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746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及制备方法,所述铜铝复合线鼻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筒状件和扁平件,所述筒状件和扁平件均由内部的铝层和包覆在所述铝层外表面的铜层组成;所述筒状件内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扁平件上设有固定孔。通过采用水平连铸工艺,将铜和铝两种液体同时进入真空复合腔体,在结晶器的精确冷却控制下,两种金属液形成了稳定的结晶区,铜铝之间实现了冶金结合;随后在经过精密模具的拉伸、冲压拍扁,最终剪裁成型。大大降低了成本;不易被氧化,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抗冲击性;耐久性,载流量及电气稳定性优于传统电连接端子;后续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断裂及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连接端子
,具体涉及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连接端子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纯铜端子或铜铝端子成为了常采用的一种连接线端子。目前,市面上的端子产品中纯铜的端子是很常见,就是铜排部件与铜电缆连接使用,但是成本较高;端头为铜后部为铝线鼻子会有氧化问题,铜端头与铝管焊接连接易产生裂纹或折断,因为这种接线端子虽然在表面复合了铜层,但是这种端子不是一次成型,铜端头和后部的铝部分成型之后通过焊接连接一起,容易震动断裂有安全隐患,并且结合点发热严重,由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长期受到导线的拉力和剪力,铜层易受到破坏脱落,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电阻增大、温升过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过载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停电事故,严重时可能会烧毁设备,引起爆炸或火灾,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作。鉴于此,申请此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及制备方法,制成的铜铝复合线鼻子在铜铝之间实现了冶金结合,一体成型,降低了成本,不易被氧化,不易有裂纹或折断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复合线鼻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筒状件和扁平件,所述筒状件和扁平件均由内部的铝层和包覆在所述铝层外表面的铜层组成;所述筒状件内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扁平件上设有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铝复合线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铝复合线鼻子包括相互连接的筒状件和扁平件,所述筒状件和扁平件均由内部的铝层和包覆在所述铝层外表面的铜层组成;所述筒状件内设有固定安装孔;所述扁平件上设有固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复合线鼻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铜板熔化成铜液,纯铝锭熔化成铝液,将所述铜液和所述铝液浇注进入复合模腔中,复合模具外层是铜层,内芯部是铝,出口处进行冷却,形成铜铝复合金属棒坯;
(2)冷轧:步骤(1)铸造出的铜铝复合金属棒坯经过3道次的压碾,轧制出的铜铝复合实心棒的表层为铜,芯部包覆铝;
(3)热处理:将步骤(2)压碾后的所述铜铝复合实心棒热处理退火,在加热处理后出炉用封闭式循环水冷却至室温,完成退火工序,形成待成型铜铝复合实心棒;
(4)用冲床将步骤(3)退火后的所述待成型铜铝复合实心棒冲剪成若干长度为L的待加工棒料;
(5)将步骤(4)得到的待加工棒料的下端固定于冲压模具的下模上,并使待加工棒料呈竖直状态;再用冲压模具的上模冲针冲压待加工棒料的上端端面,所述上模冲针的直径d小于待加工棒料的直径D;在上模冲针的作用下,在待加工棒料上端端面形成一个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安装孔的深度H小于待加工棒料的长度L;
(6)车圆角:通过自动车床或者数控车床对筒状端内的固定安装孔的孔口车圆角,形成半成品端子;所述半成品端子包括实心端与筒状端;
(7)压成型:通过摩擦压力机对步骤(4)得到的半成品端子的实心端进行压制成扁平端;
(8)通过切边冲孔复合模,对步骤(7)所述扁平端进行修整并冲固定孔,得成品铜铝复合线鼻子。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赛王建军刘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盈海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