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9543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包括外机本体和内机本体,外机本体内安装有外机话筒、外机喇叭、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一音频功放模块,内机本体内安装有具有MCU、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音频开关电路,内机本体内安装有内机话筒和内机喇叭,还包括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和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语音发送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不仅使用方便,而且柜台内外能够清楚传音,还能进行中英翻译,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
本技术涉及语音对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银行窗口、汽车售票窗口、火车站售票窗口等柜台上用对讲机(即各公共场合使用的普通对讲座机),一般都具有固定在橱窗玻璃上,并向橱窗外客户传声的外机(即外机上具有扬声器和话筒)和设于橱窗内,且固定在办公座上的具有麦秆的对讲座机。柜台工作人员在通话是需要按下对讲座机通话按钮,外机与对讲座机接通,并且需要同时将麦秆对准具有麦秆的对讲座机工作人员自己嘴巴,才能实现外机清楚传音与橱窗外客户。但是,无论是银行窗口、汽车售票窗口、火车站售票窗口或市区行政服务的窗口等柜台,每天都要接待非常多人,依靠现有的窗口对讲座机进行语音交流,每次准确麦秆对讲和操作,较费时、费力,一天下来使的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当工作人员嘴巴偏离麦秆时,声音就变小,使得麦秆内语音话筒振动弱,转换的电信号弱,导致橱窗外客户传声不清楚或太小声,无法清楚收听,对正常语音沟通造成一定障碍。此外,现有的对讲座机只是具有传音功能,不具有降噪功能,无论是银行窗口、汽车售票窗口、火车站售票窗口或市区行政服务的窗口等窗口,都属公共场合环境都比较噪杂,导致现有的对讲座机存在的沟通不畅或体验不佳的不足。再者,倘若柜台有海外客户,现有带麦秆的对讲座机,不具有中英自动翻译功能,导致沟通不畅导致影响业务办理。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柜台内外能够清楚传音,还能进行中英翻译,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包括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外的外机本体和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内的内机本体,所述外机本体具有外机壳体,所述内机本体具有内机壳体,所述外机壳体上具有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所述外机本体内对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的位置对应安装有外机话筒和外机喇叭,所述外机本体内安装有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一音频功放模块,所述内机本体内安装有具有MCU、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音频开关电路,所述内机壳体上具有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所述内机本体内对应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位置对应安装有内机话筒和内机喇叭,还包括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及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所述外机话筒与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语音发送控制按钮,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机喇叭;所述内机话筒与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数据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机喇叭。所述外机壳体包括第一上盖、第一底壳、减震垫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竖直段和与竖直段下端固定连接的横向段,所述第一底壳处于所述竖直端前侧,所述减震垫处于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竖直段之间,所述第一底壳上凹设有供所述减震垫容置的凹坑,所述减震垫的后侧面处于所述凹坑外,所述第一底壳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一上盖处于第一底壳的前侧,所述第一上盖内壁上对应于第一底壳的边缘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密封圈。所述第一上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上盖上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有报警开关,所述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均处于所述第一上盖上,所述外机话筒、所述外机喇叭和报警开关在所述第一上盖自上而下排布。还包括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所述内机本体内安装有数字对讲模块,所述数字对讲模块与所述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所述数字对讲模块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对讲语音发送控制按钮。所述内机本体内还设置有供电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处于所述音频开关电路的左侧,所述电源模块通过导线与所述音频开关电路供电连接,所述来电检测电路处于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音频开关电路之间。所述内机壳体内上还安装有具有显示功能和拨号功能的电话模块,所述电话模块上具有显示屏和拨号按键,所述内机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显示屏和所述拨号按键裸露于内机壳体外的孔结构,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MCU的相应的输出端,所述拨号按键电连接所述MCU的相应的输入端,所述内机本体上安装有电话接口,所述MCU与所述电话接口连接。所述内机壳体包括第二上盖和第二底壳,所述音频开关电路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壳内,所述拨号模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壳上,所述第二底壳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上盖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第一通孔的前侧,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为上述孔结构;所述第二上盖上安装有透明板,所述内机出声孔位于所述第二上盖上,并处于所述透明板和第二通孔的左侧,所述内机进音孔位于第二上盖的前侧边缘上,所述第二上盖处于所述第二通孔前侧部分上安装有第一旋钮式开关和第二旋钮式开关,所述第一旋钮式开关和所述第二旋钮式开关在所述第二上盖呈左右并排布置,所述语音发送控制按钮位于所述第二上盖上,并处于所述第一旋钮式开关和所述第二旋钮式开关之间,所述对讲语音发送控制按钮位于所述第二上盖上,并处于所述第一旋钮式开关和所述第二旋钮式开关之间,所述对讲语音发送控制按钮处于所述语音发送控制按钮的左侧。所述第二底壳具有上端口,所述第二底壳的上端口上一体成型有防水筋条,所述第二上盖上边缘上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第二上盖的内壁上布设有多条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底壳的内壁上对应第一加强筋布设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内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托,所述底托上开设有两条榫槽,两条所述榫槽并排地处于所述底托的顶面上,并分别靠近所述底托左右两侧缘;所述内机壳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两根固定杆,两所述固定杆的上端部分别铰接在所述内机壳体后部的两拐角处,所述内机壳体的底部上设置有两根伸缩杆;两根所述伸缩杆的上端部铰接在所述内机壳体前部的拐角处,所述伸缩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固定杆下端部均具有与所述榫槽相配合的榫头结构,所述固定杆的长度小于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所述榫槽的槽壁上固定装设有限位螺钉,所述伸缩杆具有内节杆和外节杆,所述外节杆上设置有限位件。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是:(1)将内机话筒和内机喇叭直接固定安装在内机本体内,无需使用麦秆和调整麦秆进行通话,通话更加方便,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结构上更加简单且紧凑,也有利于减少空间占用。在音频开关电路上安装有第一AI语音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包括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外的外机本体和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内的内机本体,所述外机本体具有外机壳体,所述内机本体具有内机壳体,所述外机壳体上具有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所述外机本体内对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的位置对应安装有外机话筒和外机喇叭,所述外机本体内安装有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一音频功放模块,所述内机本体内安装有具有MCU、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音频开关电路,所述内机壳体上具有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所述内机本体内对应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位置对应安装有内机话筒和内机喇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音强识别、回音消除与噪音抑制的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及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用于中英翻译的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用于与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所述外机话筒与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用于控制MCU接收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数据采用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出去的语音发送控制按钮,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机喇叭;所述内机话筒与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数据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机喇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包括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外的外机本体和设置于柜台橱窗玻璃内的内机本体,所述外机本体具有外机壳体,所述内机本体具有内机壳体,所述外机壳体上具有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所述外机本体内对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的位置对应安装有外机话筒和外机喇叭,所述外机本体内安装有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一音频功放模块,所述内机本体内安装有具有MCU、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和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音频开关电路,所述内机壳体上具有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所述内机本体内对应内机进音孔和内机出声孔位置对应安装有内机话筒和内机喇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音强识别、回音消除与噪音抑制的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及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用于中英翻译的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用于与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网络AI智能翻译服务器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所述外机话筒与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一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用于控制MCU接收所述第一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数据采用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出去的语音发送控制按钮,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一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机喇叭;所述内机话筒与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入端数据传输连接,所述第二AI语音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输入端数据连接,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的输出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入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MCU的相应输出端,所述第二音频功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机喇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机壳体包括第一上盖、第一底壳、减震垫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竖直段和与竖直段下端固定连接的横向段,所述第一底壳处于所述竖直端前侧,所述减震垫处于所述第一底壳与所述竖直段之间,所述第一底壳上凹设有供所述减震垫容置的凹坑,所述减震垫的后侧面处于所述凹坑外,所述第一底壳通过螺钉锁紧固定在所述竖直段上;所述第一上盖处于第一底壳的前侧,所述第一上盖内壁上对应于第一底壳的边缘部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装有供第一上盖与所述第一底壳配合时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盖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上盖上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有以接通回路方式促使所述内机喇叭发出鸣笛声的报警开关,所述外机进音孔和外机出声孔均处于所述第一上盖上,所述外机话筒、所述外机喇叭和报警开关在所述第一上盖自上而下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对讲机进行对讲的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所述内机本体内安装有与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通信连接的对讲机进行无线对讲的数字对讲模块,所述数字对讲模块与所述MCU数据双向传输连接,所述数字对讲模块通过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与所述网络云端语音对讲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MCU的控制端上电连接有用于控制MCU接收所述第二语音数字编解码模块的数据采用4G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发送出去的对讲语音发送控制按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窗口对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本体内还设置有与室内电源连接,且对内机本体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祥王跃忠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新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