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6269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化学、结构的改进,能很好的去除水中的总磷,使出水总磷从1.5mg/L左右降低到0.2mg/L左右,污泥颗粒沉淀更快,而加药使颗粒絮状更大,比重更重,效果比单一方式更有效,达到了环保对污水排放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活污水除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磷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生活污水除磷装置。
技术介绍
通过研究试验发现,由于生活污水进水COD(化学需氧量)浓度长期偏低,细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导致细菌自身活性很低,使生活污水中总磷不能有效的去除,造成出水总磷长期超标。生活污水进水COD只有80-100mg/L左右,总磷进水浓度一般有5mg/L左右,而细菌理论上完好的营养配比碳:磷要求是100:1,相当于5mg/L的总磷需要COD500mg/L,而实际我们的进水只有80-100mg/L左右,碳源严重不足,这对细菌的稳定生长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磷的去除率太低了,只有70%左右,这样成品池出水的总磷还是有1.5mg/L左右,而环保排放要求只有0.5mg/L,由于长期的碳源不足,影响到细菌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造成生活污水出水总磷一直超标。生活污水中磷主要来源于人类的排泄物(大便和小便)及食物残渣、含磷洗洁剂。从总磷来源上可以看出想从总磷来源上降低总磷有点不切实际,为此只能通过提高生物除磷效率来达到除磷目的。而想提高除磷效率,需增加生化池细菌活性,补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气池、二沉池、水管、PAC加药箱、PAM加药箱;所述水管由曝气池进入二沉池,所述水管的入水口位于在曝气池内,所述水管的出水口位于二沉池内,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入水口,且出水口竖直朝上,沿水流方向,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依次通过管道与位于二沉池内的水管连通,所述PAC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高度高于二沉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相邻而设,所述曝气池与所述二沉池之间通过水泥墙隔开,所述水管由曝气池穿过水泥墙进入二沉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包括位于曝气池内的第一管段和位于二沉池内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连通,所述第一管段为L型管,所述第二管段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管和U型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宇贺杰邬浩军赵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