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69672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3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本申请控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本申请通过对第二热交换器不断进行放热吸热循环,无需降低室内温度,避免产生凝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空调在制热运转下,室外热交换器的蒸发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室外换热器的盘管时会凝结成霜,并附着在室外换热器表面,阻碍热交换,导致热交换器换热能力下降,制热效果降低。目前常用的化霜方式是通过转换制冷剂的流向,即将制热运转改变为制冷运转,把压缩机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媒介切换流向室外机结霜的热交换器,使霜层融化,达到除霜的目的。但是该种化霜方式会从室内侧吸收热量,导致室内温度降低,影响用户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设备和化霜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解决化霜降低室内温度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温控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压缩机、多路阀、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多路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完成温度控制;所述多路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进行吸热或放热操作;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在制热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制冷循环中进行吸热操作;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在化霜循环中进行放热、吸热操作和在所述制冷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可选地,所述多路阀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顶部连接管和底部连接装置,所述底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中间连接管;所述顶部连接管和所述中间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连接。可选地,在所述制热循环和所述化霜循环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制热循环;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完成化霜循环。可选地,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三子热交换器和第四子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第三子热交换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完成第一温度制冷循环,所述第四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完成第二温度制冷循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度值。可选地,在所述制热循环和化霜循环中,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制热循环;所述第二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化霜循环。可选地,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顶部连接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控制制冷媒介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膨胀阀用于对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进行节流降压,以使所述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可选地,所述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膨胀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膨胀阀用于对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进行节流降压,以使所述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化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控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目标温度高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可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所述控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包括: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可选地,所述控制压缩机中的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通过多路阀进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其中,所述多路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进行放热操作;控制进行放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通过第一膨胀阀进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膨胀阀用于对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输出的制冷媒介进行节流降压;控制进行吸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通过所述多路阀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中。可选地,所述多路阀为四通阀,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通过多路阀进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包括: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四通阀的顶部连接管;控制所述制冷媒介通过四通阀的第二连接管进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可选地,所述多路阀为四通阀,所述控制进行吸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通过所述多路阀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中包括:控制进行吸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连接管;控制所述制冷媒介从所述四通阀的中间连接管回到所述第一压缩机中。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中的另一部分制冷媒介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中的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以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操作包括: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中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以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控制进行放热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压缩机、多路阀、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n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多路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完成温度控制;/n所述多路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进行吸热或放热操作;/n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在制热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制冷循环中进行吸热操作;/n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在化霜循环中进行放热、吸热操作和在所述制冷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压缩机、多路阀、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其中,
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多路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完成温度控制;
所述多路阀,分别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进行吸热或放热操作;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用于在制热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和在制冷循环中进行吸热操作;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用于在化霜循环中进行放热、吸热操作和在所述制冷循环中进行放热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阀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包括顶部连接管和底部连接装置,所述底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的中间连接管;
所述顶部连接管和所述中间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热循环和所述化霜循环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一子热交换器和第二子热交换器;
所述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制热循环;
所述压缩机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完成化霜循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循环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三子热交换器和第四子热交换器,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第三子热交换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完成第一温度制冷循环,所述第四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完成第二温度制冷循环,其中,所述第二温度的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温度的温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热循环和化霜循环中,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制热循环;
所述第二压缩机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四通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连接,以完成化霜循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四通阀的顶部连接管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管控制制冷媒介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
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膨胀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膨胀阀用于对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进行节流降压,以使所述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媒介进入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压缩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膨胀阀与所述第二子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膨胀阀用于对在所述第一子热交换器中进行放热操作后的制冷媒介进行节流降压,以使所述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媒介进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彬彬郑宏浩唐长青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