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伟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6235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所述碳棒的尺寸、大小、形状几乎一致,纳米碳棒高度分散、各向均匀,所述碳棒可用于石墨烯分散插层剂,可用于碳材电极的原材料,可以用催化剂载体,应用领域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属于使用模板制备碳材料的领域,尤其涉及使用电化学阳极氧化的方法制备纳米碳材领域。技术背景自从1991年日本电气公司的S.Iijima在制备C60时发现了碳纳米管,越来越多的纳米碳材料已被人们所发现。总的来说,这些碳材料一可以根据维度分为三类:(I)零维,指材料在空间的三个维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碳纳米颗粒(Ccarbonnanoparticle,CNP),碳的团簇等;(2)一维,指在空间内有两维处在纳米尺度,如碳纳米管Ccarbonnanotube,CNT),碳纳米棒(carbonnanorod)}碳纳米纤维(carbonnanofiber,CNF)等;(3)二维,指在空间,扫有一维处在纳米尺度,如石墨烯(graphene)。目前而言,现有技术中,碳材的制备主要集中于模板法制备碳材,并用于制备介孔碳材料,如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其中硬模板:大部分的介孔二氧化硅都可以作为硬模板用来合成介孔碳材料,硬模板的介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最后所得碳的介观结构,为反相复制的原来硬模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n(1)以铝材为基材,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铝材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所述氧化膜的厚度为10-20微米,孔径为0.5-0.7μm;/n(2)以所述多孔氧化膜为硬模板,以沥青树脂聚合物为碳源,将碳源多次重复填充于所述氧化膜孔道内;/n(3)机械打磨步骤(2)获得的材料;/n(4)强酸腐蚀步骤(3)获得的材料,除去硬模板;/n(5)洗涤、干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1)以铝材为基材,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在铝材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所述氧化膜的厚度为10-20微米,孔径为0.5-0.7μm;
(2)以所述多孔氧化膜为硬模板,以沥青树脂聚合物为碳源,将碳源多次重复填充于所述氧化膜孔道内;
(3)机械打磨步骤(2)获得的材料;
(4)强酸腐蚀步骤(3)获得的材料,除去硬模板;
(5)洗涤、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经过预处理:脱脂-水洗-酸洗-水洗-碱蚀-水洗-出光-水洗,其中脱脂溶液:碳酸氢钠45g/L,碳酸钠45g/L,温度40oC;酸洗液:氢氟酸0.02g/L,硫酸4g/L,表面活性剂1g/L,温度室温;碱蚀液:氢氧化钠45g/L,葡萄糖酸钠1g/L,温度40oC,时间2-3min;出光液:350g/L硝酸溶液,时间2-3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过程如下:以铝或铝合金为阳极,惰性铅材料为阴极,采用10-20wt.%硫酸水溶液为电解液,电流密度1-2A/dm2,时间30-100min,温度20-30oC,获得阳极氧化膜铝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棒状碳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获得的阳极氧化膜铝材于35oC下,使用5-7wt.%磷酸进行扩孔,时间为40-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赵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