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外壳内部一体式设置有上安装板;所述外壳底部滑动设置有底安装板,且底安装板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所述外壳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散热管道,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盖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风雨感应开关,通过设置有底安装板、导轨、滑块、摇把能够方便的对内部安装的机电一体化配电柜进行维修保养;通过设置有散热通道、下水孔、电机、顶部盖板和风雨感应装置能够在保证通风散热的同时防止雨水进入外壳内部,对配电柜造成损坏,能够根据实时的天气情况打开或者关闭顶部盖板,从而能够使配电柜随时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电保护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而在工业企业机电一体化配电柜的使用中,为了防止工作人员乱动配电柜内的电器元件,同时对配电柜进行保护,通常都会在配电柜外侧扣上外壳保护罩进行保护。经过检索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636082.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包括机电一体化机器侧壁、配电柜、保护罩外框、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三号连接板、四号连接板、固定支撑板,所述机电一体化机器侧壁右侧连接配电柜左侧,保护罩外框外侧连接防护网,保护罩外框右侧通过合页连接两个保护罩开关门,所述保护罩开关门外侧连接防护网,保护罩外框左侧通过五号螺钉连接机电一体化机器侧壁右侧,保护罩外框外侧通过二号螺栓连接多个四号连接板右侧,所述四号连接板左侧通过一号螺栓连接机电一体化机器侧壁,保护罩外框内侧通过二号螺栓连接多个二号连接板右侧。再例如专利号为CN201920489127.2的专利公开了本技术涉及配电柜保护装置
,且公开了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块,且四块固定板之间的空隙形成了放置腔,所述固定板右侧面的外壁开设有通槽。该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通过在保护箱的下表面设置承托板,能够在降雨量过大等情况导致水位上升时,水流通过连通孔进入放置腔的内部,空腔内部填充泡沫产生较大的浮力,能够推动承托板和保护箱上升,有效的防止保护箱内部进水的情况发生,有效的提升配电柜的使用安全性,避免水流进入配电柜的内部导致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的提升配电柜的使用寿命,使装置更好的应用在生活中。基于上述,现有的电柜保护装置多是在电柜外面安装防护网的方式,再就是采用密封防水或是排水的方式进行保护,这些方式容易造成配电柜的散热不足,同样会影响配电柜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不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调整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使配电柜能够一直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电柜保护装置多是在电柜外面安装防护网的方式,再就是采用密封防水或是排水的方式进行保护,这些方式容易造成配电柜的散热不足,同样会影响配电柜内部零件的使用寿命,而且不能够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调整保护装置的工作状态,从而使配电柜能够一直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的问题。本技术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外壳内部一体式设置有上安装板;所述上安装板中间开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外壳底部滑动设置有底安装板,且底安装板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所述外壳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散热管道,且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盖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风雨感应开关。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有维修门、导轨和滑块;所述外壳一侧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维修门,且维修门与外壳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外壳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导轨,且导轨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进一步的,所述底安装板还包括有固定螺栓、移动条和摇把;所述底安装板通过四组固定螺栓固定设置于滑块顶部,且固定螺栓与滑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底安装板顶部一体式设置有移动条,且移动条顶部与齿轮啮合;所述摇把设置于外壳的一侧,且摇把与移动条顶部设置的齿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管道还包括有抽风扇和下水孔;所述散热管道外部为倒漏斗形,且散热管道中间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抽风扇;所述散热管道底部开设有三组下水孔。进一步的,所述顶部盖板还包括有连接杆、升降块、电机和主连接杆;所述顶部盖板底部通过转轴旋转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旋转设置有主连接杆;所述升降块两侧一体式设置有梯形滑块,且升降块能够沿上安装板的开口滑动;所述升降块一侧一体式设置有齿条,且升降块顶部与主连接杆旋转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上安装板顶部,且电机一侧设置齿轮与升降块一侧设置的齿条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底安装板、导轨、滑块、摇把能够方便的对内部安装的机电一体化配电柜进行维修保养,通过摇把转动齿轮,将底安装板从滑轨上滑出,能够将内部安装的配电柜从外壳内滑出;通过底安装板底部的弹簧,能够在配电柜工作时吸收部分震动,从而起到保护配电柜的作用;通过设置有散热通道、下水孔、电机、顶部盖板和风雨感应装置能够在保证通风散热的同时防止雨水进入外壳内部,对配电柜造成损坏,能够根据实时的天气情况打开或者关闭顶部盖板,从而能够使配电柜随时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顶部盖板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顶部盖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底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外壳;101、维修门;102、导轨;103、滑块;104、上安装板;2、底安装板;201、固定螺栓;202、移动条;203、摇把;3、散热管道;301、抽风扇;302、下水孔;4、顶部盖板;401、连接杆;402、升降块;403、电机;404、主连接杆;5、风雨感应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外壳(1)内部一体式设置有上安装板(104);所述上安装板(104)中间开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外壳(1)底部滑动设置有底安装板(2),且底安装板(2)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所述外壳(1)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散热管道(3),且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盖板(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风雨感应开关(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外壳(1)内部一体式设置有上安装板(104);所述上安装板(104)中间开设有开口,开口两侧开设有梯形滑槽;所述外壳(1)底部滑动设置有底安装板(2),且底安装板(2)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所述外壳(1)一侧的开口处固定设置有散热管道(3),且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盖板(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风雨感应开关(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还包括有维修门(101)、导轨(102)和滑块(103);所述外壳(1)一侧通过合页旋转设置有维修门(101),且维修门(101)与外壳(1)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外壳(1)底部一体式设置有导轨(102),且导轨(102)顶部滑动设置有滑块(103);所述滑块(103)顶部开设有四组螺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电一体化配电柜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安装板(2)还包括有固定螺栓(201)、移动条(202)和摇把(203);所述底安装板(2)通过四组固定螺栓(201)固定设置于滑块(103)顶部,且固定螺栓(201)与滑块(10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许惠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