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布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一些大型建筑内,都会需要安装各种各样的管道,由于管道的类型、尺寸、作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将各种管道良好的布置,避免各类管道管线的碰撞,也防止管道之间占用空隙较大,能够达到节省建筑内部空间的作用。目前的管道布置模式大多停留在二维图纸上,对于工程量大、工序复杂、管道种类多的房屋管道布置来说,现场施工管理难以达到全面的统筹和精细化管理。同时,由于各管道管线的施工是相互独立的,比如水管管道、风管管道和电线管道,图纸都是分开绘制,导致各专业之间信息没有关联互通,无法实现信息实时传递,各管道仅仅靠横断面来控制水平间距,而竖向间距难以在设计阶段进行控制,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前期部分管道铺设后,后期再铺设的管道与前期管道碰撞,难以做到精准控制;并且CAD绘2D图时,需要多名工程师进行设计,数据无法实时相互参照,导致最后出来的图纸难免存在误差,也对后续管道布置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急需要一种能够提前精准布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房屋和各类管道BIM模型;/nS2:对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分别单独检验;/nS3:对房屋和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整合,并进行碰撞检验;/nS4:若出现碰撞点,则根据碰撞点的情况对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调整优化,并对调整优化后的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二次整合;/nS5:重复步骤S3和S4,直到整合后的管道BIM模型中没有出现碰撞点;/nS6:对各类管道BIM模型进行建模算量,并按量采购材料;/nS7:进行实地安装并复核安装位置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房屋和各类管道BIM模型;
S2:对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分别单独检验;
S3:对房屋和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整合,并进行碰撞检验;
S4:若出现碰撞点,则根据碰撞点的情况对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调整优化,并对调整优化后的各类管道的BIM模型进行二次整合;
S5:重复步骤S3和S4,直到整合后的管道BIM模型中没有出现碰撞点;
S6:对各类管道BIM模型进行建模算量,并按量采购材料;
S7:进行实地安装并复核安装位置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建立支吊架BIM模型,并在安装管道之前预先安装支吊架,所述支吊架用于固定管道到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类管道BIM模型判断每一个支吊架承重情况和支吊架的布置位置,再根据支吊架承重情况和布置位置设计支吊架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管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类管道包括暖通水管道、给排水管道、暖通风管道、消防水管道和防排烟管道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技术研发人员:朱伯东,许永,魏焰,艾涛,朱未平,赵军,何群秀,梁晓红,刘薇,薛连,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