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68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包含底座、基架单元、座椅单元、振动单元及起身辅助单元。基架单元枢设于底座,座椅单元设置于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振动单元设置于底座,振动单元抵推基架单元连动座椅单元振动。起身辅助单元连接座椅单元,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椅垫部的前端上升。借此,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

Rhythmic movement and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运动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具有律动与起身辅助功能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养身及健康观念的普及,现代人愈来愈重视运动,除了跑步、骑乘脚踏车及打球等户外运动外,也会上健身中心进行肌肉训练,借此增加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以促进身体健康。然而,每个人的身体所能接受的运动强度不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同,因此在健身设备的使用上有其限制。遂有业者发展出简易振动运动装置,借此降低运动的困难度,使每个人都能轻易使用。公知的振动运动装置包含平台及至少一个振动单元,通过振动单元可带动平台上下振动。当使用者站立于平台时,人体会跟随平台一并振动,进而带动全身肌肉振动,达到运动效果。由于此种运动不需要复杂的动作顺序,只要站上装置即可运动,因此广受老人小孩的喜爱。但是,振动运动装置仍有其限制存在,一些行动不方便或长期卧床者无法站立,也更加无法站立在振动运动装置进行运动,只能靠旁人协助做一般的简易肢体伸展,导致身体状况愈见虚弱。此外,由于许多老年人或病患同时患有晕眩症或内耳平衡症候群,这些使用者也无法让自己的头颈部长时间振动,也形成无法站立在振动运动装置上运动的另一族群。因此,有业者开发出可以乘坐的振动运动装置,此种振动运动装置具有座椅供使用者乘坐,然而,对于脚部受伤或双脚无力的使用者而言,自座椅起身并非容易的动作,有鉴于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振动运动装置或律动运动装置的结构,使其更具使用方便性,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通过结构的配置,可辅助使用者起身。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包含底座、基架单元、座椅单元、振动单元及起身辅助单元。基架单元枢设于底座,座椅单元设置于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振动单元设置于底座,振动单元抵推基架单元连动座椅单元振动。起身辅助单元连接座椅单元,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椅垫部的前端上升。借此,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起身辅助单元可包含框架、两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二连杆及起身驱动器。框架连接于基架单元,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的两侧,各第一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椅垫部。两个第二连杆分别枢接于座椅单元的两侧,各第二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椅垫部;起身驱动器连接于椅垫部以驱动椅垫部升降。其中,各第一连杆较各第二连杆邻近椅垫部的前端,且各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长度,各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度,各第一长度小于各第二长度。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下端之间可具有第一距离,第一连杆的上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之间可具有第二距离,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或者,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椅垫部之间可具有第一高度,第二连杆的上端与椅垫部之间可具有第二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二高度。或者,起身驱动器可枢接于框架与椅垫部的前端之间。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基架单元可包含架体、两个长槽、两个移动件及水平驱动器,架体枢接于底座,两个长槽间隔设置于架体,两个移动件与两个长槽一一对应,各移动件于各长槽内限位移动,且两个移动件分别枢接于框架的两侧,水平驱动器设置于架体上,水平驱动器驱动各移动件,使框架连动座椅单元向移动方向位移,移动方向与各长槽的长边平行。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可还包含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两侧,各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框架且另一端枢接于底座。或者,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可还包含多个弹性垫片,其位于框架与椅垫部之间。依据前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可还包含座椅驱动单元,且座椅单元还包含椅背部及脚垫部,椅背部枢设于椅垫部,且椅背部与椅垫部间具有第一夹角,脚垫部枢设于椅垫部,且脚垫部与椅垫部间具有第二夹角,其中座椅驱动单元驱动座椅单元,使第一夹角或第二夹角改变。或者,连线可通过椅垫部的前端与后端,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夹一个锐角,锐角大于等于负15度且小于等于正40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图2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侧视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一侧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另一侧视示意图;图6绘示图1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椅垫部在不同位置的示意图;图7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以及图8绘示图7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侧视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1100-底座,1200-基架单元,1210-架体,1220-连接件,1230-枢部,1300-座椅单元,1310-椅垫部,1311-前端,1312-后端,1320-椅背部,1330-脚垫部,1400-起身辅助单元,1410-第一连杆,1411-上端,1412-下端,1420-第二连杆,1421-上端,1422-下端,1430-框架,1440-起身驱动器,1441-马达,1442-驱动杆,1600-支撑杆,1700-弹性垫片,1800-座椅驱动单元,1810-线性致动器,1820-连接杆组,1900-振动单元,20-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2200-基架单元,2210-架体,2240-长槽,2250-移动件,2260-水平驱动器,2261-马达,2262-螺杆,2263-连动部,2300-座椅单元,2430-框架,D1-第一距离,D2-第二距离,H1-第一高度,H2-第二高度,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P1-连线,P2-水平线,θ-锐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而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编号表示。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机构或模块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底座;/n基架单元,枢设于所述底座;/n座椅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n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振动单元抵推所述基架单元连动所述座椅单元振动;以及/n起身辅助单元,连接所述座椅单元,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所述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所述椅垫部的前端上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
基架单元,枢设于所述底座;
座椅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
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振动单元抵推所述基架单元连动所述座椅单元振动;以及
起身辅助单元,连接所述座椅单元,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所述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所述椅垫部的前端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包含:
框架,连接于所述基架单元;
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座椅单元的两侧,各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所述椅垫部;
两个第二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两侧,各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所述椅垫部;以及
起身驱动器,连接于所述椅垫部以驱动所述椅垫部升降;
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杆较各所述第二连杆邻近所述椅垫部的所述前端,且各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长度,各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度,各所述第一长度小于各所述第二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下端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上端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椅垫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椅垫部之间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光昱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