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组装电感及端子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739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申请公开一种端子、组装电感及端子的制作方法,其中端子应用于组装类电感,端子一体成型;端子由一个端子顶部、两个端子中部及两个端子脚部组成;端子的表面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且内侧面及外侧面为弯折的平面;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及外侧面各个弯折面之间交接处形成的R角典型值小于1mm;能够确保内侧面及外侧面、外侧面各个弯折面之间的弯折角度为直角或趋近于直角,使得端子横截面积相比于R角较大时更大些,从而能够在装配磁芯时,磁芯跟端子接触面积也较大,充分地利用端子的装配空间,因此降低了端子的DCR,进而降低了铜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子、组装电感及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元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端子、组装电感及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组装类的大电感的组装材料包括磁材、端子,是通过将磁材、端子使用胶水加气隙和固化组装而成,主要用于服务器CPU供电、基站站电源模块、DC/DCconverter(直流电源/直流电源转换器)模块等。而电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功耗,其功耗的产生主要为电流经过铜材和铁材时产生的铜损耗及铁损耗,而在磁材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端子的DCR(直流阻抗)来降低铜损耗。目前端子的成型工艺,采用的是对铜底材进行冲压、折角后电镀的方法,从而制作出“几”字型的端子,如图1所示,但是这样的工艺制作的端子,端子内侧面与其他面交接处R角较大,且端子弯折处的R角较大,使得有效磁芯的装配空间较小,因此增大了端子的DCR,进而增大了铜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端子、组装电感及端子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端子内侧面与其他面交接处R角较大,且端子弯折处的R角较大,使得有效磁芯的装配空间较小,因此增大了端子的D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应用于组装类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一体成型;所述端子由一个端子顶部、两个端子中部及两个端子脚部组成,两个端子中部分别位于端子顶部的两端,且两个端子中部位于端子顶部的同一侧,两个端子脚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端子中部远离端子顶部的一端,且两个端子脚部分别向远离其未设置在上的端子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端子的表面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且所述内侧面及所述外侧面为弯折的平面;/n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及所述外侧面各个弯折面之间交接处形成的R角典型值小于1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应用于组装类电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一体成型;所述端子由一个端子顶部、两个端子中部及两个端子脚部组成,两个端子中部分别位于端子顶部的两端,且两个端子中部位于端子顶部的同一侧,两个端子脚部分别设置在两个端子中部远离端子顶部的一端,且两个端子脚部分别向远离其未设置在上的端子中部的方向延伸;所述端子的表面包括内侧面及外侧面,且所述内侧面及所述外侧面为弯折的平面;
所述内侧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及所述外侧面各个弯折面之间交接处形成的R角典型值小于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包括弯折部及非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在所述端子内侧面的弯折角包括角A、角B、角C及角D,角B及角C代表的弯折部位于角A及角D代表的弯折部之间,且角A、角B、角C及角D的角度为85-95°之间的任一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B及角C处的对应的端子厚度为所述非弯折部的端子厚度的95%-105%之间的任一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角A、角B、角C及角D的角度为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包括:铜材;
覆设在所述铜材上的电镀材料层;
所述电镀材料层包括镍、锡或其他电镀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玉黎程志刚李绪辉彭建传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顺络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