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67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稳定腔,所述稳定腔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腔的下侧设置有稳定驱动腔,稳定驱动腔的后侧设置有带轮腔,所述稳定驱动腔的左侧设置有照明连接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上方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左侧设置有回收卷线腔,该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与车厢内部材质进行固定,并且能够自行进行稳定,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对光照范围以及照射角度进行自定义调节,降低了对驾驶者的干扰程度,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同时该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对损坏的照明灯进行自动更换,能够保证该发明专利技术长时间的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驾驶照明领域,具体为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们进行夜间开车的过程中,难免会在车内使用的灯光进行照明,但在夜间行车途中,车内的灯光过亮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导致驾驶者无法及时观察到前方的路面情况,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若在车厢内使用手持手电筒进行照明,会影响灯光使用者正常的操作,使用十分不便,并且手电光照范围和方向不可调节,并且稳定性不高,功能较为单一,本专利技术阐述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本例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稳定腔,所述稳定腔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腔的下侧设置有稳定驱动腔,稳定驱动腔的后侧设置有带轮腔,所述稳定驱动腔的左侧设置有照明连接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上方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左侧设置有回收卷线腔,所述回收卷线腔的左侧设置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升降腔,所述固定升降腔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右端壁设置有开口朝左的回收腔,所述固定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动力腔的左侧设置有遮光卷线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下侧连通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存储腔上端壁中部的更换连接块,所述更换连接块的上侧固定有上侧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更换轴,所述更换轴的上侧固定有输出锥齿轮,所述电机腔内滑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的电机板,所述电机板内固定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后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的电机更换锥齿轮,所述电机轴的前侧固定有电机照明锥齿轮,所述电机板的前端壁下侧与所述切换腔的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切换弹簧,所述切换腔的后端壁固定有通电后能够吸引所述电机板的切换电磁铁,所述存储腔的下端壁前侧连通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照明腔,所述电机腔的下端壁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的前侧设置有中间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呈圆柱状的间隔腔,环绕所述存储腔一周设置有位于所述主体内且呈圆形并开口朝下的遮光腔,所述遮光腔内设置有遮挡装置。可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内的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固定升降腔内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升降腔内滑动设置有于所述固定杆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螺纹板,所述固定升降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之间转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固定螺纹杆,所述动力腔的右端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左侧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右侧延伸至所述回收卷线腔内的固定电机轴,所述固定电机轴的左侧与所述固定螺纹杆的下侧通过一对锥齿轮副连接,所述回收腔内滑动设置有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左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固定吸盘上侧端面凹陷处紧密贴合的刮板,所述回收板的右端面与所述回收腔的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收弹簧,所述固定电机轴的右侧固定有回收卷线轮,所述回收卷线轮上缠绕安装有回收拉绳,所述回收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回收腔内并与所述回收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可优选的,所述遮挡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遮光腔内且能够被弯折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下侧能够移动至所述主体下侧,所述遮光板的上端面与所述遮光腔的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遮光弹簧,所述动力腔的左端壁转动设置有左侧延伸至所述遮光卷线腔内的遮光卷线轴,所述遮光卷线轴的右侧与所述固定螺纹杆的下侧通过一对锥齿轮副连接,所述遮光卷线轴的左侧固定有位于所述遮光卷线腔内的遮光卷线轮,所述遮光卷线轮上缠绕安装有遮光拉绳,所述遮光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遮光腔内并与所述遮光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可优选的,所述更换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更换连接块下端面且与所述存储腔的内侧端壁转动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关于所述更换连接块等角度圆周阵列固定设置有四个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内滑动设置有有灯座,所述灯座的下侧固定有照明灯,所述灯座的上侧螺纹连接有上侧延伸至所述存储腔上侧并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的升降螺纹杆,所述照明连接腔内转动设置有能够上下滑动的照明连接套,所述照明连接套的下侧能够与所述升降螺纹杆的上侧花键连接,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上端壁转动设置有上侧穿过所述中间腔并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照明主动轴,所述照明主动轴的上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电机照明锥齿轮啮合的照明主动锥齿轮,所述中间腔的下端壁前侧转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间隔腔内的限制输入轴,所述限制输入轴的上侧与所述照明主动轴之间通过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副连接,所述间隔腔的下端壁转动设置有间隔块,所述间隔块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限制腔,所述限制输入轴的下侧延伸至所述限制腔内并与所述限制腔的下端壁转动连接,所述限制输入轴上花键连接有转动设置于所述限制腔内且能够上下滑动的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下端面与所述限制腔的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限制腔的内侧端壁固定有能够与所述限制板连接的卡块,所述间隔腔的内侧端壁螺纹连接有位于所述间隔块上侧且下端部分延伸至所述限制腔内并与所述限制板接触的限制螺纹筒,所述滑行腔内滑动设置有后侧延伸至所述照明连接腔内的导杆,所述导杆的后侧固定有可上下滑动且下侧与所述照明连接套滑动接触的连接杆,所述间隔块的外侧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的圆环状凹槽。可优选的,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稳定腔内的稳定块,所述稳定块的上侧能够与车辆连接部位弹性接触,所述稳定驱动腔的上端壁转动设置有上侧延伸至所述稳定腔内并与所述稳定块螺纹连接的稳定螺杆,所述稳定驱动腔的后端壁转动设置有后侧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的稳定输入轴,所述动力腔的后端壁转动设置有后侧延伸至所述带轮腔内的中转轴,所述中转轴的后侧与所述稳定输入轴的后侧通过一组皮带轮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能够自动与车厢内部材质进行固定,并且能够自行进行稳定,解放了使用者的双手,提高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对光照范围以及照射角度进行自定义调节,降低了对驾驶者的干扰程度,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同时该专利技术还能够对损坏的照明灯进行自动更换,能够保证该专利技术长时间的进行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包括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稳定腔,所述稳定腔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腔的下侧设置有稳定驱动腔,稳定驱动腔的后侧设置有带轮腔,所述稳定驱动腔的左侧设置有照明连接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上方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左侧设置有回收卷线腔,所述回收卷线腔的左侧设置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升降腔,所述固定升降腔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右端壁设置有开口朝左的回收腔,所述固定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动力腔的左侧设置有遮光卷线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下侧连通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存储腔上端壁中部的更换连接块,所述更换连接块的上侧固定有上侧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更换轴,所述更换轴的上侧固定有输出锥齿轮,所述电机腔内滑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的电机板,所述电机板内固定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后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的电机更换锥齿轮,所述电机轴的前侧固定有电机照明锥齿轮,所述电机板的前端壁下侧与所述切换腔的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切换弹簧,所述切换腔的后端壁固定有通电后能够吸引所述电机板的切换电磁铁,所述存储腔的下端壁前侧连通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照明腔,所述电机腔的下端壁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的前侧设置有中间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呈圆柱状的间隔腔,环绕所述存储腔一周设置有位于所述主体内且呈圆形并开口朝下的遮光腔,所述遮光腔内设置有遮挡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稳定腔,所述稳定腔内设置有稳定装置,所述稳定腔的下侧设置有稳定驱动腔,稳定驱动腔的后侧设置有带轮腔,所述稳定驱动腔的左侧设置有照明连接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上方设置有电机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左侧设置有回收卷线腔,所述回收卷线腔的左侧设置有动力腔,所述动力腔的上方设置有固定升降腔,所述固定升降腔的上侧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右端壁设置有开口朝左的回收腔,所述固定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动力腔的左侧设置有遮光卷线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下侧连通设置有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置有更换装置,所述更换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存储腔上端壁中部的更换连接块,所述更换连接块的上侧固定有上侧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更换轴,所述更换轴的上侧固定有输出锥齿轮,所述电机腔内滑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切换腔内的电机板,所述电机板内固定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前后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电机腔内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后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输出锥齿轮啮合的电机更换锥齿轮,所述电机轴的前侧固定有电机照明锥齿轮,所述电机板的前端壁下侧与所述切换腔的前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切换弹簧,所述切换腔的后端壁固定有通电后能够吸引所述电机板的切换电磁铁,所述存储腔的下端壁前侧连通设置有开口朝下的照明腔,所述电机腔的下端壁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切换腔,所述切换腔的前侧设置有中间腔,所述照明连接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滑行腔,所述滑行腔的前侧连通设置有呈圆柱状的间隔腔,环绕所述存储腔一周设置有位于所述主体内且呈圆形并开口朝下的遮光腔,所述遮光腔内设置有遮挡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腔内的固定吸盘,所述固定吸盘的下端面左右对称固定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固定升降腔内且能够上下滑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升降腔内滑动设置有于所述固定杆下侧固定连接的固定螺纹板,所述固定升降腔的上端壁和下端壁之间转动设置有下侧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的固定螺纹杆,所述动力腔的右端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电机,所述固定电机上动力连接有左侧延伸至所述动力腔内且右侧延伸至所述回收卷线腔内的固定电机轴,所述固定电机轴的左侧与所述固定螺纹杆的下侧通过一对锥齿轮副连接,所述回收腔内滑动设置有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左侧固定有能够与所述固定吸盘上侧端面凹陷处紧密贴合的刮板,所述回收板的右端面与所述回收腔的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回收弹簧,所述固定电机轴的右侧固定有回收卷线轮,所述回收卷线轮上缠绕安装有回收拉绳,所述回收拉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回收腔内并与所述回收板的右端面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的车厢夜间照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封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平措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