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48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该装置,通过箱门与壳体成直角状态后,推动箱门向壳体的内部的运动带动条形齿轮一通过齿轮一的顶部带齿轮一、转杆、齿轮二转动,齿轮二转动带动条形齿轮二向壳体的外部运动,条形齿轮二向壳体的外部运动带动滑板、螺纹筒、螺纹支撑柱、固定座、机体向壳体的外部运动,从而使机体滑出壳体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转动螺纹支撑柱,使螺纹支撑柱向下运动与地面接触,从而达到对机体的支撑的作用,从而解决了机体固定在壳体的内部,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检测与维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交通控制
,具体为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的不断上升,城市的汽车的数量不断的增加,这样就给城市的交通带动压力,同时随着的城市的不断的扩大,其道路不断的增加,这样就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能保证道路的顺畅,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通过智能交通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交通的信号灯的切换,从而缓解道路的拥堵,但是在这种装置进行检测或者维修时比较麻烦,由于装置的内部的机体是固定在装置外壳内部的,需要拆掉外壳对内部的器件进行检测或者维修,从而比较工作人员的浪费时间,从而进一步影响交通的指挥。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具备方便工作人员维修与检测的优点,解决了维修与检测的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方便工作人员维修与检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底部插接有固定销(4),所述滑座(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形齿轮一(6),所述箱门(5)的右侧底部设置有齿轮一(7),所述齿轮一(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二(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条形齿轮二(10),所述条形齿轮二(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底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所述螺纹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底部插接有固定销(4),所述滑座(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箱门(5),所述箱门(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条形齿轮一(6),所述箱门(5)的右侧底部设置有齿轮一(7),所述齿轮一(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齿轮二(9),所述齿轮二(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条形齿轮二(10),所述条形齿轮二(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的底部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12),所述螺纹筒(12)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3),所述滑板(11)中心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4),所述螺纹支撑柱(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机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设输出信号模式的12路智能交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齿轮一(6)位于箱门(5)的内部,所述条形齿轮一(6)的长度与条形齿轮二(10)的长度均大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比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