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67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所述床架主体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床架主体、支撑腿、支撑板、第一活动座、操作箱、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杆、螺套、连接杆、移动杆、第二活动座、活动板、床头板、观察板、角度刻度表、高度刻度表、固定板、床尾板、滑杆、滑套、限位块、第二轴承座、定位槽、定位销、连接块和固定套的设置,达到了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理床无法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问题,当人们在对护理床进行调节时,可以对使用高度和角度进行控制,且在调节时不需要参照墙上的刻度表,不会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具体为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的脑卒中病人发病后,常常因为进食和饮水引起呛咳而出现吞咽障碍,这类病人的体位管理不到位,比如躺着吞咽跟坐着吞咽更容易导致误吸的风险发生,这时候的体位管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做到更精准科学的进行体位管理,就需要一个更具体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及手段,更有效的体现体位管理,在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时会使用到护理床。目前现有的护理床,无法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当人们在对护理床进行调节时,无法对使用高度和角度进行控制,且在调节时需要参照墙上的刻度表,容易出现误差,使调节的高度和角度不精确,容易造成患者的体位过高或过低,影响其舒适性,且容易造成患者进食和饮水出现呛咳,导致吞咽困难,不方便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具备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理床无法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所述床架主体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内腔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轴心处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且位于从动齿轮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顶部贯穿至床架主体的内腔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座,所述第二活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的底部与床架主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床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所述观察板正面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角度刻度表,所述观察板正面右侧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刻度表,所述活动板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床尾板,所述床尾板的底部与床架主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操作箱内腔顶部的前侧和后侧且位于移动杆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侧与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有第一轴承座,且第一轴承座的外侧与操作箱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的正面贯穿至操作箱的正面并固定连接有圆盘,且圆盘正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转轴的表面套设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的正面与操作箱内腔的正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轴表面前侧的四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操作箱的正面且位于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底部贯穿至定位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的右侧活动连接有锁止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床架主体、支撑腿、支撑板、第一活动座、操作箱、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螺杆、螺套、连接杆、移动杆、第二活动座、活动板、床头板、观察板、角度刻度表、高度刻度表、固定板、床尾板、滑杆、滑套、限位块、第二轴承座、定位槽、定位销、连接块和固定套的设置,达到了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理床无法精确的调节使用高度和使用角度的问题,当人们在对护理床进行调节时,可以对使用高度和角度进行控制,且在调节时不需要参照墙上的刻度表,不会出现误差,不会使调节的高度和角度不精确,不会造成患者的体位过高或过低,不影响其舒适性,且不会造成患者进食和饮水出现呛咳,不会导致吞咽困难,方便人们使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角度刻度表和高度刻度表,对活动板在调节高度时起到了精准调节的作用,解决了活动板在调节高度时不能精准的调节高度和角度的问题,增加了患者在进食和饮水时的安全性,通过设置操作箱、第一活动座和第二活动座,对活动板在高度调节时起到了灵活调节的作用,解决了活动板在高度调节时不能灵活调节的问题,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对连接杆在移动时起到了移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连接杆在移动时发生抖动的问题,通过设置限位块,对滑套在移动时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解决滑套在移动时容易出现碰撞的问题,通过设置第一轴承座,对螺杆在转动时起到了转动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螺杆在转动时发生晃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操作箱结构左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板和操作箱结构左视示意图。图中:1、床架主体;2、支撑腿;3、支撑板;4、第一活动座;5、操作箱;6、转轴;7、主动齿轮;8、从动齿轮;9、螺杆;10、螺套;11、连接杆;12、移动杆;13、第二活动座;14、活动板;15、床头板;16、观察板;17、角度刻度表;18、高度刻度表;19、固定板;20、床尾板;21、滑杆;22、滑套;23、限位块;24、第二轴承座;25、定位槽;26、定位销;27、连接块;28、固定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1,床架主体1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支撑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4,第一活动座4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主体(1)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4),所述第一活动座(4)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5),所述操作箱(5)内腔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的轴心处套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表面且位于从动齿轮(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套(10),所述螺套(10)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的顶部贯穿至床架主体(1)的内腔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座(13),所述第二活动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左侧设置有床头板(15),所述床头板(15)的底部与床架主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床头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16),所述观察板(16)正面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角度刻度表(17),所述观察板(16)正面右侧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刻度表(18),所述活动板(14)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右侧设置有床尾板(20),所述床尾板(20)的底部与床架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床,包括床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主体(1)底部的四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支撑腿(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4),所述第一活动座(4)的顶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连接块(27),所述连接块(2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操作箱(5),所述操作箱(5)内腔的底部纵向设置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所述主动齿轮(7)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8),所述从动齿轮(8)的轴心处套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表面且位于从动齿轮(8)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套(10),所述螺套(10)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的顶部贯穿至床架主体(1)的内腔并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座(13),所述第二活动座(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4),所述活动板(14)的左侧设置有床头板(15),所述床头板(15)的底部与床架主体(1)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床头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察板(16),所述观察板(16)正面左侧的底部设置有角度刻度表(17),所述观察板(16)正面右侧的底部设置有高度刻度表(18),所述活动板(14)的右侧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右侧设置有床尾板(20),所述床尾板(20)的底部与床架主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肖婷韦金华周红黄东明麦莉韦冬雪覃茹惜黄小梦谢嘉慧蒙雪媛王小丽杨华丹韦东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