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76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柜体、柜门、悬挂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柜门设置于所述柜体上并相对于所述柜体旋转;所述悬挂机构通过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于腔室内;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块和导轨;所述安装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布设于安装板上,电力设备设置于安装块上,方便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柜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
技术介绍
电力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目前使用的电力柜检修复杂而却柜体的内部难以与外界的隔离,往往会因为温湿度大等而影响电力柜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电力柜检修复杂而却柜体的内部难以与外界的隔离,往往会因为温湿度大等而影响电力柜的使用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检修,提高使用寿命的电力工程用电力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柜体、柜门、悬挂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柜门设置于所述柜体上并相对于所述柜体旋转;所述悬挂机构通过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于腔室内;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块和导轨;所述安装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导轨布设于安装板上,电力设备设置于安装块上,电力设备安装时,安装块可以采用上下紧固的方式将电力设备固定在两个安装块之间,也可以是采用电力设备通过固定安装座的方式实现其固定,其中,所述安装块通过销钉固定在导轨上,当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安装块的上下移动,实现电力设备的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安装块通过销钉固定于导轨上,进而能够方便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检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单片机、温湿度传感器和制冷片及风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内部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制冷片及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柜体侧壁形成的腔室内并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防止电力设备老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上位机和显示器;所述上位机与所述单片机通过通信模块连接,通过上位机能够实现远程操控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显示器能够显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柜体的温湿度信息,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操作按钮,所述操作按钮设置于所述柜门上并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操作按钮能够使操作人员在现场实现操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于所述柜门上并与所述单片机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报警器可以是灯光报警或蜂鸣器,所述报警器能够提示操作人员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情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力工程用电力柜还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柜体的背侧,所述第二散热机构设置成条形孔,便于对第一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处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柜门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相对于所述柜门转动并卡接于所述柜体上,实现柜门与柜体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导轨布设于安装板上,电力设备设置于安装块上,电力设备安装时,安装块可以采用上下紧固的方式将电力设备固定在两个安装块之间,也可以是采用电力设备通过固定安装座的方式实现其固定,当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安装块的上下移动,实现电力设备的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安装块通过销钉固定于导轨上,进而能够方便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检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的温度大于设定初始值时,单片机驱动制冷片及风扇开始工作,外部空气通过风扇吸入到柜体时,先经过制冷片的冷面降温形成的水气通过制冷片连接的引流管道导出至柜体内,同时制冷片的散热面对冷凝后的空气进行加热,进一步降低柜体内的相对湿度,从而降低温度,防止电力设备老化。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板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散热机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考图1所示,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包括柜体1、柜门2、悬挂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柜门1设置于所述柜体2上并相对于所述柜体2旋转;所述悬挂机构通过安装板3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于腔室内;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块4和导轨5;所述安装块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5上,在使用时,导轨5布设于安装板3上,电力设备设置于安装块4上,电力设备安装时,安装块4可以采用上下紧固的方式将电力设备固定在两个安装块4之间,也可以是采用电力设备通过固定安装座的方式实现其固定,其中,所述安装块4通过销钉固定在导轨上,当需要进行检修时通过安装块4的上下移动,实现电力设备的移动,当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所述安装块4通过销钉固定于导轨上,进而能够方便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检修。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单片机6、温湿度传感器7、制冷片及风扇8;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单片机6电连接,所述制冷片及风扇8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柜体1侧壁形成的腔室内并与所述单片机6电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散热机构在使用时,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柜体的温度大于设定初始值时,单片机驱动制冷片及风扇开始工作,外部空气通过风扇吸入到柜体时,先经过制冷片的冷面降温形成的水气通过制冷片连接的引流管道导出至柜体内,同时制冷片的散热面对冷凝后的空气进行加热,进一步降低柜体内的相对湿度;即当柜体温度过高时且高于柜外温度时,能实时启动制冷片及风扇,使内外空气对流,从而降低温度,防止电力设备老化。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上位机9、显示器10、操作按钮11和报警电器12,所述上位机9与所述单片机6通过通信模块连接,通过上位机9能够实现远程操控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显示器10与所述单片机6连接,所述显示器10能够显示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柜体的温湿度信息,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所述操作按钮11设置于所述柜门2上并与所述单片机6连接,所述操作按钮能够使操作人员在现场实现操作,所述报警器12设置于所述柜门2上并与所述单片机6连接,所述报警器可以是灯光报警或蜂鸣器,所述报警器12能够提示操作人员电力工程用电力柜的情况。所述电力工程用电力柜还设置有第二散热机构13,所述第二散热机构13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背侧,所述第二散热机构13设置成条形孔,便于对第一散热机构进行散热处理。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柜门2上设置有锁紧机构14,所述锁紧机构14相对于所述柜门2转动并卡接于所述柜体1上,实现柜门2与柜体的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门(2)、悬挂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柜门(1)设置于所述柜体(2)上并相对于所述柜体(2)旋转;所述悬挂机构通过安装板(3)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于腔室内;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块(4)和导轨(5);所述安装块(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5)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柜门(2)、悬挂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所述柜门(1)设置于所述柜体(2)上并相对于所述柜体(2)旋转;所述悬挂机构通过安装板(3)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柜体的侧壁形成腔室,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设置于腔室内;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安装块(4)和导轨(5);所述安装块(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安装块(4)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单片机(6)、温湿度传感器(7)和制冷片及风扇(8);所述温湿度传感器(7)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内部并与所述单片机(6)电连接,所述制冷片及风扇(8)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与所述柜体(1)侧壁形成的腔室内并与所述单片机(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电力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机构还包括上位机(9)和显示器(10),所述上位机(9)与所述单片机(6)通过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显示器(10)与所述单片机(6)连接。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宁成小彬王永玲田召明闫医家咸成高学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惠民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