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用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67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用品,其特征是包含有能量吸收层与制冷层,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现有技术制备出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底层及其他常规部件;(2)在卫生用品芯层与底层之间添加能量吸收层、制冷层,能量吸收层采用半透膜进行包裹,其主要成分为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制冷层主要由组分A与组分B构成,依靠彼此之间的反应进行制冷;(3)将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能量吸收层、底层及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成卫生用品。该方法工艺简单,多种方式可实施,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应用。所制备的卫生用品在保持优异的储热调温功能的同时,亦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使用安全舒适,市场前景广阔。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anitary article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生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温抑菌功能的卫生用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提高,卫生用品领域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卫生用品的需求量逐步递增,需求范围与要求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卫生用品由于功能性较为单一,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目前卫生用品领域逐渐向功能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转变。在卫生用品的使用过程中会在人体皮肤、卫生用品之间会构成一个小型的微气候。由于卫生用品需要经常与人体皮肤相互接触、包覆皮肤时间较长,因此对卫生用品与局部的小型微气候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在卫生用品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细菌感染、皮肤出现红疹、皮肤过度水合等问题。这是由于卫生用品长时间包覆皮肤,局部微气候较为湿润、温度相应较高、水合度较大,给细菌与真菌的生存繁衍创造有利的环境。然而目前大部分卫生用品本身不同时具备调温与抑菌能力,因此对传统卫生用品赋予调温、抑菌功能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相变材料(phasechangematerial,PCM)是指在固-固相或固-液相之间的以潜热(ΔH)的形式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而自身温度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一种材料。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潜热时的过程通常是短暂的。目前,在所关注的各种蓄热技术中,PCM的使用特别具有吸引力,因为与其他储能材料相比,PCM具有高密度的储热、放热能力,能够在几乎等温的条件下实现储能、放能过程,形成完善的能量储备系统。为了降低PCM与外界环境发生反应,降低PCM的挥发和扩散速率,并使PCM更加容易处理,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些封装和储存PCM的方法。其中将PCM进行微胶囊化的方法适用领域广,包封后的PCM性质稳定,不易泄漏,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近年来,关于提高卫生用品抗菌能力的专利已有许多。日本专利JP2000119960采用织物浸轧工艺,在织物的纤维间或纤维之上附加上纳米银离子和氧化银抗菌剂,从而使织物具备一定的抑菌能力,但是纳米银离子和氧化银抗菌剂仅是附着在纺织品的表面,并没有形成化学键,结合相对不稳定,另一方面,纳米银离子存在一定的毒性,在使用过程中不利于人体健康。中国专利201410265665.5公开了一种在卫生巾中通过特定生产工艺引入益生菌,通过益生菌固有的特性和优点,起到抑菌的功效,但是益生菌的抗菌谱较窄、抗菌能力相对较差。然而,目前对于卫生用品调温功能的报道相对较少。细菌与真菌的生存繁衍亦与温度具有较大的关系,通过适当调节微环境的温度不仅有利于保持人体舒适,更能抑制细菌的增殖。中国专利CN201320827225.5公开了一种吸湿用品,将相变调温成分以喷淋、喷涂或涂覆方式设置在吸湿用品上,使其具备一定的调温能力。但是以该种方式添加相变材料,会严重影响吸湿用品的透气性与吸湿能力,且相变材料易于流失,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以上的方法仅是用于制备具有单一的抑菌或调温功能的卫生用品,同时具有抑菌功能与调温功能的卫生用品及其制备方法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用品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多种方式可实施,产品抗菌性能优异、调温性能稳定,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应用。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卫生用品在保持良好储热调温功能的同时,亦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抑菌能力,使用安全舒适,市场广阔,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生用品,其特征是包含有能量吸收层与制冷层,制备方法如下:(1)按照现有技术制备出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底层及其他常规部件。(2)在卫生用品中添加能量吸收层,该层采用半透膜进行包裹,其主要成分为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通过该能量吸收层相变材料的相态转换,吸收能量,降低微环境的温度,从而使人体感到舒适。(3)能量吸收层的制备方法为:在半透膜的外侧表面喷涂抗菌物质,内部密闭封装有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成核剂,其中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为25%~90%,小分子抗菌材料质量分数为0.01%~70%,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1%~5%。(4)在卫生用品中添加制冷层,该层主要由组分A与组分B构成,制备方法为:对组分A、组分B分别采用低强度的塑料膜进行封装,随后将封装后的组分A、组分B放入到高强度的塑料膜中进行二次封装,在使用卫生用品前,先用手揉搓卫生用品,此时会使包封组分A、组分B的低强度的塑料膜破裂、外侧高强度的塑料膜仍密封完整,此时组分A、组分B相遇发生化学反应,吸收大量的热,从而降低温度。(4)将能量吸收层、制冷层放置于芯层与底层之间,制冷层处于能量吸收层的下方,此时不会影响卫生用品的吸收性能。(5)将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能量吸收层、底层及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成卫生用品。所述能量吸收层包括半透膜、喷涂用抗菌材料、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成核剂,其中相变材料为无机盐水合物、丙烯酸类、薄荷类、石蜡烃类、聚乙二醇类、脂肪酸和脂肪酸衍生物类、多元醇和多元醇衍生物类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喷涂所用抗菌材料为季铵盐类、壳聚糖、环糊精、黄姜根醇、乙基香草醛类、酰基苯胺类、日柏醇、咪唑类、山梨酸、香草醛、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双呱类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成核剂为滑石粉、碳酸钙、二氧化硅、明矾、二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炭黑、云母、脂肪羧酸金属化合物、苄基山梨醇衍生物、芳香族羧酸金属化合物、有机磷酸盐和木质酸及其衍生物类、苯甲酸钠、双(对叔丁基苯甲酸)羧基铝、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3-甲基丁烯-1、聚乙烯基环硅烷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所述半透膜为醋酸纤维素膜、聚酰胺膜、聚苯并咪唑膜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所述的小分子抗菌材料为黄姜根醇、乙基香草醛类、酰基苯胺类、日柏醇、咪唑类、山梨酸、香草醛、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双呱类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所述的小分子抗菌材料能透过半透膜进入到卫生用品的其他部位,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所述能量吸收层中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为25%~90%,小分子抗菌材料质量分数为0.01%~70%,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1%~5%。所述制冷层的组分A为十水硫酸钠、七水碳酸钠、尿素、氯化铵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所述制冷层的组分B为硝酸铵、硝酸钠、酸式硫酸铵、酸式硫酸钠、十二水磷酸二钠、五水硫代硫酸钠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所述制冷层中组分A质量分数为5%~95%。所述制冷层达到的制冷温度区间为-15℃~35℃。所述能量吸收层在制冷层的作用下,发生相变,释放出储存在其内部的能量,从而可反复可逆的进行吸放热,使局部微气候长时间维持舒适温度。所述卫生用品包括纸尿裤、纸尿片、拉拉裤、卫生巾、拉拉裤、护理垫、手术服、敷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描述的方法,但是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生用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按照现有技术制备出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底层及其他常规部件。/n(2)在卫生用品中添加能量吸收层,该层采用半透膜进行包裹,其主要成分为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通过该能量吸收层相变材料的相态转换,吸收能量,降低微环境的温度,从而使人体感到舒适。/n(3)在卫生用品中添加制冷层,该层主要由组分A与组分B构成,制备方法为:对组分A、组分B分别采用低强度塑料膜进行封装,随后将封装后的组分A、组分B放入到高强度的塑料膜中进行二次封装。/n(4)将能量吸收层、制冷层放置于芯层与底层之间,制冷层处于能量吸收层的下方,此时不会影响卫生用品的吸收性能。/n(5)将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能量吸收层、底层及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成卫生用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生用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现有技术制备出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底层及其他常规部件。
(2)在卫生用品中添加能量吸收层,该层采用半透膜进行包裹,其主要成分为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通过该能量吸收层相变材料的相态转换,吸收能量,降低微环境的温度,从而使人体感到舒适。
(3)在卫生用品中添加制冷层,该层主要由组分A与组分B构成,制备方法为:对组分A、组分B分别采用低强度塑料膜进行封装,随后将封装后的组分A、组分B放入到高强度的塑料膜中进行二次封装。
(4)将能量吸收层、制冷层放置于芯层与底层之间,制冷层处于能量吸收层的下方,此时不会影响卫生用品的吸收性能。
(5)将卫生用品的面层、芯层、能量吸收层、底层及其他现有技术中的常规部件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组装成卫生用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量吸收层的制备方法为在半透膜的外侧表面喷涂抗菌物质,内部密闭封装有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成核剂,其中相变材料的质量分数为25%~90%,小分子抗菌材料质量分数为0.01%~70%,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吸收层包括半透膜、喷涂用抗菌材料、相变材料、小分子抗菌材料、成核剂,其中相变材料为无机盐水合物、丙烯酸类、薄荷类、石蜡烃类、聚乙二醇类、脂肪酸和脂肪酸衍生物类、多元醇和多元醇衍生物类中任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的混合物;喷涂所用抗菌材料为季铵盐类、壳聚糖、环糊精、黄姜根醇、乙基香草醛类、酰基苯胺类、日柏醇、咪唑类、山梨酸、香草醛、噻唑类、异噻唑酮衍生物、双呱类中任一种或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晓楠毛萃孟凡锦李焕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