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神经功能康复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所述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小腿挡板、二号连接块、踏板连接块和脚踏板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在进行腿部训练脚掌随着脚踏板转动时,小腿挡板会对小腿部位进行一定的保护和阻挡,使得小腿保持与脚掌垂直方向进行运动,保护脚踝不收损伤,并且保证了训练的效果,避免由于在运动的过程中小腿向两侧偏离,使得脚踝外侧受到挤压,受到损伤导致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ice for nerve function and a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涉及神经功能康复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神经功能康复是康复诊疗手段专科化的产物,主要是针对神经疾病所致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神经受损伤的患者多为运动性障碍,肢体运动不协调,目前针对神经功能的康复训练大多采用一些训练装置来进行训练。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技术中,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康复训练装置仅仅针对单一的部位上肢或者下肢进行训练,此种装置的训练方法存在无法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时协调训练,使得患者康复的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2、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09646248A的一种神经系统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支架上固定有脚踏箱且脚踏箱顶部设有上肢锻炼装置,脚踏箱纵向两侧转动安装有踏板。患者上下肢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随着踏板和上肢锻炼装置进行被动式训练,对一些患者来说会无法很好的控制小腿,该装置在训练时,患者的双脚跟随着踏板运动,小腿部无法得到固定限位,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向两侧偏离,使得脚踝外侧受到挤压,受到损伤,进而达不到使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康复训练的使用初衷,该神经系统康复训练装置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上肢与下肢同时进行协调训练,解决大多数的康复训练装置仅仅针对单一的部位上肢或者下肢进行训练,无法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时协调训练,使得患者康复的训练效果不好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患者的双脚跟随着踏板运动,小腿部无法得到固定限位,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向两侧偏离,使得脚踝外侧受到挤压,受到损伤问题,以达到腿部康复训练有效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及其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所述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一号门形框和二号门形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贯穿槽,所述连接板的贯穿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板的形状为C形,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的上方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与转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的下方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壁与拉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所述一号连接块的顶部与转动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块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轴,所述一号固定轴一端的外壁与一号连接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座椅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座椅的上方设置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底面与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固定轴,所述二号固定轴的外壁与动力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二号固定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固定轴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动力箱的内壁,所述伺服电机的轴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啮合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号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轴,所述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的内壁与二号连接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脚踏板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与二号连接轴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脚踏板通过连接螺栓与二号连接轴固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脚踏板的远离固定杆的一侧设置有踏板连接块,所述踏板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插入板,所述脚踏板的外壁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插入槽,所述插入板的外壁与插入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踏板连接块的两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拉杆,所述活动拉杆的外壁与踏板连接块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拉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板的突出块与脚踏板两端的凹槽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踏板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块,所述二号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小腿挡板,所述小腿挡板的底部外壁与二号连接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小腿挡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一号连接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杆远离一号固定轴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圆孔,所述连接杆通过圆孔与一号连接轴的外壁活动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使用前,将患者搀扶到座椅(3)上,使其在座椅(3)上坐稳,将患者的双脚放在动力箱(6)两侧的脚踏板(19)上,将患者的小腿外部紧贴在小腿挡板(14)的内侧;S2、使用时,患者抬起双臂使双手握住把手(11);S3、使动力箱(6)开始工作,脚踏板(19)开始随着转动,患者的双脚随着脚踏板(19)的转动开始运动,使患者的腿部神经活动开来;S4、转动板(5)会随着小腿挡板(14)的移动通过连接杆(13)产生转动,拉杆(10)和把手(11)会被带着向上移动,患者的手臂会随着拉杆(10)的拉动使得手臂神经活动开来;S5、在操作S3步骤时需注意小腿挡板(14)与小腿会产生分离,使得小腿向外偏离,继续运动会使得患者的脚踝处因为小腿的外偏产生损伤;S6、对于S5步骤中的情况可以在操作SI步骤时,可使用绑带将患者小腿与小腿挡板(14)固定住,使得小腿随着移动时不会与小腿挡板(14)分离。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精妙,采用拉杆、把手和转动板与小腿挡板结合,使得患者在进行腿部训练时,小腿挡板的转动通过连接杆和一号固定轴带动转动板转动,拉杆和把手随着转动板的转动带着患者的手臂向上提起,方便患者的手臂能够更随着腿部的训练同步进行协调训练,避免单一部位训练方法无法对上肢和下肢进行同时协调训练,使得患者康复的训练效果不好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小腿挡板、二号连接块、踏板连接块和脚踏板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在进行腿部训练脚掌随着脚踏板转动时,小腿挡板会对小腿部位进行一定的保护和阻挡,使得小腿保持与脚掌垂直方向进行运动,保护脚踝不收损伤,并且保证了训练的效果,避免由于在运动的过程中小腿向两侧偏离,使得脚踝外侧受到挤压,受到损伤导致训练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活动板、弹簧和活动拉杆与脚踏板的结合,使得踏板连接块可以通过拉动活动板带动活动拉杆压缩弹簧,将活动板外壁连接的突起块与脚踏板对应的槽卡接,连接上后弹簧释放压力反向带动活动拉杆回缩,使得活动板与脚踏板紧密固定住,方便将踏板连接块与脚踏板进行拆卸与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所述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与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贯穿槽,所述连接板(4)的贯穿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板(5)的形状为C形,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所述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之间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两端分别与一号门形框(2)和二号门形框(8)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顶部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贯穿槽,所述连接板(4)的贯穿槽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外壁活动连接有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板(5)的形状为C形,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的上方设置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顶部与转动板(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拉杆(10)的下方设置有把手(11),所述把手(11)的外壁与拉杆(10)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5)的一侧设置有一号连接块(12),所述一号连接块(12)的顶部与转动板(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一号连接块(12)的一侧设置有一号固定轴(21),所述一号固定轴(21)一端的外壁与一号连接块(1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一号固定轴(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3)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座椅(3)的上方设置有动力箱(6),所述动力箱(6)的底面与固定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力箱(6)的内部设置有二号固定轴(24),所述二号固定轴(24)的外壁与动力箱(6)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二号固定轴(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二号齿轮(23),所述二号固定轴(24)的上方设置有伺服电机(25),所述伺服电机(25)的一侧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动力箱(6)的内壁,所述伺服电机(25)的轴端固定连接有一号齿轮(22),所述一号齿轮(22)与二号齿轮(23)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神经功能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固定轴(2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8),两个所述固定杆(1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轴(26),所述固定杆(18)的一侧设置有脚踏板(19),所述脚踏板(19)的内壁与二号连接轴(26)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脚踏板(19)远离固定杆(18)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螺栓(1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马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利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