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336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包括换热器、设置在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组件,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口;其中,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内表面粘接有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的发热膜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能够有效排出冷凝水并且机体制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热泵机组设有机组换热器,传统的机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和接水盘,工作时空气中的水分会凝聚在换热器上,从而换热器上的水珠会滴落或者汇聚流入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上,然后经接水盘上的冷凝水口流入冷凝水管并排出。但是,对处于北方或者在低温环境下使用的热泵机组来说,接水盘上的冷凝水若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因此而冻结在接水盘上,随着冻结在接水盘上的积冰越来越多可能会进而导致机组结霜或者结冰,这会致使机体制热效果差,严重影响机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排出冷凝水并且机体制热效果好的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包括换热器、设置在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组件,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口;其中,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内表面粘接有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的发热膜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发热膜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包裹该发热体的外膜,所述发热体与外设电源连接,其中,在所述外膜与所述接水盘组件接触的一面设有粘贴层并且所述发热膜组件通过该粘贴层粘接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的一端连接有加热丝并且该加热丝穿过所述外膜后伸入一冷凝排水管内,其中,在所述冷凝水口连接有排水管并且该排水管与所述冷凝排水管连通。进一步地,在所述换热器底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接水盘组件为倾斜式接水盘组件,该倾斜式接水盘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板,所述换热器通过支撑板与所述导流板连接,在所述导流板的下端设有集水槽,所述冷凝水口设于所述集水槽上。进一步地,所述粘贴层是粘接在所述接水盘组件的导流板的内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的角度范围8°-20°。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倾斜设置的角度为12.9°。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当换热器上的冷凝水滴落到接水盘组件上,本技术通过设置发热膜组件发热能够防止冷凝水冻结在接水盘组件上,因此,本技术能够有效排出冷凝水,并且,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在制热工况下机体出现结霜或者结冰的现象以确保机体的制热效果,本技术使机体制热效果好;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设置倾斜式接水盘组件从而便于冷凝水通过倾斜式接水盘组件的冷凝水口排走,排水效果更佳。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接水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接水盘组件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发热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为本技术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的发热膜组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6,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包括换热器1、设置在换热器1下方的接水盘组件3,在接水盘组件3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口31;其中,在接水盘组件3的内表面粘接有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的发热膜组件4;换热器1上的冷凝水会滴落到接水盘组件3上,倾斜式接水盘组件可以将冷凝水通过冷凝水口31排走,发热膜组件4发热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冻结在接水盘组件3上,其中,发热膜组件4可以粘接覆盖布满在接水盘组件3内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发热膜组件4包括发热体41和包裹该发热体41的外膜42,发热体41与外设电源连接。其中,在外膜42与接水盘组件3接触的一面设有粘贴层44并且发热膜组件4通过该粘贴层44粘接在接水盘组件3的内表面。具体来说,可以将发热丝按导流板34的结构形状进行走线形成可以覆盖导流板34内表面的发热体41,发热体41工作产生热量从而防止冷凝水冻结,外膜42可采用带胶的铝箔制成,粘贴层44的设置可以将外膜42粘接在接水盘组件3上,固定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体41的一端可连接有加热丝43并且该加热丝43穿过外膜42后伸入一冷凝排水管5内,其中,在冷凝水口31连接有排水管33并且该排水管33与冷凝排水管5连通;加热丝43可以防止冷凝水冻结在冷凝排水管5内,避免堵塞冷凝排水管5,然后冷凝水可以通过冷凝水口31经排水管33进入冷凝排水管5从而排走。在本实施例中,在换热器1底部设有支撑板2;接水盘组件3为倾斜式接水盘组件,该倾斜式接水盘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导流板34,即粘贴层44是粘接在接水盘组件3的导流板34的内表面,换热器1通过支撑板2与导流板34连接,在导流板34的下端设有集水槽32,冷凝水口31设于集水槽32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2可以支撑换热器1,以及,本技术是通过包裹在外膜42内的发热体41加热工作避免导流板34上的冷凝水冻结在导流板34上,冷凝水经倾斜设置的导流板34汇聚到集水槽32后再通过冷凝水口31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导流板34倾斜设置的角度范围为8°-20°,其中,所述的倾斜设置是指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度,例如,导流板34倾斜设置的角度为12.9°,即导流板34倾斜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2.9°,本实施例通过倾斜设置导流板34从而使冷凝水方便流入导流板34下端的集水槽32内并通过冷凝水口31排出。本实施例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在具体使用时,换热器1上的水会集聚并滴落到换热器1底部的支撑板2上,然后冷凝水经导流板34引导流到集水槽32内,随后通过冷凝水口31经排水管33后流入冷凝排水管5,其中,粘贴在导流板34上的发热膜组件4发热工作能够防止冷凝水冻结在导流板34上。另外,伸入冷凝排水管5内的加热丝43发热工作能够防止冷凝水冻结在冷凝排水管5内,避免堵塞冷凝排水管5。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包括换热器(1)、设置在换热器(1)下方的接水盘组件(3),在所述接水盘组件(3)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口(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水盘组件(3)的内表面粘接有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的发热膜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包括换热器(1)、设置在换热器(1)下方的接水盘组件(3),在所述接水盘组件(3)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口(3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水盘组件(3)的内表面粘接有用于防止冷凝水冻结的发热膜组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膜组件(4)包括发热体(41)和包裹该发热体(41)的外膜(42),所述发热体(41)与外设电源连接,其中,在所述外膜(42)与所述接水盘组件(3)接触的一面设有粘贴层(44)并且所述发热膜组件(4)通过该粘贴层(44)粘接在所述接水盘组件(3)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泵用的集中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41)的一端连接有加热丝(43)并且该加热丝(43)穿过所述外膜(42)后伸入一冷凝排水管(5)内,其中,在所述冷凝水口(31)连接有排水管(33)并且该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成铭刘杨刘志文李典志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