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45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不粘锅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锅体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第一陶瓷层以及SiO基陶瓷层;其中,过渡层的金属合金粉末以及金属氧化物粉末可与锅体进行良好地结合,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均含有与过渡层相同的材料也含有二氧化硅粉,利用材料的同质性,提高各层的结合力,使锅体的表层逐渐向SiO基陶瓷过渡,同时,二氧化硅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锅体的硬度;SiO基陶瓷层所用的材料粒径相差较大有利于形成微纳结构,达到疏水疏油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厨具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虽然现在的厨房都已经装上了油烟机,但油烟机并不是万能的,以炒菜的锅为例,由于国人饮食习惯用油多,因此,锅上特别容易沾有油渍,如不及时清洗干净,时间久了,在锅的边缘容易堆积形成油污,难以清洁不说,还会残留细菌,卫生状况不好,危害人健康。亟需提供一种易清洁的不粘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不粘锅的清洁难度,提供一种疏水疏油的不粘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过渡层的组成包括5-10%Ni-Al合金粉(镍铝合金)、10-20%Al-Si合金粉(铝硅合金)、30-50%氧化铝粉、10-30%氧化锆粉、10-40%氧化钛粉;所述第一陶瓷层的组成包括10-50%氧化铝粉、25-50%二氧化硅粉、10-30%氧化锆粉、20-50%氧化钛粉、5-20%Ni-Al合金粉;所述SiO基陶瓷层的组成包括30-50%微米级氧化铝粉(粒径为20-50微米)、10-30%纳米级二氧化硅粉(粒径为20-300纳米)、16-48%纳米级氧化锌粉(粒径为20-300纳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SiO基陶瓷层的表面为微纳结构,是通过将微米级氧化铝粉包覆在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以及纳米级氧化锌粉外面,再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实现的SiO基陶瓷层表面的微纳结构。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按质量百分数计,Ni-Al合金粉的粒度为30-100微米,Ni-Al合金粉中的Ni含量为50~75%;Al-Si合金粉的粒度为40-125微米,Al-Si合金粉中的Si含量为10~15%。除有特殊说明之外,粉末或颗粒的粒径在30-100微米之间。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过渡层、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的厚度分别是10-25微米、5-20微米、5-15微米。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熔覆层、第二熔覆层以及第三熔覆层。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第一熔覆层的组成包括20-60%纳米氧化钛、3-10%碳化硅粉、10-30%Ni-Al合金粉、5-20%铁粉、8-20%锆粉、5-20%硅粉。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按质量百分数计,所述第二熔覆层的组成包括10-25%纳米氧化钛、20-40%铁粉、18-30%锑粉、8-20%锡粉、8-20%铜粉、3-10%碳化硅粉。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三熔覆层为锌层。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的材质为铝、铁、不锈钢、铜、钛、陶瓷中的任一种。其进一步地技术方案为,所述锅体设有锅柄,所述锅柄为绝热材质,所述锅柄的表面喷涂有氧化铝粉和/或氧化钛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制备所述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清洁干净的锅体进行喷砂处理;S2、将锅体加热至220-280℃,依次用激光熔覆喷涂过渡层、第一陶瓷层以及SiO基陶瓷层;S3、再用激光熔覆依次喷涂第一熔覆层、第二熔覆层以及第三熔覆层。可以理解地,激光熔覆的工艺是指采用激光熔覆机,以氩气为保护气,光纤激光器为发射激光源,以锥形粉束同轴送粉方式即将配制的粉末进行多道搭接至基体上进行激光熔覆,控制激光熔覆的激光功率、光斑直径、扫描速度和送粉速度,达到搭接系数为0.6。所述激光熔覆的功率为400~900W,光斑直径为1.2~4mm,扫描速度为50~1200mm/s,送粉速度为5~30g/s。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锅体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第一陶瓷层以及SiO基陶瓷层;其中,过渡层的金属合金粉末以及金属氧化物粉末可与锅体进行良好地结合,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均含有与过渡层相同的材料也含有二氧化硅粉,利用材料的同质性,提高各层的结合力,使锅体的表层逐渐向SiO基陶瓷过渡,同时,二氧化硅的加入有助于提高锅体的硬度;SiO基陶瓷层所用的材料粒径相差较大有利于形成微纳结构,达到疏水疏油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宜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的涂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的SiO基陶瓷层的电镜图;图3为图2的放大。附图标记锅体1,过渡层2,第一陶瓷层3、SiO基陶瓷层4、第一熔覆层5,第二熔覆层6,第二熔覆层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包括锅体1,所述锅体1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2、第一陶瓷层3、SiO基陶瓷层4。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百分数。所述过渡层的组成包括5-10%Ni-Al合金粉、10-20%Al-Si合金粉、30-50%氧化铝粉、10-30%氧化锆粉、10-40%氧化钛粉;所述第一陶瓷层的组成包括10-50%氧化铝粉、25-50%二氧化硅粉、10-30%氧化锆粉、20-50%氧化钛粉、5-20%Ni-Al合金粉;所述SiO基陶瓷层的组成包括30-50%微米级氧化铝粉、10-30%纳米级二氧化硅粉、16-48%纳米级氧化锌粉;参见图2-图3,所述SiO基陶瓷层为微纳结构。所述SiO基陶瓷层的表面为微纳结构,是通过将微米级氧化铝粉包覆在纳米级二氧化硅粉以及纳米级氧化锌粉外面,再用激光熔覆的方法实现的SiO基陶瓷层表面的微纳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按质量百分数计,/n所述过渡层的组成包括5-10%Ni-Al合金粉、10-20%Al-Si合金粉、30-50%氧化铝粉、10-30%氧化锆粉、10-40%氧化钛粉;/n所述第一陶瓷层的组成包括10-50%氧化铝粉、25-50%二氧化硅粉、20-50%氧化锆粉、20-50%氧化钛粉、5-20%Ni-Al合金粉;/n所述SiO基陶瓷层的组成包括30-50%微米级氧化铝粉、10-30%纳米级二氧化硅粉、16-48%纳米级氧化锌粉;/n所述SiO基陶瓷层为微纳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内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过渡层、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按质量百分数计,
所述过渡层的组成包括5-10%Ni-Al合金粉、10-20%Al-Si合金粉、30-50%氧化铝粉、10-30%氧化锆粉、10-40%氧化钛粉;
所述第一陶瓷层的组成包括10-50%氧化铝粉、25-50%二氧化硅粉、20-50%氧化锆粉、20-50%氧化钛粉、5-20%Ni-Al合金粉;
所述SiO基陶瓷层的组成包括30-50%微米级氧化铝粉、10-30%纳米级二氧化硅粉、16-48%纳米级氧化锌粉;
所述SiO基陶瓷层为微纳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计,Ni-Al合金粉的粒度为30-100微米,Ni-Al合金粉中的Ni含量为50~75%;Al-Si合金粉的粒度为40-125微米,Al-Si合金粉中的Si含量为10~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其特征在于,过渡层、第一陶瓷层、SiO基陶瓷层的厚度分别是10-25微米、5-20微米、5-15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熔覆疏水疏油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的外表面由内至外依次设有第一熔覆层、第二熔覆层以及第三熔覆层。


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耀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万事泰集团广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