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网规划的
,具体指的是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以火电为主导的电源结构使得电力工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大的碳排放源。因此,推动电力工业的低碳化是我国实现上述能源战略的必经之路。发展低碳电力系统的重点在于电力供给侧改革,随着我国电力供应进一步宽松和电力消费换挡到中速甚至低速增长,应把电力发展的重心从规模扩张为主转向系统优化、提质增效为主,其关键在于清洁能源发电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对于清洁能源发电的开发,目前有两种思路:一是从发电侧出发,大力发展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跨区输电线路(如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以实现清洁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二是从用户侧出发,建立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电网和终端用电集成的供电系统,就地消纳和利用清洁能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距离负荷近,建设周期短、投资成本低、运行灵活的优点,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尤其是城市地区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规模化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后,尤其是间歇式能源大量并网后,原来方向单一的电网潮流逐渐变得双向不确定性,对电网电压水平、短路容量等电气特性造成显著的影响,给电网的规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针对接入规模大、接入点分散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传统电网规划往往仅考虑满足一个大区域范围内最大负荷下的电网网架方案,没有根据电网电气连接关系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出力进行配电区域划分,造成电网规划区域范围过大,给规划方案制定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模型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指标体系;(2)根据规划范围内电网的情况,提出不少于2个的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方案;(3)计算各方案指标及能力;(4)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方案进行综合评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定指标体系;(2)根据规划范围内电网的情况,提出不少于2个的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方案;(3)计算各方案指标及能力;(4)采用熵权法和TOPSIS法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指标体系包括电气维度、空间维度和控制维度三个维度的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指标评价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电气维度采用电气距离指标进行评价,空间维度采用空间距离指标进行评价,控制维度采用有功平衡度、有功自平衡能力以及无功自平衡能力指标进行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方案指标及能力包括计算各方案电气距离指标、计算各方案空间距离指标、计算各方案有功平衡度指标、计算各方案有功自平衡能力和计算无功自平衡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方案电气距离指标:
根据电网内第i节点和第j节点之间的有功电气距离和无功电气距离,求得第i节点和第j节点的电气距离Lij为:
式中:LPij为第i节点和第j节点之间的有功电气距离;LQij为第i节点和第j节点之间的无功电气距离;
在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时,以某一电网规划区域内所有节点之间的电气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电网规划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如下式:
LCi=average(Lij)i,j∈Ci(2)
式中:Ci为第i个电网规划区域;LCi第i个电网规划区域的平均电气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网规划区域的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各方案空间距离指标:
空间距离体现了电网规划区域内部节点在物理空间的距离,用于反映电网规划区域内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在运行、维护、管理的便利性,按下式计算:
式中:dij为节点i和节点j的空间距离;xi、yi、zi和xj、yj、zj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x轴、y轴和z轴坐标;
在电网规划区域划分时,以电网规划区域内所有节点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电网规划区域的综合评价指标,如下式:
DCi=average(dij)i,j∈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斌,王帆,赵树军,邢志坤,刘杰,张海涛,孟斌,陈云辉,蔡佳铭,吕嘉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雄安新区供电公司,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