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38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在基于编码解码框架的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方法中,首先使用Fast‑Text语言模型对中医临床文本数据做了数据表征,再基于编码解码框架在编码层使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在解码层使用单向门控循环单元生成中医临床辅助诊断的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医临床文本的多标签分类任务从另一个视角进行处理,转换成了中医临床文本的标签序列生成任务。采用生成方法处理多标签分类问题,将证候要素作为文本生成模型的最小语义单位进行诊断结果生成,可以解决传统的多标签分类方法无法预测未见证候描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中医临床领域,中医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非常依赖于医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临床经验,这也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医疗水平。利用中医临床辅助诊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医生自身经验问题所带来的误诊等问题,有效提高医疗水平。因此,中医临床辅助诊断的研究发展对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提高医疗水平有着极大的意义。在中医临床辅助诊断中,传统的方法就是模仿中医的断证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将中医临床辅助诊断任务视为多标签分类任务。研究人员就中医临床辅助诊断做了很多研究。例如使用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多标签分类方法实现中医临床辅助诊断。多层感知机将中医临床记录作为输入,输出的是一个向量,这个向量的大小为病症标签数量,在输出层的激活函数是SoftMax函数,所以输出向量各维度值可以直接表示预测标签的概率,从而得到病症的前n个。但是,这样的做法无法解决预测未见症候描述问题。从中医理论上,基于多层感知机的多标签分类方法中的标签是指证候描述,而证候描述是由证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编码解码框架,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选择Fast-Text语言模型作为数据表征模型;/n步骤2:把中医临床文本数据输入到Fast-Text语言模型中,引入模型参数值记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编码解码框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Fast-Text语言模型作为数据表征模型;
步骤2:把中医临床文本数据输入到Fast-Text语言模型中,引入模型参数值记作,词
向量值记作,并对所述模型参数值和所述词向量值进行随机初始化;
步骤3:所述Fast-Text语言模型输出中医临床文本数据的词向量集;
步骤4:将得到的中医临床文本数据的词向量集输入到编码层中,编码层根据接收数
据的序列并编码产生一个定长的中间语义编码,记作C;
步骤5:将中间语义编码C传送给解码层,解码层将中间语义编码C翻译为相对应的证候要素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层使用双向门控循环单元进行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层使用单向门控循环单元进行解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层采用了双向网络biGRU。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临床辅助辨证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强靳含舒红平曹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