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近视校正的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520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描述了一种校正戴镜者眼睛近视的镜片(100)。该镜片(100)包括中心区(102)与外围区(104);前者提供第一光学校正,主要校正与戴镜者眼睛的中央窝区关联的近视,后者围绕中心区(102)并提供第二光学校正,主要校正与戴镜者眼睛的视网膜外围区域关联的近视或远视。另描述了一种为校正戴镜者眼睛近视而配制或设计镜片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校正近视的镜片和这种镜片的设计方案。技术背景要有聚焦的视力,眼睛必须能在视网膜上聚集光线。然而,眼睛在视网膜 上聚集光线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眼球形状。若眼球相对其"同轴"焦长(表示沿 眼睛光轴线的焦长)"过长"或者眼睛外表面(即角膜)过弯曲,眼睛就不能 在视网膜上正确地聚焦远处目标。同样地,眼球相对其同轴焦长"过短"或其 外表面太平坦,也能在视网上正确地聚焦近物。把远处目标聚焦在视网膜前面的眼睛称为近视眼,得出的状态称为近视, 通常可用合适的单视镜校正。佩戴者配用后,普通单视镜就校正与中心视图关 联的近视,这说明普通单视镜校正与使用中央窝与近窝区的视力相关联的近 视。中心视力通常称为中央窝视力。虽然普通单视镜校正与中心视力关联的近视,但是新近研究表明(见 R.A.Stone与D丄,Flitcroft的论文"Ocular Shape and Myopin" (2004) 33 (1) Annals Academy of Medicine 7),眼睛的轴外焦长往往与轴和近轴焦长不同。 具体而言,近视眼在视网膜外围区较之其中央窝区很少显出近视,这一差异在 于近视眼具有扁长的玻璃体腔形状。实际上,最近 一 项美国研究(Mutti,D.O.,Sholtz,R.I.,Fvledman与 N.E.,Zadnik,K.,的论文"Peripheral refraction and Ocular shape in children", (2000) 41 Invest.Ophthalmol.Vis.Sci.1022)发现,儿童近视眼中平均(±标准偏差)相对外围折射产生+0.80士 1.29D的球面等量物(sphevical equivalent)。有趣的是,对小鸡和猴的研究表明,在中央窝保持清楚的情况下,单单外 围视网膜的散焦就会引起中央窝区拉长(Josh Wallman与Ear 1 Smith的论文 "Independent reports to 10th 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vence,, (2004)carabvidge,UK),进而近视。不幸得很,普通的近视校正镜在视网膜的外围区偶尔产生清楚或散焦的图 像,因而现在校正近视的眼镜不能消除近视加深的促进因素。这里包括的对本专利技术背景的讨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但不能认为在任 何权利要求的优先权生效日之前允许像普通常识那样公开任何引用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近视眼视网膜的中央窝区与外围区同时改善聚焦的镜 片,因而本专利技术针对一种补偿眼睛变化的焦面以致消除视网膜大部分(若不是 全部)模糊(至少对主要观看位置)的镜片。这种补偿消除了近视加深的促进 因素,由此校正或至少减少近视的加深。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镜片可校正戴镜者眼睛的近视,该镜片包括(a) 提供第一光学校正的中心区,所述第一光学校正主要校正与戴镜者 眼睛的中央窝区关联的近视;和(b) 围绕中心区的外围区,该外围区提供第二光学校正,主要校正与戴 镜者眼睛的视网膜外围区关联的近视或远视。本专利技术的镜片包括正面(即镜片物方一侧的表面)与反面(即最靠近眼睛 的表面),正反面都成形配置成担任中自的光学校正,换言之,正反面都成形 配置成分别对中心区与外围区提供折射率。在本说明书中,中心区提供的折射率称为"中心区折射率",外围区提供 的折射率称为"外围区折射率"。中心区折射率主要校正与中央窝区关联的近 视,外围区折射率主要校正与外围区关联的近视(或远视)。在一实施例中,中心区具有平折射率,该例期望应用于迄今还未发展成近 视但仍需要在视网膜外围区作光学校正的戴镜者(如远视校正)。正反面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正面是非球面,反面是球面 或复曲面。在另一实施例中,正面是球面,反面是非球面或非复曲面。 在再一实施例中,正反面都是非球面或非复曲面。在这种实施例中,正面或反面可结合任何合适的表面形状组合来形成,如通过组合两个不同曲率的椭球表面,可形成正(或反)非球面或非复曲面。在又一实施例中,正面是分段的双焦点表面,反面是球面或复曲面。该例中,正面在中心区包括圆形中心球面段,其表面放大率低于外围区的正面放大率。中心区折射率与外围区折射率对应于戴镜者不同的光学校正要求。中心区 折射率一般对应于戴镜者要求的同轴或近轴光学校正,外围区折射率一般对应 于戴镜者要求的轴外光学校正。这方面对于眼睛光轴基本上对准镜片光轴的观 看位置而言,在引用戴镜者要求的"轴外光学校正"时,我们指在视网膜外围 区校正聚焦的光学校正。要求的光学校正可以被指定为第一和第二折射率。在说明中,"第一折射 率"指对中心区规定的光学校正(一般为同轴或近轴光学校正),"第二折射 率"指对外围区规定的光学校正(一般为轴外光学校正)。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折射率是离眼镜光学中心20mm半径处(从镜片正面 测得)的折射率,在至少27(T的方位角范围内内接外围区。可将要求的外围区光学校正指定为单一的折射率值或一组折射率值。 将要求的外围区光学校正被指定为单值时,该值就代表特定外围视角要求 的光学校正,例如把外围区的光学校正单值指定为外围视力在离中心区光学中 心20mm半径处(在镜片正面测量)的折射率值。或者,该单值代表某一外围 视角范围所要求的平均光学校正,例如可将外围区的光学校正单值指定为在离 中心区光学中心10 — 30mm半径范围内(在镜片正面测量)延伸的外围视力的 折射率值。在指定为一组值时,组内每个值都可代表各别外围视角所需的光学校正。 这样规定后,每组值就与一系列外围视角相关联。在一实施例中,把戴镜者轴外光学校正要求表示为表征其轴外校正要求的临床测量值。任一合适的技术都可用来获得这些要求,包括但不限于Rx数据 或超声A扫描数据。在一实施例中,相对于中心区折射率,第二折射率提供正折射率("正折射率校正")。该例中,相对于中心区折射率,第二折射率为+0.50D +2.00D。显然,正折射率是不可调节的,因而在眼睛转动观看原先视野外围的移体 时,会引起视网膜中央窝上的模糊。换言之,戴镜者观看远离镜片光轴的物体 (即轴外物体)时,正折射率会在中央窝上引起模糊。因而在一实施例中,把 中心区的形状与尺寸调整成对一系列眼睛转动提供所需的光学校正,通过在一 系列眼睛转动范围内的物体而不会在中央窝上引起模糊。换言之,最好把中心 区的形状与尺寸调节成提供基本上均匀的折射率区,在整个眼睛转动角范围内 支持清晰的中央窝视力(下称"中心视力")。在一实施例中,中心区经混合区"混入"外围区,使平均折射率从中心区 边界经向向外进入外围区的方向渐变。或在另一实施例中,例如在分段式双焦 镜中,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的过渡提供步进的折射率变化。中心区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与尺寸。在一实施例中,中心区是一小孔, 在戴镜者头转动前,孔的形状与尺寸匹配于眼睛转动范围。孔在转动时对称或不对称,具体取决于眼睛在不同方向的转动频度。对不 同观看方向有不同眼睛转动方式的戴镜者,尤其适用不对称形状的孔。例如, 戴镜者在调整其凝视方向观看位于其视野上下区的物体时会转动眼睛(不移动 头),但在调整其凝视方向观看位于其视野不同横向区物体时会移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校正戴镜者眼睛近视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a)提供第一光学校正的中心区,主要用于校正与戴镜者眼睛的中央窝区相关联的近视;和(b)围绕中心区的外围区,所述外围区提供第二光学校正,主要用于校正与戴镜者眼睛的视网膜的外围区域相关联的近视或远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R瓦纳斯SW费什尔RS斯帕拉提
申请(专利权)人:卡尔蔡司视觉澳大利亚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U[澳大利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