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部护理熏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眼部护理熏蒸装置。
技术介绍
眼部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是借助药力和热力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病的治疗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趁热在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果。在药物温度高时,借助热力促进眼部血液循环,使散发在空气中的药物因子易于吸收,当温度适宜时,进行冲洗,使药液直接与眼部皮肤接触,达到直接吸收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无法对眼部进行熏蒸时温度进行控制,同时熏蒸时无法对穴位准确按摩,使得熏蒸效果不佳,在熏蒸过程中还无法对药液进行补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眼部护理熏蒸装置,不仅解决了在熏蒸过程中同时对眼部进行按摩的问题,同时能够对眼部穴位进行精准定位,同时还能根据不同年龄段来进行调节穴位位置,还能自动的对药液进行补充。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熏蒸发生器,熏蒸发生器上端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末端连接有眼部熏蒸按摩装置;所述眼部熏蒸按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按摩装置,按摩装置中间部位经距离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按摩装置包括支撑盘,支撑盘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支撑盘后端面外缘周上固定连接有聚气板,聚气板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支撑盘上开设有多个纵向布置且与眼部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引导槽,各个引导槽相对于转动轴呈发散状分布,各个引导槽滑动运动方向相交于转动轴轴线,各个引导槽上均设有与相对应的引导槽运动方向一致 ...
【技术保护点】
1.眼部护理熏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熏蒸发生器,熏蒸发生器上端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末端连接有眼部熏蒸按摩装置;/n所述眼部熏蒸按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按摩装置,按摩装置中间部位经距离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按摩装置包括支撑盘(1),支撑盘(1)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支撑盘(1)后端面外缘周上固定连接有聚气板(3),聚气板(3)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支撑盘(1)上开设有多个纵向布置且与眼部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引导槽(5),各个引导槽(5)相对于转动轴(2)呈发散状分布,各个引导槽(5)滑动运动方向相交于转动轴(2)轴线,各个引导槽(5)上均设有与相对应的引导槽(5)运动方向一致的导轨(6),各个引导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按摩杆(7),各个按摩杆(7)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口(8),支撑盘(1)上的转动轴(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9),转动件(9)上开设有涡状导轨(10),涡状导轨(10)与各个按摩杆(7)前端面上的滑动槽口(8)之间滑动配合,位于转动轴(2)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按摩电机(11),涡状导轨(10)经固定连接在支撑盘(1)上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眼部护理熏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熏蒸发生器,熏蒸发生器上端连接输送装置,输送装置末端连接有眼部熏蒸按摩装置;
所述眼部熏蒸按摩装置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按摩装置,按摩装置中间部位经距离调节装置进行连接,按摩装置包括支撑盘(1),支撑盘(1)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支撑盘(1)后端面外缘周上固定连接有聚气板(3),聚气板(3)后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4),支撑盘(1)上开设有多个纵向布置且与眼部穴位位置相对应的引导槽(5),各个引导槽(5)相对于转动轴(2)呈发散状分布,各个引导槽(5)滑动运动方向相交于转动轴(2)轴线,各个引导槽(5)上均设有与相对应的引导槽(5)运动方向一致的导轨(6),各个引导槽(5)内均滑动连接有按摩杆(7),各个按摩杆(7)前端面上均开设有滑动槽口(8),支撑盘(1)上的转动轴(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件(9),转动件(9)上开设有涡状导轨(10),涡状导轨(10)与各个按摩杆(7)前端面上的滑动槽口(8)之间滑动配合,位于转动轴(2)前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按摩电机(11),涡状导轨(10)经固定连接在支撑盘(1)上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眼部护理熏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支撑盘(1)外侧的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转轴朝向前端伸出且伸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小齿轮(13),各个涡状导轨(10)前端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与相对应的小齿轮(13)之间相配合的弧形齿轮条(14),弧形齿轮条(14)转动中心与转动轴(2)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眼部护理熏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装置包括两按摩装置相对侧上分别固定连接的支撑块(15),两支撑块(15)相对端上分别开设有竖向贯通的滑动槽(16),两支撑块(15)上与滑动槽(16)位置相对应处分别开设有纵向贯通的引导槽口(17),两支撑块(15)的滑动槽(16)内分别滑动连接有调节块的一端,调节块分别与滑动槽(16)滑动连接部位分别固定连接有与相应的引导槽口(17)相配合的引导(18),位于调节块前端面向后开设有不贯通的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调节旋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怡军,乔东鸽,李艳青,李秋芳,夏如意,左平,胡海防,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