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94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经过改良的眼镜框脚架结构的眼镜。一对铰链由第一铰链件和第二铰链件组成,分别固定于眼镜框与眼镜脚架上,第二铰链件以一铆钉轴穿过一压缩弹簧,及冂形弹片上的孔,再穿过第二铰链件的铆钉轴孔内,并以冲压方式与第二铰链件固定,后整体置入眼镜脚架内,以冂形弹片的两开口端卡进脚架中的嵌合座固定。铰链与眼镜的组合简单易行。(*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是一种带有经过改良的眼镜框脚架结构的眼镜。由于流行风潮的带动,“眼镜”已不再是眼镜族的专属品,而是一种强调美观、安全且耐用的消费品。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一种可将眼镜脚架扳开超过九十度的结构,其中铰链件(11)固定于眼镜框上,并与铰链件(12)枢接,铰链件(12)上设有一轴孔(121);一 形块(20)以其开口部位套于铰链件(12)的后段,且冂形块(20)侧面上设有一螺孔(21);一铆钉轴(40)以其轴杆(41)穿过一压力弹簧(30)后,其前端再穿入铰链件(12)的轴孔(121)内,之后于铰链件(12)上加以冲压,使铰链件(12)与铆钉轴(40)永久固定;再将此组合置入眼镜脚架(50)前端的凹孔(51)内,以螺丝锁入冂形块(20)的螺孔(21)内,即完成眼镜框藉由铰链与眼镜脚架接合的程序。而上述使铰链件(12)与眼镜脚架(50)固定为一体的最主要步骤在于以螺丝穿过眼镜脚架(50)锁入 形块(20)的螺孔(21)内。因为 形块(20)的厚度并不很厚,螺孔(21)内的螺牙数仅有几牙,螺丝稍锁紧一点便可能造成崩牙而产生废品,且 形块(20)置于眼镜脚架(50)的凹孔(51)内,因为要对准其螺孔(21)使作业不易,造成组装的困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经过改良的眼镜框脚架结构的眼镜,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眼镜所存在的缺点。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经过改良的眼镜框脚架结构的眼镜,包括眼镜框,眼镜脚架,眼镜脚架前端形成有凹孔;成对的铰链,由第一铰链件与第二铰链件以螺钉枢接而成,第一铰链件固定于眼镜框的侧边上,第二铰链件则结合于眼镜脚架前端的凹孔内;一铆钉轴,其前端形成有若干沟环,且套合一压力弹簧后再穿入第二铰链件后端的轴孔内,之后于第二铰链件上加以冲压,使铆钉轴固定于第二铰链件上;眼镜脚架前端凹孔内的两侧形成有凹入的嵌合座,且界于第二铰链件与压力弹簧之间的铆钉轴上穿套设置一 形弹片,该 形弹片的两端向外张,第二铰链件的后部置入眼镜脚架的凹孔内时,该 形弹片外张嵌于凹孔内的嵌合座上,使第二铰链件与眼镜脚架结合在一起。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眼镜,即使眼镜脚架被板开超过90度也不会折断,且脚架的结合方式更方便,结构更新颖。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附图中图1现有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 型弹片组合图。图4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冲压剖视图。图5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使用图一。图6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使用图二。图7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动作剖视图一。图8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动作剖视图二。图号说明10……铰链 11……第一铰链件12……第二铰链件 121……铆钉轴孔20…… 形块 21……螺孔22…… 形弹片 23……贯孔30……压力弹簧 40……铆钉轴41……轴杆 411……沟环42……铆钉头 50……眼镜脚架51……凹孔 52……嵌合座53……螺钉 60……眼镜框以下例举一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的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请参阅图2至图8,本技术眼镜框脚架的接合结构改良,包括一付铰链(10)、一 形弹片(22)、一压力弹簧(30)、一铆钉轴(40);该付铰链(10)由第一铰链件(11)及第二铰链件(12)以螺钉枢接,铰链件(11)固定于眼镜框(60)侧边,图2左上方的铰链件(11)为与金属的眼镜框(60)配合使用,左下方的铰链件(11)则为与塑胶的眼镜框(60)配合使用,铰链件(12)后端有一铆钉轴孔(121),一铆钉轴(40)穿入该轴孔(121)后加以冲压以与铰链件(12)结合。 形弹片(22)为一加工成两端稍向外张,类似 形且具有弹性的板片,设置于铰链件(12)的后端,如图3所示;当铰链件(12)与眼镜脚架(50)结合时,由于 型弹片(22)的两端比镜架凹孔(51)宽度还宽,所以 形弹片(22)两端会往内缩,直到进入嵌合座(52)在瞬间弹开,与嵌合座(52)嵌合产生不松脱的作用。压力弹簧(30)穿于铆钉轴(40)的轴杆(41)上,其一端抵住铆钉头(42),一端抵住 形弹片(22)。铆钉轴(40),以轴杆(41)穿过压力弹簧(30)及 形弹片(22)的贯孔(23),再穿入铰链件(12)的轴孔(121),于铰链件(12)与铆钉轴(40)前端沟环(41)相对应处加以冲压,如图4所示,则铰链件(12)与铆钉轴(40)产生永久固定。请参阅图5,图6,分别为铰链与金属、塑眼镜框配合使用的情形。将组合好的铰链件(12)、 形弹片(22)、压力弹簧(30)、铆钉轴(40)等,套入眼镜脚架(50)的凹孔(51),直到 形弹片(22)移至凹孔(51)内嵌合座(52)的位置, 形弹片(22)外张与嵌合座(52)产生嵌合作用,铰链件(12)便与眼镜脚架结合在一起;参阅图7,图8,当眼镜脚架(50)被扳开,与眼镜框(60)间的角度超过90度时,因压力弹簧(30)一端抵住铆钉头(42),一端抵住 形弹片(22),而 形弹片(22)的两开端卡于嵌合座(52)内,所以,以压力弹簧(30)一端抵住铆钉头(42),一端抵住 形弹片(22),而 形弹片(22)的两开端卡于嵌合座(52)内,所以,以压力弹簧(30)间的间距做伸缩的调节,使眼镜脚架(50)免于被折断;且铰链件(12)与铆钉轴(40)为冲压固定,更不致产生铆钉轴(40)松脱,使眼镜框(60)与眼镜脚架(50)分离的情形。权利要求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眼镜脚架,眼镜脚架前端形成有凹孔;成对的铰链,由第一铰链件与第二铰链件以螺钉枢接而成,第一铰链件固定于眼镜框的侧边上,第二铰链件则结合于眼镜脚架前端的凹孔内;一铆钉轴,其前端形成有若干沟环,且套合一压力弹簧后再穿入第二铰链件后端的轴孔内,之后于第二铰链件上加以冲压,使铆钉轴固定于第二铰链件上;其特征在于眼镜脚架前端凹孔内的两侧形成有凹入的嵌合座,且界于第二铰链件与压力弹簧之间的铆钉轴上穿套设置一ㄇ形弹片,该ㄇ形弹片的两端向外张,第二铰链件的后部置入眼镜脚架的凹孔内时,该ㄇ形弹片外张嵌于凹孔内的嵌合座上,使第二铰链件与眼镜脚架结合在一起。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经过改良的眼镜框脚架结构的眼镜。一对铰链由第一铰链件和第二铰链件组成,分别固定于眼镜框与眼镜脚架上,第二铰链件以一铆钉轴穿过一压缩弹簧,及形弹片上的孔,再穿过第二铰链件的铆钉轴孔内,并以冲压方式与第二铰链件固定,后整体置入眼镜脚架内,以形弹片的两开口端卡进脚架中的嵌合座固定。铰链与眼镜的组合简单易行。文档编号G02C5/22GK2178907SQ9324568公开日1994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陈重丰 申请人:超振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眼镜,包括:眼镜框,眼镜脚架,眼镜脚架前端形成有凹孔;成对的铰链,由第一铰链件与第二铰链件以螺钉枢接而成,第一铰链件固定于眼镜框的侧边上,第二铰链件则结合于眼镜脚架前端的凹孔内;一铆钉轴,其前端形成有若干沟环,且套合一压力弹 簧后再穿入第二铰链件后端的轴孔内,之后于第二铰链件上加以冲压,使铆钉轴固定于第二铰链件上;其特征在于:眼镜脚架前端凹孔内的两侧形成有凹入的嵌合座,且界于第二铰链件与压力弹簧之间的铆钉轴上穿套设置一冂形弹片,该冂形弹片的两端向外张,第二铰 链件的后部置入眼镜脚架的凹孔内时,该冂形弹片外张嵌于凹孔内的嵌合座上,使第二铰链件与眼镜脚架结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重丰
申请(专利权)人:超振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