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锋专利>正文

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95520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包括:基料和辅料,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料包括:桑枝木屑80%,麦麸17%,石膏粉1.5%;辅料包括:碳酸钙1.5%,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全桑枝食用菌的制备方法,S1、准备塑料菌袋;S2、培养基制备‑木屑过筛;S3、培养基制备‑原料称量;S4、培养基制备‑预湿;S5、培养基制备‑混合拌料;S6、装袋;S7、扎口;S8、转运;S9、灭菌;S10、菌棒接种;S11、发菌管理,利用桑枝条为主要原料、配以麩皮、石膏、等作为辅料来栽培食用菌,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有机原料。无化学肥料,能生产出有机食用菌,产量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极大的提高了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适合大规模培养使用。

Edible fungus of whole mulberry branch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全桑枝食用菌
,具体涉及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尤其还涉及一种全桑枝食用菌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羊肚菌等,不同的真菌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不同的食用菌营养物质和功能也不相同。比如木耳能养血驻颜,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等功效,主要生长于阔叶树的腐木上,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料的为主。比如蘑菇的赖氨酸含量丰富,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其生长在草本植物的茎秆和畜禽的粪便上。由于自然生长的食用菌数量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故而,越来越多的人工生产栽培食用菌技术出现。桑树为桑科落叶乔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且历史悠久。桑树的叶、枝、木材、枝条等可以用来饲蚕、食用、酿酒、同时其叶、根、皮、枝条等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现有技术中,食用菌的人工生产多采用以棉籽壳、杂木屑等作为基质的培养料,虽然可成功生产出食用菌,但产量较高的仍然是香菇或者平菇,其他如猴头菇等食用菌品种的产量仍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全桑枝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包括:基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料包括:桑枝木屑80%,麦麸17%,石膏粉1.5%;辅料包括:碳酸钙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包括:基料和辅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主料包括:桑枝木屑80%,麦麸17%,石膏粉1.5%;辅料包括:碳酸钙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枝木屑选用新鲜、没有腐烂变质、直径3-6cm的桑树枝条,木屑颗粒采用专用粉碎机粉碎成大小为3-5mm、厚1-2mm的颗粒,伴有部分大小为1-2mm、厚1-2mm的木屑为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麩皮又称麦麸,是食用菌栽培中最常用的辅料,也是食用菌代料栽培的最主要辅料,能促进菌丝对培养基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提高生物学效率,目前市售麦麸有红皮和白皮之分、大片和中粗之分,其营养成分基本相同,都可以采用,但要求新鲜、不结块、不霉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桑枝食用菌,其特征在于:石膏:化学名为硫酸钙,主要提供钙和硫,调节培养料pH值,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生、熟两种石膏都可用。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桑枝食用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塑料菌袋:选用规格为15cm×(53-55)cm×(0.0045-0.0055)cm或17cm×37cm×(0.0045-0.0055)cm的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作为食用菌代料栽培袋,要求其柔初性、抗张性好,半透明,如采用双袋法制菌棒,套袋的规格为17cm×55cm×0.001cm;
S2、培养基制备-木屑过筛:先把桑枝木屑用2-3目的竹筛或铁筛过筛,别除小木片、小枝条及其他较大的有棱角的硬物等,以免装料后刺破料袋;若麸皮仓库有鼠害,含鼠粪粒的麸皮需用米筛过筛去除;
S3、培养基制备-原料称量:按制定的配方准确称取各种原料,先用固定的计量器量取木屑,再用装袋机试装,得出每框木屑装的袋数,最后计算所需木屑的筐数和其他原料量;
S4、培养基制备-预湿:桑枝木屑不易吸湿,需在拌料装袋前7天进行预湿预堆,防止因存在干料块(颗粒)导致灭菌不彻底、影响菌丝生长的情况发生;
S5、培养基制备-混合拌料:用人工或机械拌料,各种基质原料混合均匀、含水量均匀、酸碱度均匀一致,这是这混合拌料的统一标准;
S6、装袋:拌料结束后立即装袋,装袋松紧度以抓握料棒时料棒表面稍有凹痕为佳,若有凹陷感或料棒有断裂痕说明装料过松,若似木棒般坚硬、无凹痕,则说明过紧;
S7、扎口:采用专业扎口机合作窝口机;在扎口操作时,在操作区地面铺柔软、清洁的编织袋或薄膜,防止料袋被硬物刺破;套外袋装运灭菌时检查料棒是否有破孔,如有破孔及时用胶带封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锋李伟周迂鑫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