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70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和系统,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在如不同的数据库,一方面方便数据的管理,另一方面,不因个别更新周期短的数据更新导致而频繁的调用并更新一个相对较大的数据表,对资源的占用相对较少。同时,对于不同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更容易实现精细化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系统。
技术介绍
通勤客运车辆配置的目的是用车单位人员的上下班接送,其日常主要任务是上班时按照计划线路在预设站点接载人员到指定站点,下班时从指定站点集中接载人员沿计划线路到指定站点,每日执行,属于日常任务,除此以外还存在不定期的临时任务。执行日常任务与临时任务均产生收入。在执行任务时存在油耗、过路费等可变成本,另外还存在车辆保险、车辆年检费等固定成本。由于通勤客运车辆运营所涉及的因素多,且各因素的发生和变动规律不同,如果需要进行精细化的绩效分析,则需进行全面完整的成本、收入跟踪和车辆运行数据采集,才能达到按照最小时间单位为天的时间跨度下以单个车辆进行统计查询的目标。现有的车辆运行效益分析缺少针对通勤客运班车的分析方法,如针对出租车的运营情况评估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CN106529754A,其有赖于大数据,而大数据源自出租车GPS轨迹数据,对出租车GPS定位记录与路段编号进行关联,生成包含定位时间、定位路段、车辆可用状态在内的出租车空间分布信息表;然后进行评估,生成二次数据,再计算可用车辆数和出租车上车车次,生成三次数据,这些数据统一存储在指定的数据库,数据管理相对低效。此外,由于其分析有赖于对局部数据的分析,不可避免的会导致绩效分析的方法不够精细,且分析指标比较单一,分析方法不够灵活。中国专利文献CN110991974A公开了一种基于GPS的运输成本智能核算系统及方法,其基于聚类分析算法以距离指标为基础对花费数据进行分类,进而再采用其他算法核算出成本,然而,距离仅仅是一个非常片面的指标,在于在不同的运营环境下,运行相同距离所产生的运营成本可能相差很大,并且影响运输成本的不仅仅是运行里程,还会受到如前面所述及的例如保险、检修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专利文献CN102663834A则公开了一种基于IC卡的公务车精细化管理方法,其实际是调用IC卡数据,核算公务乘车人员乘车时的运行里程,然后统计核算期间的油耗、车辆维修、车辆折旧等成本,据此确定相应运行里程内的运行成本。使用IC卡确定有效里程时,若同乘人员有多个持有IC卡的公务人员,刷卡会存在冲突,并且其核算方式取决于通过对单个公务人员的核算来确定成本,这种核算方式可能会存在一些冲突。并且乘用期间与油耗、车辆维修、车辆折旧等往往无法匹配,在于不同的参数更新时机可能相差比较大,比如运行里程,可能是实时更新的,而对于车辆维修,则取决于实际的维修行为而产生,在一些情况下是随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精细化的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系统。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将获得的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储入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于不同数据库的关联数据基于给定的车辆ID绑定;调用绩效分析方法,读取所述数据进行绩效分析;将绩效分析结果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或将绩效分析结果展示在人机交互界面,并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可选地,所述数据包括业务数据和定位数据;其中,业务数据包含车辆基本信息、任务、成本和收入数据;定位数据包含车辆当前位置、运动数据和状态数据。可选地,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包括维护车辆基本信息的步骤、维护车辆趟次信息的步骤和生成任务信息并保存的步骤、跟踪任务执行从而获取并保存过程数据的步骤、维护成本数据的步骤、维护临时收入数据的步骤,以及根据各维护步骤所产生数据生成绩效分析结果的步骤。可选地,跟踪任务执行从而获取并保存过程数据的步骤为跟踪预定车辆的当前定位数据,并与相应的任务信息相匹配,若匹配度满足预定的阈值,则保存当前定位数据;若匹配度满足预定的阈值,保存当前的定位数据,并保存匹配度数据,以备调用。可选地,定位数据每15~30秒获取一次。可选地,当前的定位数据在存储入数据库的同时,加入到内存定位数据队列;调用任务数据以匹配内存定位数据队列。可选地,根据匹配度,更新任务信息目标站点的相应任务信息。可选地,通过给定权限的人机界面对存储在数据库内的数据的查询为条件查询。可选地,给定车辆日常趟次任务之外的临时任务,数据库分配独立的临时任务表;临时任务执行完毕后,更新相应车辆的业务数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系统,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将获得的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储入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于不同数据库的关联数据基于给定的车辆ID绑定;分析单元,调用绩效分析方法,读取所述数据进行绩效分析;进而将绩效分析结果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或将绩效分析结果展示在人机交互界面,并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将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在如不同的数据库,一方面方便数据的管理,另一方面,不因个别更新周期短的数据更新导致而频繁的调用并更新一个相对较大的数据表,对资源的占用相对较少。同时,对于不同数据进行分类管理,更容易实现精细化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数据处理功能框架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数据处理流程图。图3为一实施例中通勤客运车辆物联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绩效分析所需数据的属性不同进行分类管理,在调用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根据其属性进行更加有效的分析。当前通常客运车辆的车联网,或者说车辆物联网发展的已经比较成熟,在车辆互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由此又产生了云计算和进一步产生的大数据。这些数据通常被统一存储,管理、调用往往比较困难,且在一个数据表中,描述某个数据数据往往需要更多个字段,一个字段的更新,往往导致整个数据表的更新,资源占用多,且效率相对较低。且描述一个数据所采用的字段较多时,很难进行精细化的管理。相反的,如果一个数据被多个数据表进行管理,每个数据表包括相对少量的字段,管理相对容易。参见说明书附图1,将绩效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分成两大类,即业务数据和定位数据。图1为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数据处理功能框架图,其主要包括5部分,分别是:车辆基本信息(简称车辆信息)、任务、成本、收入数据获取;车辆定位数据的采集;用于存放定位数据和业务数据的相应数据库;调用相应数据进行绩效分析的算法;然后将分析结果进行展示的分析结果展示。具体地,系统的输入包含两大类数据,通过车联网由各终端采集,如图3中所示的采集层,可以直接接入车辆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也可以设立独立的终端,以采样例如发动机的工作参数。业务数据主要包含车辆信息、任务、成本、收入等数据,定位数据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位置(经纬度、高程等数据,即定位数据)数据、运动(速度、方向等数据)数据、状态(油量、空调开关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储入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于不同数据库的关联数据基于给定的车辆ID绑定;/n调用绩效分析方法,读取所述数据进行绩效分析;/n将绩效分析结果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或/n将绩效分析结果展示在人机交互界面,并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具有不同数据结构和/或更新周期的数据分别存储入不同的数据库;存储于不同数据库的关联数据基于给定的车辆ID绑定;
调用绩效分析方法,读取所述数据进行绩效分析;
将绩效分析结果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或
将绩效分析结果展示在人机交互界面,并存储入给定的数据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括业务数据和定位数据;
其中,业务数据包含车辆基本信息、任务、成本和收入数据;
定位数据包含车辆当前位置、运动数据和状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包括维护车辆基本信息的步骤、维护车辆趟次信息的步骤和生成任务信息并保存的步骤、跟踪任务执行从而获取并保存过程数据的步骤、维护成本数据的步骤、维护临时收入数据的步骤,以及根据各维护步骤所产生数据生成绩效分析结果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勤客运车辆绩效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跟踪任务执行从而获取并保存过程数据的步骤为跟踪预定车辆的当前定位数据,并与相应的任务信息相匹配,若匹配度满足预定的阈值,则保存当前定位数据;
若匹配度满足预定的阈值,保存当前的定位数据,并保存匹配度数据,以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朋罗祥攀韩磊晋兴同翟德坤高尚义刘加敏
申请(专利权)人: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