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78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螺栓抽取件,螺栓抽取件包括安装面、螺栓流动抽检件和螺栓待检槽,螺栓流动抽检件设置在安装面上,螺栓待检槽设置在螺栓流动抽检件上;螺栓外观检测件,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螺栓探伤件,螺栓探伤件包括第二支撑防护件、第二传动件和超声探伤件,第二传动件和超声探伤件均设置在第二支撑防护件上;拉力检测件,拉力检测件包括螺栓转移件和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螺栓转移件和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均设置在安装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智能化程度高,检测效率高,检测质量稳定,能够显著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显著降低螺栓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仪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革新,产品日新月异,也对冲压件、紧固件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制造业中,紧固件应用着实广泛,其形状及尺寸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产品精度及产品综合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紧固件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判定标准相比较,以判定每个紧固件产品或每批紧固件是否合格。目前,在对螺栓外观检测,例如螺牙质量、有无烂牙和螺栓上是否带有毛刺等外观缺陷检测主要通过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逐个手动检测,此种检测方式的往往造成检测质量不稳定、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检测成本高等缺点。在对螺栓内部缺陷检测,例如内部裂纹、夹渣和轧制过程造成的缺陷等,目前多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超声波探测仪逐个对待检测螺栓进行检测,使得螺栓检测效率低,内部缺陷检测准确度不稳定,操作人员培训成本高等缺陷。在对螺栓与螺帽的配合强度检测方面,目前多采用人工通过电动起子、转向架、拧紧机等工具手工对螺栓进行检测,这样一来,检测数据受人为因素偏差较大,造成数据不准确,无法直观反映紧固件的状态,从而降低了检测效率和产品检测数据的准确率。另外,现有检测设备在对螺栓的外观检测、内部缺陷检测和反作用力检测方面均采用单独检测,即逐一项单独检测,显著降低了高性能螺栓质量检测效率,检测质量不稳定,检测工作强度大,检测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包括:螺栓抽取件,所述螺栓抽取件包括安装面、螺栓流动抽检件和螺栓待检槽,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螺栓待检槽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上;螺栓外观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外观拍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上;螺栓探伤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探伤件包括第二支撑防护件、第二传动件和超声探伤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超声探伤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防护件上;拉力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拉力检测件包括螺栓转移件和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所述螺栓转移件和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其中: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能够根据预先设定抽检规则自动抽检螺栓,抽检的所述螺栓从所述螺栓待检槽向下道工序流转,所述第一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所述外观拍摄件进行外观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超声探伤件进行内部探伤,所述螺栓转移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以供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进行测试。优选地,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包括螺栓流动槽、自动抽检件,所述自动抽检件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所述螺栓流动槽呈直角板状,所述螺栓流动槽一直角边上设置有抽检贯穿孔,所述抽检贯穿孔能够满足所述螺栓自然滚出;所述自动抽检件包括抽检门、磁力线圈和推拉杆,所述抽检门和所述磁力线圈均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抽检门上;所述抽检门嵌装在所述抽检贯穿孔内,并且所述抽检门一端边铰接在所述抽检贯穿孔一端上;所述磁力线圈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一侧边外侧面上,并且所述磁力线圈轴线与所述螺栓流动槽轴线平行;所述推拉杆一端嵌装在所述磁力线圈内,所述推拉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抽检门另一端面上。优选地,所述螺栓待检槽呈直角板状,所述螺栓待检槽直角处设置有螺栓待检孔,所述螺栓待检孔呈长条孔状,所述螺栓待检孔一端与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面贯通;所述螺栓待检槽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并且所述螺栓待检槽位于所述抽检贯穿孔正下方;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设置有螺栓限位件,所述螺栓限位件包括左侧限位件和右侧限位件,所述左侧限位件与所述右侧限位件结构相同,所述左侧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弹簧均设置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上;所述限位板呈直角形,所述限位板一斜边铰接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直角边上,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螺栓待检槽直角连接;所述右侧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另一直角边上。优选地,所述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外观拍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上;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一防护件和右侧第一防护件,所述左侧第一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一支撑板和左侧第一防护壳,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右侧第一防护件包括右侧第一支撑板和右侧第一防护壳,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平行,同时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长度小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长度;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一传动件和右侧第一传动件,所述左侧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防护件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件上;所述左侧第一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一传动电机、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左侧第一传动带和拨动板,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一端内,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所述左侧第一传动带同时套装在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和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上,所述拨动板呈矩形板状,所述拨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拨动板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传动带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件包括右侧第一传动电机、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第一对碾轮、右侧第一传动带和第一螺栓排出件,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一端内;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并且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至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间距小于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至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间距;所述第一对碾轮亦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并且所述第一对碾轮与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对碾。优选地,第一螺栓排出件包括第一排出支撑杆、第一排出涡轮、第一排出蜗杆、第一排出电机、第一排出连接杆和第一排出传动轮,所述第一排出支撑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排出涡轮套装在所述第一排出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排出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排出蜗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电机上,并且所述第一排出蜗杆与所述第一排出涡轮啮合;所述第一排出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涡轮上,所述第一排出传动轮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连接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螺栓抽取件,所述螺栓抽取件包括安装面、螺栓流动抽检件和螺栓待检槽,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螺栓待检槽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上;/n螺栓外观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外观拍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上;/n螺栓探伤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探伤件包括第二支撑防护件、第二传动件和超声探伤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超声探伤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防护件上;/n拉力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拉力检测件包括螺栓转移件和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所述螺栓转移件和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n其中: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能够根据预先设定抽检规则自动抽检螺栓,抽检的所述螺栓从所述螺栓待检槽向下道工序流转,所述第一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所述外观拍摄件进行外观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超声探伤件进行内部探伤,所述螺栓转移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以供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进行测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栓抽取件,所述螺栓抽取件包括安装面、螺栓流动抽检件和螺栓待检槽,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螺栓待检槽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上;
螺栓外观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外观拍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上;
螺栓探伤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螺栓探伤件包括第二支撑防护件、第二传动件和超声探伤件,所述第二传动件和所述超声探伤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防护件上;
拉力检测件,其设置在所述螺栓抽取件上,所述拉力检测件包括螺栓转移件和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所述螺栓转移件和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均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
其中: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能够根据预先设定抽检规则自动抽检螺栓,抽检的所述螺栓从所述螺栓待检槽向下道工序流转,所述第一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所述外观拍摄件进行外观检测,所述第二传动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设定位置供超声探伤件进行内部探伤,所述螺栓转移件自动将所述螺栓转运至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以供所述螺栓拉力自动检测件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流动抽检件包括螺栓流动槽、自动抽检件,所述自动抽检件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所述螺栓流动槽呈直角板状,所述螺栓流动槽一直角边上设置有抽检贯穿孔,所述抽检贯穿孔能够满足所述螺栓自然滚出;所述自动抽检件包括抽检门、磁力线圈和推拉杆,所述抽检门和所述磁力线圈均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所述推拉杆设置在所述抽检门上;所述抽检门嵌装在所述抽检贯穿孔内,并且所述抽检门一端边铰接在所述抽检贯穿孔一端上;所述磁力线圈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一侧边外侧面上,并且所述磁力线圈轴线与所述螺栓流动槽轴线平行;所述推拉杆一端嵌装在所述磁力线圈内,所述推拉杆另一端铰接在所述抽检门另一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待检槽呈直角板状,所述螺栓待检槽直角处设置有螺栓待检孔,所述螺栓待检孔呈长条孔状,所述螺栓待检孔一端与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面贯通;所述螺栓待检槽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栓流动槽上,并且所述螺栓待检槽位于所述抽检贯穿孔正下方;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设置有螺栓限位件,所述螺栓限位件包括左侧限位件和右侧限位件,所述左侧限位件与所述右侧限位件结构相同,所述左侧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弹簧均设置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上;所述限位板呈直角形,所述限位板一斜边铰接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直角边上,所述限位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限位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螺栓待检槽直角连接;所述右侧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栓待检槽一端另一直角边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外观检测件包括第一支撑防护件、第一传动件和外观拍摄件,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外观拍摄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上;所述第一支撑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一防护件和右侧第一防护件,所述左侧第一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一支撑板和左侧第一防护壳,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上;所述右侧第一防护件包括右侧第一支撑板和右侧第一防护壳,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与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平行,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平行,同时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长度小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长度;
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一传动件和右侧第一传动件,所述左侧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防护件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件上;所述左侧第一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一传动电机、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左侧第一传动带和拨动板,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传动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一端内,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所述左侧第一传动带同时套装在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和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上,所述拨动板呈矩形板状,所述拨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拨动板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传动带上;
所述右侧第一传动件包括右侧第一传动电机、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第一对碾轮、右侧第一传动带和第一螺栓排出件,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传动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位于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一端内;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并且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至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间距小于所述左侧前端第一传动轮至所述左侧后端第一传动轮间距;所述第一对碾轮亦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一防护壳另一端内,并且所述第一对碾轮与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对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排出件包括第一排出支撑杆、第一排出涡轮、第一排出蜗杆、第一排出电机、第一排出连接杆和第一排出传动轮,所述第一排出支撑杆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排出涡轮套装在所述第一排出支撑杆上,所述第一排出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排出蜗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电机上,并且所述第一排出蜗杆与所述第一排出涡轮啮合;所述第一排出连接杆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涡轮上,所述第一排出传动轮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排出连接杆另一端上,并且所述第一排出传动轮同时与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和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右侧第一传动带同时套装在所述右侧前端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一排出传动轮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一传动带位于所述右侧后端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对碾轮对碾处;所述外观拍摄件包括拍摄摄像头和计算机,所述拍摄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拍摄摄像头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拍摄摄像头为微型摄像头,所述拍摄摄像头直径小于所述螺栓直径,所述拍摄摄像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拍摄摄像头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右侧第一支撑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螺栓质量智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二防护件和右侧第二防护件,所述左侧第二防护件包括左侧第二支撑板和左侧第二防护壳,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第二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左侧第二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右侧第二防护件包括右侧第二支撑板和右侧第二防护壳,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板竖直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板与所述左侧第二支撑板平行,所述右侧第二防护壳呈矩形槽状,所述右侧第二防护壳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二支撑板上,并且所述右侧第二防护壳与所述左侧第一防护壳平行,同时所述右侧第二防护壳长度小于所述左侧第二防护壳长度;
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二传动件和右侧第二传动件,所述左侧第二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二防护件上,所述右侧第二传动件设置在所述右侧第二防护件上;所述左侧第二传动件包括左侧第二传动电机、左侧前端第二传动轮、左侧后端第二传动轮和左侧第二传动带,所述左侧第二传动电机与所述计算机电连接,所述左侧第二传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左侧前端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二传动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左侧前端第二传动轮位于所述左侧第二防护壳一端内,所述左侧后端第二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左侧第二防护壳另一端内;所述左侧第二传动带同时套装在所述左侧前端第二传动轮和所述左侧后端第二传动轮上,并且随左侧前端第二传动轮转动而转动;
所述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方盛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标准件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