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50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源信息采集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网输送控制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区域储电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负荷端的用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数据分析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对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预测子系统用于预测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网控制子系统将基于预测子系统预测的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对电能进行适合的分配传输,区域储电子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电能,在临近区域缺电时又能进行供电;该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来更好地对未来的用电供需进行预测,使电能的分配具有前瞻性,并利用区域储电子系统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力是如今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保障。电力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超过40%,电力和电力系统的重要性正越来越突出。由于目前“电能的大规模存储“仍是世界性难题,要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就必须保持发电和负荷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均处于平衡状态,这对电网运行的能量管理和运行控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很多电力控制系统,经过我们大量的检索与参考,发现现有的电力控制系统有如公开号为US20160118803A1,EP2722960A4和KR101387416B1所公开的系统,这些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非并网多能源协同供电的智能电网系统,该系统包括发电系统、公用电网系统和负载系统,负载系统包括普通负载和智能负载;还包括以非并网的形式为智能负载供电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智能负载和公用电网系统之间设有电量控制装置,电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公用电网系统供给智能负载的电量。当公用电网系统处于峰时段时,按照预设的最小电量给所述智能负载供电;当公用电网处于谷时段时,公用电网取消对智能负载电量按照预设的最小电量供电的限制。该系统能够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等的波动对电网的冲击,并能够充分利用公用电网系统中网电的峰谷电价差提高承担智能负载企业的经济效益,辅助公用电网系统进行深度调峰。但该系统不能对未来的用电和产电进行预测,且对多余的电能不能进行保存进而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在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信息采集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网输送控制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区域储电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负荷端的用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基于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对负荷端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所述预测子系统连接外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源信息采集子系统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情况和发电情况,所述网控制子系统将基于所述预测子系统预测的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对电能进行适合的分配传输,所述区域储电子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电能,在缺电时又能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多个级别的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到信息汇总后上报给上级荷信息采集中心;进一步的,最低级的荷信息采集中心为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安装在其负责的区域内的用电信息仪和用电统计仪所统计的用电数据;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包括多个分析模块,每个分析模块与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一一对应并以星期、月、季度为单位总结出用电规律;进一步的,所述预测子系统包括发电端预测子系统和用电端预测子系统;进一步的,所述用电端预测子系统安装于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处并与外部网络连接,所述外部网络包括当地天气预测中心网络和各行政部门中心网络,所述用电端预测子系统将从所述天气预测中心网络处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和从各行政部门中心网络处获取有关的行政指令,结合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中分析得到的各种用电规律,根据行政指令对用电情况的影响作出合理的分析,并结合行政指令的生效时间,预测得到用电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发电端预测子系统安装于新能源发电厂并从当地天气预测中心网络处获取未来一端时间内的天气情况,所述天气情况包括风力、阳光照射强度、湿度等,并结合所述发电信息采集仪中记录的天气与发电功率的关系,预测出未来的发电情况;进一步的,所述区域储电子系统包括多个储放电设备,所述储放电设备与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一一对应并在对应区域产电多于耗电时存储多余的电能,在产电少于耗电时提供电能。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数据分析子系统对大量的用电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作为后续预测的基础,使预测更加准确;通过设置预测子系统获取外界对用电及发电的影响因素,对原有的数据进行修正得到更准确的预测数据,并作为电能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使电能的分配具有前瞻性;通过设置区域储电子系统来存储多余的电能,并在电能产量不足时提供电能,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使电能的供需达到动态平衡。附图说明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框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二级区域和三级区域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级电网控制中心的电能传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二级区域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网源荷协调关系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储放电设备小样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信息采集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网输送控制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区域储电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负荷端的用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基于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对负荷端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所述预测子系统连接外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源信息采集子系统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情况和发电情况,所述网控制子系统将基于所述预测子系统预测的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对电能进行适合的分配传输,所述区域储电子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电能,在缺电时又能进行供电;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多个级别的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到信息汇总后上报给上级荷信息采集中心;最低级的荷信息采集中心为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安装在其负责的区域内的用电信息仪和用电统计仪所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信息采集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网输送控制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区域储电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负荷端的用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基于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对负荷端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所述预测子系统连接外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源信息采集子系统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情况和发电情况,所述网控制子系统将基于所述预测子系统预测的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对电能进行适合的分配传输,所述区域储电子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电能,在缺电时又能进行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源信息采集子系统、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网输送控制子系统、数据分析子系统、区域储电子系统和预测子系统,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用于采集负荷端的用电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基于长时间积累的大量数据对负荷端的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所述预测子系统连接外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并基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和源信息采集子系统预测得到未来一段时间的用电情况和发电情况,所述网控制子系统将基于所述预测子系统预测的发电情况和用电情况对电能进行适合的分配传输,所述区域储电子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电能,在缺电时又能进行供电。


2.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荷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多个级别的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到信息汇总后上报给上级荷信息采集中心。


3.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最低级的荷信息采集中心为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将收集安装在其负责的区域内的用电信息仪和用电统计仪所统计的用电数据。


4.如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一种网源荷协同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子系统包括多个分析模块,每个分析模块与所述第二级荷信息采集中心一一对应并以星期、月、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雷文涛朱志军李银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纳鑫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