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板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板,特别是一种水冷板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机和DCDC的水冷结构设计时,常采用压铸的方式制造水冷结构,然而压铸壁厚大多为3mm左右,使得水冷结构的重量大;加上压铸模具成本高;此外,为保证水冷结构气密可靠性,压铸件需要采用搅拌摩擦焊将水冷结构密封,而搅拌摩擦焊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压铸件的导热系数低,功率模块散热效果差,导致产品的散热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压铸水冷结构存在散热性能差、重量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好、轻质的水冷板组件。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板组件,包括水冷板本体,水冷板本体由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通过钎焊连接而成,中层板的上下端面设有钎料,中层板和下层板间形成冷却流道;上层板为水冷板本体的安装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水冷板本体分设为上、中、下三层结构,采用钎焊的方式将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连接在一起,可降低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的厚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板组件,包括水冷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本体由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通过钎焊连接而成,所述中层板(2)的上下端面设有钎料,所述中层板(2)和下层板(3)间形成冷却流道;所述上层板(1)为所述水冷板本体的安装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板组件,包括水冷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板本体由上层板(1)、中层板(2)和下层板(3)通过钎焊连接而成,所述中层板(2)的上下端面设有钎料,所述中层板(2)和下层板(3)间形成冷却流道;所述上层板(1)为所述水冷板本体的安装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板(1)通过压铆方式连接有带有外螺纹的螺柱(4)和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4)与螺母配合,用于安装紧贴所述上层板(1)的部件;所述安装柱(5)与螺栓配合,用于安装悬空在所述上层板(1)上方的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板(3)中部呈下凹状并用于容纳冷却液,所述中层板(2)与所述下层板(3)钎焊连接并形成封闭的冷却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层板(3)的下凹结构内,朝向所述中层板(2)的方向设有多个排列均匀的凸台(31),所述凸台(31)的顶部与所述中层板(2)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