序。本收集方法节约劳动成本,通气条件好,减少了杂菌污染,收集的灵芝孢子粉质量、纯度好(孢子空瘪率降低了11.7%),产量高(子实体增产16%,孢子粉增产33.3%);适用于灵芝产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13年时是适用于灵芝产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但是至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对灵芝产品的需求,还是存在无法规模化种植的问题,还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这种方式在后期收集孢子粉的时候,需要工人弯腰收集,不利于工人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孢子粉收集的系统以及将这种系统应用在规模化的无土栽培灵芝中。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包括培养大棚;若干个放置容器,放置容器竖直放置在所述培养大棚内;相邻所述放置容器之间等距布置;置物格;放置容器内成型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灵芝菌袋的置物格;置物格矩形阵列设置在放置容器上;内膜,内膜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的外侧,内膜用于对灵芝菌袋的根部保温保湿;内膜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放置容器的上下两端连接;若干个出芽孔,出芽孔成型在所述内膜上且所述出芽孔与所述置物格适配;所述出芽孔用于灵芝菌袋在长出菌蕾后,供出芽孔穿过菌蕾并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的外侧;外膜,外膜设置在内膜的外侧;外膜包括有整体位于所述放置容器底部的承接区和整体位于内膜外侧的包覆区;承接区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容器的两侧且同时位于内膜下端的上侧。优选地,所述外膜还包括有压杆,压杆抵靠在所述承接区的外侧;所述放置容器的下端成型有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区位于所述承接平台的上端;所述压杆是卷轴并绕设在承接区内。优选地,所述放置容器的上端的两侧分别成型有外沿边,外沿边用于在外膜铺设后与置物格内的菌袋保留通氧通道;所述外膜在放置容器的左侧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用于增加空气流通速度。优选地,所述放置容器的下端连接有旋转系统,旋转系统用于驱动放置容器转动;所述旋转系统的上端设置有与放置容器转动轨迹适配的滑道,滑道内成型有振动区,振动区与放置容器的下端面之间设置有若干转动件;转动件的外侧覆盖有软质缓冲层。优选地,所述置物格内成型有前卡箍和后卡箍,前卡箍和后卡箍用于形成固定菌袋的空间;所述前卡箍的高度低于后卡箍的高度,使得菌袋处于倾斜状态。优选地,所述放置容器的周侧设置有喷淋系统;放置容器的下端部成型有安装脚,安装脚用于使得放置容器与地面之间存有间隙;所述外膜是黑色纱布或者黑色无纺布。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的收集系统首先对场地要求低,也适用于山地。然后通过将灵芝菌包放在放置容器的置物格内,将放置容器竖直放置,可以减少对水平地面的占用。同时还能增加单位面积菌包种植的数量。2、本技术的内膜和外模的设置,可以将孢子粉完整的包裹在内膜和外模之间,方便后期孢子粉收集。而且也解决了孢子粉弥散在空气中,引起种植户误吸的问题。3、本技术所述的收集方法,通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种植区域,能够解决传统收集孢子粉时,长时间需要弯腰收集的问题。同时内外膜的设计能够让相当一部分的孢子粉自然飘落到内外模之间的区域,这样能够极大方便孢子粉的收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放置容器的结构简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放置容器的结构简图之二;图3是放置容器增加内膜和外膜之后的结构简图之一;图4是本技术放置容器的结构简图之三;图5是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6是放置容器增加内膜和外膜之后的结构简图之二;图7是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8是滑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放置容器;2-置物格;3-内膜;4-菌袋;5-菌蕾;6-出芽孔;7-外膜;8-承接区;9-包覆区;10-压杆;11-承接平台;12-外沿边;13-旋转系统;14-滑道;15-振动区;16-转动件;17-前卡箍;18-后卡箍;19-地面;20-喷淋管路;21-开放式卡头;22-公扣;23-母扣24-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9所示,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包括培养大棚;若干个放置容器1,放置容器1竖直放置在所述培养大棚内;相邻所述放置容器1之间等距布置;置物格2;放置容器1内成型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灵芝菌袋4的置物格2;置物格2矩形阵列设置在放置容器1上;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置物格2不局限与一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多个。内膜3,内膜3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内膜3用于对灵芝菌袋4的根部保温保湿;内膜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上下两端连接;若干个出芽孔6,出芽孔6成型在所述内膜3上且所述出芽孔6与所述置物格2适配;此处所述的适配是指数量上要一致,以及位置上要对应上,方便出芽孔6对应穿过菌蕾5。所述出芽孔6用于在灵芝菌袋4在长出菌蕾5后,供出芽孔6穿过菌蕾5并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外膜7,外膜7设置在内膜3的外侧;外膜7包括有整体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底部的承接区8和整体位于内膜3外侧的包覆区9;承接区8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两侧且同时位于内膜3下端的上侧。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灵芝孢子粉的收集系统。这种系统首先具有对场地限制少的技术效果。具体原理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放置容器1是竖直放置的,这样占用较小的表面积,因而适用于在山地进行种植。同时竖直放置其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增加,进而能够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数量。同时放置容器1内设置有若干个置物格2,这个置物格2是以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放置容器1内的,这样就可以方便规模化养殖的实现标准化的作业,尽可能的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如图3所示,另外内膜3的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会贴附在菌袋4的菌蕾5的根部,而且出芽孔6的尺寸也要按照菌蕾5的尺寸和位置来决定。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承接区8的的作用是与内膜3,在放置容器1中靠近菌蕾5一侧形成一个底托的部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承接区8的形状是L型。进一步的,承接区8的上侧的右侧会设置有公扣22,在内膜3下端的左侧会设置有母扣23,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公扣22和母扣23的卡扣连接,同时保留承接区8的功能,防止孢子粉飘落到内膜3的左侧从而形成对孢子粉的具有防溢功能的容纳空间,同时再配合包覆区9;使得内膜3和外模的设置可以共同形成一个收集孢子粉的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大棚;/n若干个放置容器(1),放置容器(1)竖直放置在所述培养大棚内;相邻所述放置容器(1)之间等距布置;/n置物格(2),放置容器(1)内成型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灵芝菌袋(4)的置物格(2);置物格(2)矩形阵列设置在放置容器(1)上;/n内膜(3),内膜(3)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内膜(3)用于对灵芝菌袋(4)的根部保温保湿;内膜(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上下两端连接;/n若干个出芽孔(6),出芽孔(6)成型在所述内膜(3)上且所述出芽孔(6)与所述置物格(2)适配;所述出芽孔(6)用于灵芝菌袋(4)在长出菌蕾(5)后,供出芽孔(6)穿过菌蕾(5)并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n外膜(7),外膜(7)设置在内膜(3)的外侧;外膜(7)包括有整体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底部的承接区(8)和整体位于内膜(3)外侧的包覆区(9);承接区(8)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两侧且同时位于内膜(3)下端的上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大棚;
若干个放置容器(1),放置容器(1)竖直放置在所述培养大棚内;相邻所述放置容器(1)之间等距布置;
置物格(2),放置容器(1)内成型有若干个用于放置灵芝菌袋(4)的置物格(2);置物格(2)矩形阵列设置在放置容器(1)上;
内膜(3),内膜(3)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内膜(3)用于对灵芝菌袋(4)的根部保温保湿;内膜(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上下两端连接;
若干个出芽孔(6),出芽孔(6)成型在所述内膜(3)上且所述出芽孔(6)与所述置物格(2)适配;所述出芽孔(6)用于灵芝菌袋(4)在长出菌蕾(5)后,供出芽孔(6)穿过菌蕾(5)并覆盖在所述放置容器(1)的外侧;
外膜(7),外膜(7)设置在内膜(3)的外侧;外膜(7)包括有整体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底部的承接区(8)和整体位于内膜(3)外侧的包覆区(9);承接区(8)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容器(1)的两侧且同时位于内膜(3)下端的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孢子粉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膜(7)还包括有压杆(10),压杆(10)抵靠在所述承接区(8)的外侧;所述放置容器(1)的下端成型有承接平台(11),所述承接区(8)位于所述承接平台(11)的上端;所述压杆(10)是卷轴并绕设在承接区(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光李金辉吴敏亚李汝芳张鹏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菇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