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技术

技术编号:269671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空调器控制方法通过确定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当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时,控制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将导风件对应的第一复位角度作为复位后的角度;同时在导风件转动复位过程,根据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空调器出风,能够实现在导风件转动满足相应角度后即可控制控制器进行出风,无需等待导风件完成复位后再进行出风,有效缩短空调器出风的时间,复位后,导风件处于最大打开角度的状态,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使导风件能够快速响应空调器的控制指令,实现快速出风进行制冷、制热等,减少用户等待出风的时间,使用体验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器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空调器上电后立即开机,需要等待导风板复位完成后,再打开导风板,进而才开启风机进行出风。根据不同的空调器设计,需要等待8至30秒的时间,才能感受到出风,出风时间被延长,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空调器上电后开机的出风时间,提高出风效率,用户使用体验更佳。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适用于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空调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确定所述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复位,其中,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所述第一复位角度为所述导风件能够打开所述出风口的最大打开角度;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出风,包括:当所述导风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行出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出风,包括:当所述导风件转动达到第二预设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进行出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复位,还包括: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转动至第二复位角度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复位角度大于等于所述导风件能够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最小关闭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确定所述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还包括:确定所述导风件的复位状态;当所述复位状态为未完成复位,判断所述空调器的运行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确定所述导风件的复位状态,还包括:当所述复位状态为已完成复位,直接执行所述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包括:控制所述导风件由所述第一复位角度转动至目标出风角度,其中,所述目标出风角度小于等于所述最大打开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还包括:待所述空调器开机,控制所述导风件由所述第二复位角度转动至目标出风角度,其中,所述目标出风角度大于所述最小关闭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控制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确定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导风件的复位;当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时,控制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该第一复位角度为导风件打开出风口的最大打开角度,使导风件得到复位,将导风件对应的第一复位角度作为复位后的角度;同时在导风件转动复位过程,根据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空调器出风,能够实现在导风件转动满足相应角度后即可控制控制器进行出风,无需等待导风件完成复位后再进行出风,有效缩短空调器出风的时间,复位后,导风件处于最大打开角度的状态,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使导风件能够快速响应空调器的控制指令,实现快速出风进行制冷、制热等,减少用户等待出风的时间,使用体验更佳。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导风件复位步骤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导风件复位步骤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关机状态复位步骤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导风件复位步骤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中确定复位状态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空调器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A-A方向的出风罩在最大打开角度复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A-A方向的出风罩在最小关闭角度复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0中A-A方向的出风罩出风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出风壳体600,进风口610,出风口620,腔体621,第一凸台622,第二凸台623,面板630;出风罩700,出风孔710,开口720,格栅730;换热器80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至图7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步骤S100,确定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步骤S200,根据运行状态控制导风件复位,其中,当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控制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转动中根据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空调器的出风;步骤S300,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确定所述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n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复位,其中,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所述第一复位角度为所述导风件能够打开所述出风口的最大打开角度;/n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导风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复位,其中,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开机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向第一复位角度进行复位,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所述第一复位角度为所述导风件能够打开所述出风口的最大打开角度;
根据复位后的角度控制所述导风件调整出风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包括:
当所述导风件转动第一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行出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中根据所述导风件的转动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包括:
当所述导风件转动达到第二预设角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进行出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行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复位,还包括:
当所述运行状态为关机状态,控制所述导风件转动至第二复位角度进行复位,所述第二复位角度大于等于所述导风件能够关闭所述出风口的最小关闭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空调器上电后的运行状态,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