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72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席子,包括席子本体(1),它还包括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其上、下表面的布(2、4),三者胶结为一个整体,所述上表面的布(2)与所述席子本体(1)的底面胶结在一起,它还包括底层的布(5),所述底层的布(5)与所述下表面的布(4)胶结在一起。由于炭层与席子本体(1)紧密接触,而炭本身具有杀虫、祛湿、防霉、祛异味等功能,同时,由于炭中富含负离子,所以,本设有炭层的席子能避免席子生虫、发霉、也不产生异味,大幅度延长了席子的使用寿命,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草、竹或藤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
技术介绍
:公知的席子一般仅有草如蔺草、亚草或竹蔑、竹片、竹块或藤等材料编成的席子本体或席子本体再加一层衬布。它的缺点是,席子本体易生虫、发霉、产生异味等,既影响席子的使用寿命,又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避免生虫、发霉、产生异味等的席子。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席子,包括席子本体(层),它还包括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层)及其上、下表面的布(层),三者(层)胶结为一个整体,所述上表面的布(层)与所述席子本体(层)的底面胶结在一起。它还可增一层底层的布(层),所述底层的布(层)与所述下表面的布(层)胶结在一起。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的席子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炭层与席子本体紧密接触,而炭本身具有杀虫、祛湿、防霉、祛异味等功能,同时,由于炭富含负离子,所以,本设有炭层的席子能避免席子本体生虫、发霉、也不产生异味,大幅度延长了席子的使用寿命,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设有炭层的席子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席子本体,2、布,3、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4、布,5、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中,席子本体1与公知的席子本体完全相同。本席子的结构特点是,除公知的席子本体1外,它还包括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其上、下表面的布2、4,所述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其上、下表面的布2、4这三者胶结成为一个整体。所述炭指竹炭或木炭。所述上表面的布2与席子本体1的底(平)面胶结在一起。在下表面的布4的底平面还可增设一层档次较高的布5,它的主要作用是使本席子更美观,档次显得更高。本席子的断面结构在附图上可直观地看出,第一层为席子本体1,第二层为布2,布2一般为单层布,两者紧密地胶结在一起。第三层为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第四层为布4,布4一般也为单层布,第二层的布2与第三层的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第四层的布4胶结为一个整体,同时,很显然,这一整体的厚薄是均匀的,粉末状炭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也是均匀的。当然,作为成品时,这一混合物层为胶凝固后的状态。第五层为高档布5,一般也为单层布,它与第四层的布4之间也是由胶紧密胶结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层至第五层均由胶紧密胶结在一起。也可不设第五层的布5,其档次当然要差些,但不影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实际制作中,所述粉末状炭在布2或布4的面积上量的分布一般为20~300g/m2,即每平方米布2或布4上粉末状炭分布的量一般为20~300克。其优选分布的量为150~200g/m2,即每平方米布2或布4上粉末状炭分布的优选量为150~200克。至于(乳状)胶的量则以与粉末状炭充分搅匀并能将所有粉末状炭胶结在布2和布4上为准。当然,在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中,胶的量小于粉末状炭的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席子,包括席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其上、下表面的布(2、4),三者胶结为一个整体,所述上表面的布(2)与所述席子本体(1)的底表面胶结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席子,包括席子本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粉末状炭和胶的混合物(3)及其上、下表面的布(2、4),三者胶结为一个整体,所述上表面的布(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黎明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