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71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2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包括:二维码扫描枪、二维码显示器、外网前置主站、手机;二维码扫描枪与二维码显示器对侧固定安装;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还提供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传输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以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国家保密局颁布实施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互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对国家机要部门使用互联网规定如下:“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的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所谓物理隔离是指企业内部局域网如果在任何时间都不存在与互联网直接的物理连接,则企业的网络安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内网”与互联网实现严格的物理隔离后,内外网数据交换成为了最突出的问题,影响了应用系统的有效部署,但是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各个机构都需要在内网和互联网之间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以提升效率。这种内外网的轻量级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有很多,例如公安系统、消防系统以及国网系统等等,但是目前现有的实现内外网轻量级数据交互的方法只有以下三种:1、采用人工刻盘的方式,因为保护数据的安全性的原因,在计算机上插入输入输出设备时会造成报警,故只能够将外部(或内部)网络的数据刻录到光盘,再由人工经过安全处理后将数据加载到内部(或外部)网络上。这种方式虽实现了外部与内部网络的物理隔离,但存在资源消耗大、效率低下和不易管理的弊端。2、采用逻辑隔离的方式。即互联网与内部网络之间采用单向导入设备连接,如网闸或光闸,虽然效率高,但不属于完全的物理隔离,不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的要求。3、二维码数据交互平台。目前现有的二维码数据传输只能做到单向数据传输,包括数据库单向传输、文件单向传输、邮件单向传输、策略管理、运行监控、预警告警的功能,物理单向传输、防止信息泄露等特点。鉴于上述三种数据交换方式存在的弊端,因此提出以“物理隔离”为准则,推出以智能、可控、安全为基础的“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其既有效地解决了光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也实现了完全的物理隔离,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功能,不单单是单向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将内网设备(外网设备)的数据传输到外网设备(内网设备),解决了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插入输入输出设备时的报警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包括:二维码扫描枪、二维码显示器、外网前置主站、手机;二维码扫描枪与二维码显示器对侧固定安装;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本专利技术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对侧安装的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所以该设备既有效地解决了光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也实现了完全的物理隔离,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功能,不单单是单向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将内网设备(外网设备)的数据传输到外网设备(内网设备),解决了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插入输入输出设备时的报警问题。还提供了另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开始;(b)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c)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d)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e)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包括:二维码扫描枪、二维码显示器、外网前置主站、手机;二维码扫描枪与二维码显示器对侧固定安装;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本专利技术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对侧安装的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所以该设备既有效地解决了光盘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也实现了完全的物理隔离,实现了数据的双向传输功能,不单单是单向的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将内网设备(外网设备)的数据传输到外网设备(内网设备),解决了数据传输的安全问题,有效的解决了插入输入输出设备时的报警问题。优选地,该设备还包括辅助提升系统,其自动获取故障信息、工单信息,将抢修安排信息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优选地,抢修人员在现场通过微信小程序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优选地,显示屏每秒刷新10次,扫描枪扫描频率每秒50次。经过多次测试取得的最优值为显示屏每秒刷新10次,扫描枪扫描频率每秒50次,扫描枪的刷新频率大于显示屏的刷新频率,交互频率达到1k/s。如图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开始;(b)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c)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d)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e)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辅助提升系统其自动获取故障信息、工单信息,将抢修安排信息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采用DES加密算法。这种算法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攻击DES的主要形式被称为蛮力的或彻底密钥搜索,即重复尝试各种密钥直到有一个符合为止。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维码扫描枪、二维码显示器、外网前置主站、手机;/n二维码扫描枪与二维码显示器对侧固定安装;/n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n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二维码扫描枪、二维码显示器、外网前置主站、手机;
二维码扫描枪与二维码显示器对侧固定安装;
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二维码扫描枪实时二维码显示器上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后立即扫描,解析二维码内容,并通过外网前置主站推送到手机上;
收到信息推送的人员在现场通过手机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外网前置主站将反馈信息加密封装为二维码,由二维码扫描枪读取后回传至内网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辅助提升系统,其自动获取故障信息、工单信息,将抢修安排信息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抢修人员在现场通过微信小程序将处理信息反馈至外网前置主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显示屏每秒刷新10次,扫描枪扫描频率每秒50次。


5.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双向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a)开始;
(b)将从内网系统获取的数据加密封装成二维码,投放到二维码显示器上;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向东周庆捷张永浩齐广见王思杰王玺张广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恒博瑞数字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