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3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属于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用以解决汇流条导致组件面积较大的问题,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组、汇流条和外置接线盒;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的两端,所述多个电池串组通过所述汇流条实现串联;所述外置接线盒中包括多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电池串组一一对应;所述旁路二极管与相对应的电池串组并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封装效率并减低汇流条引出线处电池裂片或隐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
技术介绍
并联-串联结构的光伏组件因需要并联旁路二极管而需要较多汇流带,而光伏组件内部电池片与汇流带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意味着使用的汇流带越多,光伏组件的宽度或长度越大,从而导致组件面积较大,进而降低了封装效率。此外,在上述情况下,如果人工设置汇流条,会提高引出线处电池裂片或隐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包括:多个电池串组、汇流条和外置接线盒;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的两端,所述多个电池串组通过所述汇流条实现串联;所述外置接线盒中包括多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电池串组一一对应;所述旁路二极管与相对应的电池串组并联。进一步地,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组成的串联电路中,所述汇流条在起始的电池串组的正极处或负极处形成所述串联电路的第一引出端;所述汇流条在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串组、汇流条和外置接线盒;/n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的两端,所述多个电池串组通过所述汇流条实现串联;/n所述外置接线盒中包括多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电池串组一一对应;/n所述旁路二极管与相对应的电池串组并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串联结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池串组、汇流条和外置接线盒;
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的两端,所述多个电池串组通过所述汇流条实现串联;
所述外置接线盒中包括多个旁路二极管,所述旁路二极管与所述电池串组一一对应;
所述旁路二极管与相对应的电池串组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电池串组组成的串联电路中,所述汇流条在起始的电池串组的正极处或负极处形成所述串联电路的第一引出端;所述汇流条在末端的电池串组的负极处或正极处形成所述串联电路的第二引出端;
所述第一引出端和所述第二引出端分别通过接线柱与所述外置接线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置接线盒,还包括:盒体、连接器、连接部和盒盖;
所述连接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多个旁路二极管均安装在所述盒体与所述盒盖形成的空间内;
各所述旁路二极管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串组的数量为奇数时,所述光伏组件还包括:正极线盒和负极接线盒;
所述正极线盒和所述负极接线盒设置在所述光伏组件的面板上,且所述正极线盒的安装位置和所述负极接线盒的安装位置互为对角;
所述正极线盒和所述负极接线盒分别通过线缆和所述外置接线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接线盒包括:正极连接器和线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月周艳方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