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651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压迫器,包括止血带本体和气囊组件,止血带本体上连接有外罩皮,外罩皮和止血带本体之间形成容纳腔;止血带本体展开时呈矩形结构,在止血带本体的固定端设置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用于锁住止血带本体的活动端;锁紧机构和外罩皮分别设于止血带本体的相对两侧;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气囊组件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若干气囊和一根充气管,相邻二个气囊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进行内部连通,充气管的一端连通一个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止血带本体缠绕在人身上,并通过锁紧机构将止血带本体的端部固定,然后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鼓起并对靠近人体一侧的方向施加压迫力,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Hemostatic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压迫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止血压迫器。
技术介绍
在士兵演习或实际作战中,经常会受伤,需要及时止血。止血带在医疗手术和救护中应用十分广泛,止血带不仅可以减少患处出血量,避免血压下降,还能保证手术视野清楚,方便术者的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手术痛苦,为病人术后康复提供有利条件。然而,在股动脉或者颈动脉大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带无法用在腹股沟或者颈部的部位,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1、因为腹股沟或者颈部的部位在止血时,所要求止血带的面积特别地大,通常的止血带都比较窄,宽度不足以止血;2、由于在腹股沟或者颈部大出血时,要求止血带对其具有较大的压强,通常的止血带无法提供较大压强,需要医护人员用膝关节来抵住,这样就费时费力,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3、不好调节止血带的松紧,如果过松就没有止血效果,过紧就会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增加出血而需要重新安置。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供较大压强、针对腹股沟和颈部位置的止血压迫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专利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止血带本体,所述止血带本体用于卷握在人体上,所述止血带本体上连接有外罩皮,所述外罩皮的边缘固定在所述止血带本体上,使所述外罩皮和止血带本体之间形成容纳腔,且所述外罩皮和止血带本体皆能够沿其在厚度方向进行伸缩;其中,所述外罩皮位于止血带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其中,所述止血带本体展开时呈矩形结构,在所述止血带本体的固定端设置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用于锁住止血带本体的活动端;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和所述外罩皮分别设于所述止血带本体的相对两侧;/n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若干气囊和一根充气管,相邻二个所述气囊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止血带本体,所述止血带本体用于卷握在人体上,所述止血带本体上连接有外罩皮,所述外罩皮的边缘固定在所述止血带本体上,使所述外罩皮和止血带本体之间形成容纳腔,且所述外罩皮和止血带本体皆能够沿其在厚度方向进行伸缩;其中,所述外罩皮位于止血带本体靠近人体皮肤的一侧;其中,所述止血带本体展开时呈矩形结构,在所述止血带本体的固定端设置有锁紧机构,该锁紧机构用于锁住止血带本体的活动端;其中,所述锁紧机构和所述外罩皮分别设于所述止血带本体的相对两侧;
气囊组件,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气囊组件包括呈矩形阵列分布的若干气囊和一根充气管,相邻二个所述气囊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进行内部连通,所述充气管的一端连通一个所述气囊,另一端穿过所述止血带本体并延伸至所述止血带本体外并形成充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肤保护结构,所述皮肤保护结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皮肤保护结构位于气囊组件朝向外罩皮的一侧;所述皮肤保护结构能够沿止血带本体的厚度方向伸缩,且所述皮肤保护结构的压缩率高于所述止血带本体的压缩率;所述皮肤保护结构覆盖所述气囊组件的整个朝向外罩皮的一侧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组件背离所述皮肤保护结构的一侧还设置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能够随所述止血带本体卷绕成圆环,并能在其径向发生弹性形变以对气囊组件施加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每相邻的四个所述气囊之间的间隔位置设有竖直设置的橡胶伸缩杆,所述橡胶伸缩杆的一端和所述弹性板连接,所述橡胶伸缩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皮肤保护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示皮肤保护结构在其朝向外罩皮的一侧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皮肤保护结构在其朝向气囊组件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包括沿气囊组件的矩形阵列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横槽与沿气囊组件的矩形阵列的宽度方向设置的纵槽,横槽与纵槽相连通,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静汤玲一冯韬王旖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