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7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机组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机械制冷机构、离心风机以及蓄热机构,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蓄热机构包括三通阀、流体泵、加热器、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流体泵以及蓄热装置连接,所述流体泵、加热器以及蓄热装置依次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通过蓄热装置实现空调机组的配电功率与供暖负荷间的杠杆效应,实现有效制热的同时可大大降低空调机组的供电需求,降低能源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机组的供暖一般采用热泵、空气电加热、热水加热、蒸气加热等形式,除热泵形式可以实现大于1的制热效率且可以采用低容量配电外,其他采用电制热的方式均需采用与供热量相差无几的配电容量;如风管式电加热形式,假设要实现每小时100kW的供热量,则电加热器的工作功率大于或等于100kW,导致空调机组的配电容量需求大。对于传统的飞机地面空调机组,一般不具备制热功能且存在配电受限的情况;假若采用热泵形式进行供暖,则存在空调机组运行不稳定且飞机内部升温慢等问题,难以给飞机中的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保障。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通过蓄热装置实现空调机组的配电功率与供暖负荷间的杠杆效应,实现有效制热的同时可大大降低空调机组的供电需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机械制冷机构、离心风机以及蓄热机构,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蓄热机构包括三通阀、流体泵、加热器、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流体泵以及蓄热装置连接,所述流体泵、加热器以及蓄热装置依次连接。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机械制冷机构还包括压缩机、冷凝部、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冷凝部、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以及压缩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冷凝部包括冷凝器、轴流风机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以及过滤器连接;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轴流风机用于对冷凝器的散热空气进行降温,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冷凝器的散热空气的温度;所述轴流风机以及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三温度控制器以及第四温度控制器;所述第四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热装置内的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空调机组进风侧的空气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空气温度。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中,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电伴热器,所述电伴热器设置于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三通阀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电伴热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任一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所述蓄热机构包括第四温度控制器,所述第四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热装置内部的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当空调机组执行蓄热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三通阀调整至旁通模式并控制流体泵以及加热器开始工作,蓄热介质在流体泵的驱动下,从蓄热装置进入加热器内加热,加热后的蓄热介质返回蓄热装置中,当第四温度控制器所检测的蓄热介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于控制装置中的蓄热最高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流体泵关闭并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当空调执行放热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三通阀调整至主路模式或部分旁通运行模式并控制流体泵、加热器以及离心风机开始工作,部分蓄热介质在流体泵的驱动下,从蓄热装置进入加热器内加热,加热后的蓄热介质返回蓄热装置中;部分蓄热介质从蓄热装置进入换热器中,对进入空调机组的空气进行加热,放热后的蓄热介质在流体泵的驱动下返回加热器中进行加热,而后再次进入蓄热装置中。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机械制冷机构还包括压缩机、冷凝部、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当空调机组执行机械制冷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离心风机、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开启,制冷剂被压缩机增压后进入冷凝部冷凝降温,冷凝降温后的制冷剂液体分别通过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控制流量后,输入至蒸发器中,外部空气通过离心风机进入空调机组内,与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升温后的制冷剂气体返回至压缩机内。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三通阀调整至旁通模式并控制流体泵以及加热器开始工作,具体包括步骤: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三通阀调整至旁通模式并控制加热器开始工作;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第四温度控制器的实时温度检测值以及预先设定的蓄热最高温度之间的差值调整流体泵的工作频率。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电伴热器以及第三温度控制器,所述电伴热器设置于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三通阀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空气温度,所述电伴热器以及第三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当所述加热器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时,控制装置根据第三温度控制器所反馈的温度值控制电伴热器开始或停止工作,电伴热器对管路进行加热。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中,还包括步骤:当空调机组执行间歇运行状态时,控制装置间歇控制三通阀调整至主路模式或部分旁通运行模式并控制流体泵、加热器以及离心风机间歇运转,控制装置根据第三温度控制器的检测温度值控制流体泵的工作频率;当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的检测温度值逐渐往零度下降时,控制装置控制流体泵的工作频率增大;当流体泵的工作频率被提高一定时间后,第三温度控制器的检测温度值仍然逐渐往零度下降,则控制装置控制空调机组停止工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包括用于存储蓄热介质的蓄热装置,在实际执行放热模式时,蓄热介质从蓄热装置输入至换热器中对空气进行加热,蓄热介质再通过加热器加热后返回至蓄热装置中;由于蓄热装置预先存储有高温蓄热介质,可降低加热器的工作负担,即通过蓄热装置实现空调机组的配电功率与供暖负荷间的杠杆效应,实现有效制热的同时可大大降低空调机组的供电需求,降低能源损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蒸发器、12-压缩机、13-冷凝部、131-冷凝器、132-轴流风机、133-第一温度控制器、14-过滤器、15-节流装置、2-离心风机、31-三通阀、32-流体泵、33-加热器、34-换热器、35-蓄热装置、36-第二温度控制器、37-第三温度控制器、38-第四温度控制器、39-电伴热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机械制冷机构、离心风机以及蓄热机构,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蓄热机构包括三通阀、流体泵、加热器、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流体泵以及蓄热装置连接,所述流体泵、加热器以及蓄热装置依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以及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机械制冷机构、离心风机以及蓄热机构,所述机械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蓄热机构包括三通阀、流体泵、加热器、换热器以及蓄热装置,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侧,所述三通阀分别与所述换热器、流体泵以及蓄热装置连接,所述流体泵、加热器以及蓄热装置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制冷机构还包括压缩机、冷凝部、过滤器以及节流装置,所述压缩机、冷凝部、过滤器、节流装置以及蒸发器依次首尾连接;所述节流装置以及压缩机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部包括冷凝器、轴流风机以及第一温度控制器,所述冷凝器分别与压缩机以及过滤器连接;所述轴流风机与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轴流风机用于对冷凝器的散热空气进行降温,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冷凝器的散热空气的温度;所述轴流风机以及所述第一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的第二温度控制器、第三温度控制器以及第四温度控制器;所述第四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热装置内的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空调机组进风侧的空气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的空气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机构还包括电伴热器,所述电伴热器设置于所述蓄热装置与所述三通阀的连接管路上,所述电伴热器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6.一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蓄热功能的空调机组,所述蓄热机构包括第四温度控制器,所述第四温度控制器用于检测蓄热装置内部的蓄热介质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空调机组执行蓄热模式时,控制装置控制三通阀调整至旁通模式并控制流体泵以及加热器开始工作,蓄热介质在流体泵的驱动下,从蓄热装置进入加热器内加热,加热后的蓄热介质返回蓄热装置中,当第四温度控制器所检测的蓄热介质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于控制装置中的蓄热最高温度时,控制装置控制流体泵关闭并控制加热器停止工作;
当空调执行放热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勇李迎春王亮添蔡乐坤孙得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