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球杆头及高尔夫球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75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其由能够实现低重心化、甜蜜区域的扩大及击球效率提高的同时击球感出色的金属制的中空杆头所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由具备底部(10)的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的高尔夫球杆头(3),其特征为,在高尔夫球杆头(3)的内面上,分别形成有底部(10)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厚壁部(10a)及从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10c),同时形成有连结中央厚壁部(10a)与外周厚壁部(10c)的加强筋(20a~20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尔夫球杆头及高尔夫球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金属制的中空结构所构成的高尔夫球杆头及具有该高尔夫球杆头的高尔夫球杆。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由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的高尔夫球杆头,已周知改变高尔夫球杆头的底部的壁厚的高尔夫球杆头。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高尔夫球杆头,其具备:包含底中央的薄壁部;围住该薄壁部的厚壁部;及在该厚壁部的趾侧、跟侧、后侧的比厚壁部更被薄壁化的周边部,在所述厚壁部的趾侧、跟侧的一部分中形成有重量集中部。根据具备这样的底部的高尔夫球杆头,不会损坏击球音而可实现大容量化。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以底部的周边部、中央部、前缘附近部的顺序变薄壁厚(3个阶段改变底部的壁厚)的高尔夫球杆头。根据具备这样的底部的高尔夫球杆头,适当地控制击球时的底部的振动,能够有效地抑制击球音。而且,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在底部的中央形成有薄壁部,同时形成有从趾侧介由后侧延伸至跟侧的厚壁部的高尔夫球杆头,所述厚壁部形成为从后侧的一个点朝着正面侧向趾侧及跟侧变宽。根据具备这样的底部的高尔夫球杆头,能够提高左右的转动惯量。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第57794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3-27534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专利第58449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2所公开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结构中,由于对底部的中央区域进行了薄壁化,因此难以感知高尔夫球杆头的重心位置,降低击球效率。另外,虽然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高尔夫球杆头能够提高转动惯量,但是难以感知在高尔夫球杆头的重心位置附近的集中重量,存在降低击球效率的同时因厚壁部的不同形成方式而击球音不稳定(击球感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着眼于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及具有该高尔夫球杆头的高尔夫球杆,该高尔夫球杆头能够实现由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的高尔夫球杆头的低重心化、甜蜜区域的扩大及击球效率提高,同时击球感出色。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头由具备底部的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其特征为,在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内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底部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厚壁部及从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同时形成有连结所述中央厚壁部与所述外周厚壁部的加强筋。根据上述的高尔夫球杆头,由于在底部的中央区域形成有中央厚壁部,因此在可实现低重心化的同时,从挥杆到撞击为止容易感觉到中央厚壁部的重量,可提高击球效率。另外,由于在中央厚壁部的基础上还形成有从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因此可实现甜蜜区域的扩大,同时可提高转动惯量。而且,由于用加强筋连结中央厚壁部与外周厚壁部,因此能够将击球时在加强筋的两侧产生的振动均匀化,不会产生多余的噪音,可提高击球感。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得到一种高尔夫球杆头及具有该高尔夫球杆头的高尔夫球杆,该高尔夫球杆头由能够实现杆头的低重心化、甜蜜区域的扩大及击球效率提高的同时击球感出色的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第1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从趾侧观察图1所示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图。图3是除去图1所示的高尔夫球杆头的顶部而表示底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除去图1所示的高尔夫球杆头的顶部而从趾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沿向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向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图7是沿向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第2实施方式的图,是除去顶部而表示底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现有杆头(1)~(3)的俯视图。符号说明1-高尔夫球杆;3-杆头;3A-本体;5-正面部;7-顶部;10a-中央厚壁部;10b-周边区域;10c-外周厚壁部;12a-后部;12b-趾部;12c-跟部;10-底部;20a、20b、20c-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头(以下,有时也会简单地简称为“杆头”)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头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从趾侧观察杆头的图,图3是除去杆头的顶部而表示底部的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除去杆头的顶部而从趾侧观察的立体图,图5是沿向图3的V-V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向图3的VI-VI线的剖视图,而且,图7是沿向图3的VII-VII线的剖视图。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尔夫球杆1作为将杆身50固定设置于由金属制的中空结构所构成的杆头3的球道木杆类型而构成。所述杆头3的本体3A呈具备具有击球面(正面)5a的正面部5、从正面部5的上缘向后方延展的顶部7、从正面部5的下缘向后方延展的底部10、连接所述顶部7与底部10的缘部的侧部12的中空结构。所述侧部12具备:与正面部5相对的后部12a;及趾部12b、跟部12c。并且,当所述侧部12在与顶部7之间及与底部10之间被棱线所划分时,虽然被该棱线彼此之间的区域所定义,但是如图所示,当在与底部10之间并不被棱线划分而是从底部以同一面状形成时,被从接地于地面的底部10竖立的区域所定义。通过熔敷、粘接等对在各种位置被分割的多个金属制的外壳构件进行彼此接合而构成所述本体3A。关于各个外壳构件,例如能够用钛合金、不锈钢类、铁类、铝类合金、镁合金等金属通过铸造、冲压成形等而一体形成,通过对各个端缘区域进行焊接、粘接、钎焊、小螺钉固定等而制作本体3A。此时,构成本体3A的各构件(外壳构件)还可以如下,将侧部12与底部10进行一体化或者与顶部7进行一体化等,通过铸造等将多个构件或各构件的一部分构成要素一体形成,通过熔敷、粘接等对这些进行接合。另外,关于侧部12,如图所示,既可以在与底部10之间并不形成棱线,而是呈以同一面状实现一体化的结构,还可以在与顶部7之间并不形成棱线,而是呈以同一面状实现一体化的结构。并不限定构成所述本体3A的各外壳构件的表面形状。例如,既可以在顶部7的正面侧在趾跟方向的跨度上形成槽7a而提高正面部的挠曲性,同样地,还可以在底部10的正面侧也形成同样的槽而提高挠曲性。关于所述正面部5,例如能够用钛、钛合金、不锈钢类、铁类等金属通过冲压加工、CNC加工或锻造等而形成,通过焊接、激光焊接、等离子体焊接、钎焊、粘接等接合于在顶部、底部及侧部的前方侧形成的开口。此时,正面部5既可以以板状形成而接合于其他外壳构件,还可以以杯状形成而接合于顶部、侧部、底部的前端缘且构成这些的一部分。另外,本体3A内一体形成有固定设置杆身50顶端的杆颈部16。该杆颈部16从顶部7向上方突出,在开口孔16a内嵌合固定所述杆身50的顶端部。在所述本体3A的内面上,在底部10的中央的一定区域内形成有中央厚壁部10a。另外,在本体3A的内面上,在所述中央厚壁部10a的周围,介由比其更薄的周边区域10b形成有从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10c。此时,所述中央厚壁部10a以趾跟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由具备底部的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其特征为,/n在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内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底部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厚壁部及从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同时形成有连结所述中央厚壁部与所述外周厚壁部的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04 JP 2019-1250151.一种高尔夫球杆头,由具备底部的中空结构的金属制所构成,其特征为,
在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内面上,分别形成有所述底部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厚壁部及从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后方向趾侧、跟侧延伸的外周厚壁部,同时形成有连结所述中央厚壁部与所述外周厚壁部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为,所述中央厚壁部形成在所述高尔夫球杆头的重心之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为,所述加强筋从所述中央厚壁部向外周厚壁部以大致放射状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1项所述的高尔夫球杆头,其特征为,所述中央厚壁部与外周厚壁部的重量比为0.7以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资人
申请(专利权)人: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