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24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为了提高变压器引出线结构的连接紧密性,所述引线卡壳通过接线卡槽与引出线卡合,所述导电板架的下方设置有引脚,所述引脚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并线槽,所述导电板架的上方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绕线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线卡壳对引出线的封装套接,取代了传统单一散乱引线的形式,且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引出线底端的并线槽与线圈的配套衔接,能够提高引出线结构的连接牢固性,同时通过引出线顶端的接线卡槽,能够便于工作人员将外部接线牢固的缠绕在接线端子上,进而提高外部接线与引出线结构的连接紧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是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在变压器组装使用过程中,需配套辅助引出线结构。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引出线结构(公开公告号CN206076019U),通过变压器本体包括骨架,骨架上设置有引脚,在引脚上、靠近骨架一端设置有用于夹紧的倒钩以及用于绕线的多个凹槽,凹槽对称设置在引脚的两侧,引脚卡接在所骨架上,倒钩与引脚一体成型,倒钩上套接有绝缘套或倒钩喷涂有绝缘层,此类装置实现了将变压器内部的绕线组引出端快速稳定地缠绕至引脚上,无须焊接,免去了由于焊接带来的虚焊或焊接不牢固等技术问题,且节约了焊锡,但是此类装置的结构较为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对引出线结构的配套组装,且在接线过程中,外部接线与引出线容易松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卡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卡壳(1)的前表面对称贯穿有散热通孔(2),且引线卡壳(1)的上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贯穿开设有接线卡槽(5),所述引线卡壳(1)通过接线卡槽(5)与引出线(3)卡合,且引线卡壳(1)的一侧设置有销轴(4),所述引出线(3)包括导电板架(31),所述导电板架(31)的前表面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散热槽(32),且导电板架(31)的下方设置有引脚(33),所述引脚(33)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并线槽(34),所述导电板架(31)的上方设置有接线端子(35),所述接线端子(35)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绕线卡槽(3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包括引线卡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卡壳(1)的前表面对称贯穿有散热通孔(2),且引线卡壳(1)的上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贯穿开设有接线卡槽(5),所述引线卡壳(1)通过接线卡槽(5)与引出线(3)卡合,且引线卡壳(1)的一侧设置有销轴(4),所述引出线(3)包括导电板架(31),所述导电板架(31)的前表面位于两侧位置处对称开设有散热槽(32),且导电板架(31)的下方设置有引脚(33),所述引脚(33)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并线槽(34),所述导电板架(31)的上方设置有接线端子(35),所述接线端子(35)的前表面嵌入开设有绕线卡槽(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压器引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卡壳(1)的数量不少于四组,且引线卡壳(1)通过销轴(4)转动连接,所述引线卡壳(1)采用天然橡胶材质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在章
申请(专利权)人:浦江忠华变压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