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尘治理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大力推广,矿山、隧道掘进、火电厂等行业领域的粉尘问题日趋严重,长期接触高浓度粉尘会诱发不可治愈性的尘肺病,造成严重的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许多粉尘还有爆炸危险性,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粉尘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水喷雾技术由于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在粉尘防治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喷雾降尘系统需要人工控制,管理难度大;无法根据粉尘的性质和分布特征自动调节喷雾参数,降尘效果较差;当粉尘浓度过高时,经常盲目的增大喷雾量来提高降尘效率,但这种方式的效果往往较差,同时会造成工作面积水,使工作环境进一步恶化;对于某些疏水性粉尘,通常需要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或者对水进行磁化处理以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但传统的喷雾技术无法实现这些功能。现有的智能喷雾降尘系统智能化程度低,仅能根据粉尘浓度、产尘点的变化自动实现系统的开停。因此,研发一种智能精准喷雾降尘技术,是保障企业安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降尘模块(1)、粉尘参数监测模块(2)、数据传输模块(3)和智能控制模块(4);/n所述喷雾降尘模块(1)中包括与蓄水池(6)相连的主供水管(11),主供水管(11)上依次安装表面活性剂自动添加装置(5)、磁化装置(20)、柱塞泵(7)、电磁阀Ⅰ(25)、压力传感器Ⅰ(30)和流量传感器Ⅰ(34),所述磁化装置(20)上安装有磁场测量仪(21),所述主供水管(11)的出水端与若干支供水管(13)相连,支供水管(13)上依次安装有电磁阀Ⅲ(27)、压力传感器Ⅲ(32)、流量传感器Ⅲ(36),所述支供水管(13)的出水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降尘模块(1)、粉尘参数监测模块(2)、数据传输模块(3)和智能控制模块(4);
所述喷雾降尘模块(1)中包括与蓄水池(6)相连的主供水管(11),主供水管(11)上依次安装表面活性剂自动添加装置(5)、磁化装置(20)、柱塞泵(7)、电磁阀Ⅰ(25)、压力传感器Ⅰ(30)和流量传感器Ⅰ(34),所述磁化装置(20)上安装有磁场测量仪(21),所述主供水管(11)的出水端与若干支供水管(13)相连,支供水管(13)上依次安装有电磁阀Ⅲ(27)、压力传感器Ⅲ(32)、流量传感器Ⅲ(36),所述支供水管(13)的出水端与气水雾化喷嘴(9)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的喷雾降尘模块(1)还包括与空气压缩机(8)相连的主供气管(12),主供气管(12)上依次安装电磁阀Ⅱ(26),压力传感器Ⅱ(31)和流量传感器Ⅱ(35),主供气管(12)的出气端与若干支供气管(14)相连,支供气管(14)上依次安装有电磁阀Ⅳ(28)、压力传感器Ⅳ(33)、流量传感器Ⅳ(37),所述支供气管(14)的出气端气水雾化喷嘴(9)的进气端连接;
所述的粉尘参数监测模块(2)包括用于在线监测粉尘浓度、粉尘粒径和风速的粉尘浓度传感器(17),在线粒度分析仪(19)和风速传感器(18);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3)包括数据处理器(15)和通信电缆(23),所述的数据处理器(15)通过通信电缆(23)分别与粉尘浓度传感器(17)、风速传感器(18)、在线粒度分析仪(19)、磁场测量仪(21)、各压力传感器、各流量传感器相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4)包括智能可编程控制器(16),所述智能可编程控制器(16)通过数据线(24)与数据处理器(15)连接,智能可编程控制器(16)通过通信电缆(23)分别与柱塞泵(7)、空气压缩机(8)、磁化装置(20)、各电磁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自动添加装置(5)包括用于盛装表面活性剂溶液的储液罐(10)和供液管(22),所述供液管(22)上安装电磁阀Ⅴ(29)和流量传感器Ⅴ(38),所述电磁阀Ⅴ(29)和流量传感器(38)通过通信电缆(23)连接智能可编程控制器(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编辑控制器(16)上还设有LED显示屏(3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可编辑控制器(16)预设有水喷雾控制程序、表面活性剂溶液喷雾控制程序和表面活性剂磁化溶液控制程序,并根据粉尘性质自动选择最佳控制程序。
5.利用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受限空间智能精准喷雾降尘系统的降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采集受限空间内的粉尘,在实验室分析粉尘的润湿特性,并将分析结果输入智能可编辑控制器(16);
b.通信电缆(23)将设置在受限空间中的粉尘参数监测模块(2)监测到的粉尘浓度、粒度和风速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器(15),数据处理器(15)将数据分析、整理后通过数据线(24)传输给智能可编辑控制器(16);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堂,张晨阳,杜云贺,左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