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684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包含底座、基架单元、座椅单元、振动单元及起身辅助单元。基架单元枢设于底座,座椅单元设置于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振动单元设置于底座,振动单元抵推基架单元连动座椅单元振动。起身辅助单元连接座椅单元,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椅垫部的前端上升。借此,振动单元可使座椅单元振动,且通过椅垫部的后端相对前端上升,可使椅垫部倾斜,而有助于辅助使用者起身,进而提升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的功能性及便利性。

Rhythmic movement and auxiliar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运动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具有律动与起身辅助功能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养身及健康观念的普及,现代人愈来愈重视运动,除了跑步、骑乘脚踏车及打球等户外运动外,也会上健身中心进行肌肉训练,借此增加血液循环、提升新陈代谢以促进身体健康。然而,每个人的身体所能接受的运动强度不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不同,因此在健身设备的使用上有其限制。遂有业者发展出简易振动运动装置,借此降低运动的困难度,使每个人都能轻易使用。公知的振动运动装置包含平台及至少一个振动单元,通过振动单元可带动平台上下振动。当使用者站立于平台时,人体会跟随平台一并振动,进而带动全身肌肉振动,达到运动效果。由于此种运动不需要复杂的动作顺序,只要站上装置即可运动,因此广受老人小孩的喜爱。但是,振动运动装置仍有其限制存在,一些行动不方便或长期卧床者无法站立,也更加无法站立在振动运动装置进行运动,只能靠旁人协助做一般的简易肢体伸展,导致身体状况愈见虚弱。此外,由于许多老年人或病患同时患有晕眩症或内耳平衡症候群,这些使用者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底座;/n基架单元,枢设于所述底座;/n座椅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n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振动单元抵推所述基架单元连动所述座椅单元振动;以及/n起身辅助单元,连接所述座椅单元,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所述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所述椅垫部的前端上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底座;
基架单元,枢设于所述底座;
座椅单元,设置于所述基架单元且包含椅垫部;
振动单元,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振动单元抵推所述基架单元连动所述座椅单元振动;以及
起身辅助单元,连接所述座椅单元,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动作以使所述椅垫部的后端相对所述椅垫部的前端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身辅助单元包含:
框架,连接于所述基架单元;
两个第一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座椅单元的两侧,各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所述椅垫部;
两个第二连杆,分别枢接于所述座椅单元的所述两侧,各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枢接于所述框架,且上端枢接于所述椅垫部;以及
起身驱动器,连接于所述椅垫部以驱动所述椅垫部升降;
其中,各所述第一连杆较各所述第二连杆邻近所述椅垫部的所述前端,且各所述第一连杆具有第一长度,各所述第二连杆具有第二长度,各所述第一长度小于各所述第二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下端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上端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动与起身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椅垫部之间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连杆的所述上端与所述椅垫部之间具有第二高度,所述第一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律动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旭
申请(专利权)人:光昱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