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995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其包括上平台、复位杆、第一弹性件和下平台。其中,上平台的下端具有第一球头,且第一球头的下端包括沿其径向向下延伸的导引孔。复位杆具有位于其上端的导引杆部,其中导引杆部容纳于导引孔,且被构造成能够沿导引孔的轴向滑动。第一弹性件的上端抵接第一球头,下端固定于复位杆。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分别由下平台内的第一球槽、第二球槽限位,其中,第二球槽的第二球心位于第一球槽的第一球心的下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适应转动关节具备自复位功能。在实现三个方向转动的同时,该转动关节具有工作空间较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其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中,出于其实际运用场景的需要,需要设置能够在平面内的任意转动的U副机构或球副机构。然而,现有的转动机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工作空间小、运动精度不高或不具备自适应能力的问题。文献CN108879104A公开了一种用于紧缩场拼合反射面板支撑调节的精密调整机构,该精密调整机构采用串联的双球头运动副结构。该运动副机构的传动方式为螺纹副传动,其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通过螺纹传动手动调节,Z轴方向采用电机驱动。该机构可以在Z轴方向通过电机进行自动化精密调节,也可以通过手动进行粗调的功能。然而该精密调整机构的结构复杂,容易损坏。此外,该精密调整机构需要额外驱动才能实现调节,且不具备自适应能力。。文献CN104625766A公开了一种双球副两自由度可倾工作台。双球副两自由度可倾工作台具有双球副。其直接采用球面的一部分作为导轨面,并具有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旋转自由度。然而,但是由于其结构特点,该双球副两自由度可倾工作台的可变形范围较小,整体尺寸较大,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转动关节包括:/n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下端具有第一球头,且所述第一球头的下端包括沿其径向向下延伸的导引孔;/n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具有位于其上端的导引杆部,其中所述导引杆部容纳于所述导引孔,且被构造成能够沿所述导引孔的轴向滑动;/n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球头,下端固定于所述复位杆;和/n下平台,所述下平台内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球头适配的第一球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球槽的下方的第二球槽,所述第二球槽的第二球心位于所述第一球槽的第一球心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球槽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复位杆能够在所述第二球槽内绕所述第一球槽的球心转动;/n其中,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转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转动关节包括:
上平台,所述上平台的下端具有第一球头,且所述第一球头的下端包括沿其径向向下延伸的导引孔;
复位杆,所述复位杆具有位于其上端的导引杆部,其中所述导引杆部容纳于所述导引孔,且被构造成能够沿所述导引孔的轴向滑动;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球头,下端固定于所述复位杆;和
下平台,所述下平台内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球头适配的第一球槽,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球槽的下方的第二球槽,所述第二球槽的第二球心位于所述第一球槽的第一球心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球槽被构造成使得所述复位杆能够在所述第二球槽内绕所述第一球槽的球心转动;
其中,在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球心和第二球心的连线与复位杆的中心线同轴且竖直分布,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受压或自然伸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转动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孔内具有第一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台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动关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杆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引杆部下端的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晔卓赵子铭荀致远武建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