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儿童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生活中的儿童医院现已越来越多,而儿童医院中使用的病床大多为普通儿童病床,其次则使用多功能儿童病床,但当儿童于生活中使用的床的舒适度均不相同,有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骨骼,而给孩子睡较硬且舒适度较差的床,但有的家长则希望自己的孩子睡觉能够更加舒服而给孩子使用较软且舒适度较好的床,由于喜好或习惯的不同,而使儿童们在突然间于家里的床到医院的病床上睡觉或休养时,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而大大影响身体的恢复,且当儿童由于骨折等因素住进医院时,则需要较硬的床来使骨骼更好的恢复,但现今的儿童病床,还没有能够有效调节舒适度的功能,并且由于儿童的身高差距较大,当病床较高时会使儿童们上床困难,当病床较低时,个子高的儿童们使用起来就会引起不适,故提出了一种可调的儿童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儿童病床使用不舒适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可调节病床包括:/n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垫和床板,所述床垫为水平铺设在床板上的软垫,且床垫呈底面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床板的中部向下凸起,并形成顶面开口的的调节盒;/n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床垫的内部,包括调节板和弹簧,所述调节板呈水平设置,并覆盖床垫的底面开口,所述弹簧沿水平向布置有多个,且多个弹簧设置在调节板和床垫的顶内壁之间,并连接床垫和调节板;/n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升降柱以及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支撑板水平固接在调节板下板面的中部,所述升降柱竖直设置在调节盒内,且升降柱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板面固接,另一端与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可调节病床包括:
床体,所述床体包括床垫和床板,所述床垫为水平铺设在床板上的软垫,且床垫呈底面开口的箱体结构,所述床板的中部向下凸起,并形成顶面开口的的调节盒;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床垫的内部,包括调节板和弹簧,所述调节板呈水平设置,并覆盖床垫的底面开口,所述弹簧沿水平向布置有多个,且多个弹簧设置在调节板和床垫的顶内壁之间,并连接床垫和调节板;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升降柱以及蜗轮蜗杆机构,所述支撑板水平固接在调节板下板面的中部,所述升降柱竖直设置在调节盒内,且升降柱的顶端与支撑板的下板面固接,另一端与蜗轮蜗杆机构连接,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外接动力源,使所述升降柱在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下,驱动所述调节板压缩弹簧,以调节床垫表面的硬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为螺管,其外壁周围设有第一螺纹,在升降柱底部的柱壁上套设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顶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调节盒的盒内壁,在旋转柱的中部开设有供升降柱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竖直旋入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上布置有第二螺纹,所述蜗轮蜗杆机构包括安装在调节盒内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套接在旋转柱底端的的圆周外壁上,所述蜗杆呈横向设置,且蜗杆的一端与蜗轮配合连接,另一端与外接动力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包括传动杆和第一手轮,所述传动杆水平设置在床板的下方,且传动杆的一端伸入调节盒内,并与蜗杆固接,另一端于床体的外侧连接第一手轮,其中,第一手轮上安装有旋转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可调节病床,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楠,曲斌,王雪静,王宁,郭颖,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