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碱解磷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641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盐碱解磷菌及其在盐碱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其中,所述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所述解磷菌的保藏号为CCTCC M 202045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磷菌能够耐受pH=9.5,5.0%NaCl的盐碱条件,同时具有较高的解磷功能,尤其适用于盐碱地解磷菌的生物菌肥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盐碱解磷菌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耐盐碱解磷菌及其在盐碱地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矿物质元素之一,主要用于植物生长过程中核酸、磷脂和ATP的合成,并通过光合作用、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吸收和细胞分解代谢等途径促进作物生长。土壤中95%以上的磷以有机磷或者不可溶性的无机磷等无效态磷存在,不能够被植物利用。解磷菌(Phosphate-SolubilizingBacteria)是一类可以将难溶性磷转化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磷素的一种促生菌,对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重要作用,筛选具有高效解磷菌已成为我国农业微生物
的热点研究课题。中国盐碱土总面积超过约14.87亿亩,占我国总可利用土壤面积的4.88%。不同类型的盐碱土中所含的盐碱成分不同,主要包括NaSO4、NaCl、Na2CO3、NaHCO3,另外盐碱土中含有大量的Ca2+、Mg2+、Al3+等金属离子。盐碱土壤中的磷酸盐离子容易与土壤中的钙离子、铝离子等金属离子产生络合作用,致使盐碱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极低,从而导致盐碱地植被对磷素吸收不够。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在治理盐碱地的各项技术措施中,生物改良被认为是既经济又有效的改良途径,通过筛选适宜盐碱环境的解磷菌提高盐碱地磷素含量,形成有利于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目前已报道的解磷细菌主要集中在芽孢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土壤杆菌属、节杆菌属等,但已有报道中不同菌属、同一菌属不同菌种之间的解磷效能高低不齐,解磷机理不同,在盐碱地中的应用效果不一,部分解磷菌仅能够耐受高盐环境,不能耐受高碱环境,部分解磷菌仅能耐受高碱环境,不能耐受高盐环境,尤其在实际盐碱地应用过程中,受复杂的大田环境影响,相比温室环境解磷菌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通过筛选既能耐受高盐又能耐受高碱环境的解磷菌对于开发稳定高效应用于盐碱土壤的解磷菌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耐盐碱解磷菌及其在盐碱地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耐盐碱的解磷菌,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DC-3-P,其已于2020年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大学,保藏号为CCTCCNO:M2020453。所述解磷菌于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生长;该菌株基因序列为SEQIDNo.1中碱基所示;所述无机磷液体培养基成分为:10-15g葡萄糖,0.5-1g酵母粉,0.5-1g(NH4)2SO4,0.3-0.5gNaCl,0.3-0.5gKCl,0.3-0.5gMgSO4·7H2O,0.03-0.05gFeSO4·7H2O,0.03-0.05gMnSO4·4H2O,5-10gCa3(PO4)2,补蒸馏水至1000mL,pH7.0-7.5。一种耐盐碱解磷菌的应用,所述菌株在解磷中的应用。所述菌株在pH为7.0-9.5的碱性环境和/或0.5-5.0%NaCl的盐环境下解磷的应用。一种耐盐碱菌剂,菌剂含所述的解磷菌。所述菌剂为菌株发酵液、发酵培养物或发酵浓缩物。所述菌剂为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条件下培养1-2天,分离沉淀即为发酵培养物,滤液即为发酵液,发酵液进一步浓缩即为浓缩物。所述发酵培养条件为发酵温度控制在30℃,pH控制在7.2,调节转速使溶解氧维持在30%以上。一种微生物菌肥,所述微生物菌肥含所述的菌剂。所述微生物菌肥为菌剂5-10份,有机载体80-85份。所述有机载体为载体或载体和糖渣;其中,有机载体为载体和糖渣按质量5-10:1-2比例混合;所述载体为秸秆粉、碳酸钙、草木灰或麦麸粉。优选,所述有机载体为载体和糖渣一种菌肥的应用,所述的微生物菌肥在土壤改良或盐碱地生物改良中的应用。所述盐碱地生物为在pH为7.0-9.5的碱性环境和/或0.5-5.0%NaCl的盐环境。优选地,所述盐碱地类型为中重度内陆苏打盐碱地,盐碱土pH为8.5-9.5之间,ESP为20%-4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解磷菌、或以解磷菌为基础制备的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水稻田中的用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解磷菌为一株能够耐盐碱的解磷菌DC-3-P菌株,且发现该菌株能够同时耐受高盐高碱环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耐盐碱解磷菌株更加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发现的解磷菌能够耐受高盐高碱环境,对于盐碱土壤或低磷贫磷土壤中不溶性磷元素转化为可溶性磷元素具有高效解磷效果,尤其是中重度盐碱地,具有良好的解磷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不同盐碱胁迫条件对解磷菌DC-3-P菌株解磷效果的影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盐碱解磷菌,所述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DC-3-P菌株,属于革兰氏阳性菌,所述解磷菌的保藏号为CCTCCM2020453,保藏单位: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日期:2020年08月27日。该菌株属于耐盐碱解磷菌,命名为DC-3-P,菌株的形态特征为:粗大杆状,LB平板上菌落呈黄色,椭圆形或圆形。菌株能够耐受pH9.5,5.0%NaCl的高碱高盐环境,最适生长条件为pH7.0,温度30℃。基于耐盐碱解磷菌制备微生物肥料,能够适应盐碱地的高盐高碱环境,有利于盐碱地生物菌肥的开发及应用。进一步地,将菌株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测定基因序列为SEQIDNo.1,将基因序列登录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ncbi.nlm.nih.gov),进行核苷酸序列Blast比对,得到与相关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的若干核苷酸序列,结果表明DC-3-P菌株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的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9%以上,分离菌株被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微生物肥料由5-15份解磷菌,80-85份有机载体组成。以下主要以中重度盐碱土壤为例,说明DC-3-P菌株的解磷性能。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保藏号为CCTCCM2020453的解磷菌DC-3-P菌株的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如下:10-15g葡萄糖,0.5-1g酵母粉,0.5-1g(NH4)2SO4,0.3-0.5gNaCl,0.3-0.5gKCl,0.3-0.5gMgSO4·7H2O,0.03-0.05gFeSO4·7H2O,0.03-0.05gMnSO4·4H2O,5-10gCa3(PO4)2,补蒸馏水至1000mL,pH7.0-7.5。具体地,限制性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为:在无机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盐碱的解磷菌,其特征在于,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其已于2020年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04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盐碱的解磷菌,其特征在于,解磷菌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其已于2020年8月27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M20204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碱解磷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磷菌于无机磷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生长;该菌株基因序列为SEQIDNo.1中碱基所示;
所述无机磷液体培养基成分为:10-15g葡萄糖,0.5-1g酵母粉,0.5-1g(NH4)2SO4,0.3-0.5gNaCl,0.3-0.5gKCl,0.3-0.5gMgSO4·7H2O,0.03-0.05gFeSO4·7H2O,0.03-0.05gMnSO4·4H2O,5-10gCa3(PO4)2,补蒸馏水至1000mL,pH7.0-7.5。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盐碱解磷菌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解磷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盐碱解磷菌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杨成立雷涛李婷婷彭湃杨君子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