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42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翻盖装置,其包括:本体部、翻盖部以及铰链结构,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翻盖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收容筒、设置在收容筒中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一端的第一止挡件、铰链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筒底外侧表面的卡固件,所述铰链轴包括有卡合部,所述铰链轴能穿过所述第一止挡件、所述弹性件及所述收容筒以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固件固定,所述翻盖部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所述铰链结构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推动所述铰链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盖装置
本技术涉及翻盖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方便组装及拆卸的翻盖装置。
技术介绍
翻盖手机主要包括两部分:主体部和翻盖部,二者通过一翻盖铰链(Hinge)连接在一起。翻盖铰链一般包括一外壳,在所述外壳中设有铰链轴(HingeShaft)。翻盖铰链整体一般安装在翻盖部的下壳上,在主体部的前壳上有铰链轴的安装孔。整机组装时,先装配好翻盖部,然后将翻盖部预装配到主体部的前壳上,利用定位螺丝刀或专用夹具顶住铰链轴的头部,将铰链轴移入主体部的前壳上的安装孔内。在主体部的前壳上留有拆卸孔,拆卸时将螺丝刀或专用夹具从拆卸孔伸入,顶住铰链轴头部端面,将翻盖部下壳拆卸下来。目前的铰链轴的头部拆装端面为一平面,在装配或当返修而拆卸时需要使用定位螺丝刀或专用夹具,而由于定位螺丝刀或专用夹具与铰链轴的头部拆装端面是金属材质,摩擦因数较小,容易相对滑动,在装配或拆卸时会造成困难,甚至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拆装人员受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翻盖装置。一种翻盖装置,其包括:本体部、翻盖部以及铰链结构,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翻盖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收容筒、设置在收容筒中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一端的第一止挡件、铰链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筒底外侧表面的卡固件,所述铰链轴包括有卡合部,所述铰链轴能穿过所述第一止挡件、所述弹性件及所述收容筒以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固件固定,所述翻盖部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所述铰链结构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推动所述铰链轴。优选地,所述翻盖部包括同轴间隔设置的左轴筒以及右轴筒,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一轴筒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轴筒位于所述左轴筒与右轴筒之间,所述铰链结构位于所述左轴筒与所述第一轴筒的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且所述卡固件靠近所述右轴筒设置。优选地,所述左轴筒内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铰链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及第二止挡部之间。优选地,所述左轴筒开设有背离所述右轴筒的表面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的中心对准与所述铰链轴。优选地,所述贯穿通孔的直径为1.0-1.5毫米之间。优选地,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二止挡件,所述第二止挡件设置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所述第二止挡件包括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压设所述弹性件。优选地,所述第一轴筒的内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延伸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轴筒长度方向一致,每个所述凸起抵持所述收容筒的外表面。优选地,每个所述凸起为弧形形状。优选地,所述铰链轴包括端面,所述端面设置有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十字形、一字型或者多边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翻盖装置,由于所述翻盖部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所述铰链结构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推动所述铰链轴,而所述铰链轴插设于所述弹性件,所以,通过抵持推动所述铰链轴,以将所述本体部与翻盖部拆卸,方便了所述翻盖装置的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方式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翻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翻盖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提供的翻盖装置沿III-III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图1提供的翻盖装置沿IV-IV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图1提供的翻盖装置包括的铰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提供的铰链结构的分解图。图7为图5提供的铰链结构的又一方向的分解图。图8为图5提供的铰链结构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拆卸工具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翻盖装置100本体部10翻盖部20铰链结构30收容筒31铰链轴32弹性件35第二止挡件33第一止挡件34卡固件36卡合部320端面322凹槽324凹口360贯穿通孔222接触面330左轴筒22右轴筒24第一轴筒12第一止挡部120第二止挡部220凸起122拆卸工具40握持段41连接段42作动段43环槽4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翻盖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8为本技术提供提供的一种翻盖装置100。所述翻盖装置100可以为一种通信移动终端或者是玩具手机。请参阅图1-2,所述翻盖装置100包括:本体部10、翻盖部20以及铰链结构30。所述本体部10及所述翻盖部20通过所述铰链结构30可拆卸连接。请参阅图5-8,所述铰链结构30包括收容筒31、设置在收容筒31中的弹性件35、设置在所述弹性件35一端的第一止挡件34、铰链轴32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筒31底外侧表面的卡固件36。所述铰链轴32包括有卡合部320,所述铰链轴32能穿过所述第一止挡件34、所述弹性件35及所述收容筒31以通过所述卡合部320与所述卡固件36固定,所述翻盖部20开设有贯穿通孔222。所述贯穿通孔222与所述铰链结构30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222推动所述铰链轴32沿所述收容筒31的轴向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铰链结构30还包括第二止挡件33,所述第二止挡件33设置于所述弹性件35与所述第一止挡件34之间,所述第二止挡件33包括有接触面330,所述接触面330压设所述弹性件35。所述卡合部320可以为凹槽或者与所述铰链轴32连接的凸柱。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部320为环形凹槽。所述卡固件36为片状体,所述片状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320的凹口36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翻盖部20包括同轴间隔设置的左轴筒22以及右轴筒24。所述左轴筒22开设有背离所述右轴筒24的表面开设有所述贯穿通孔222,所述贯穿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盖装置,其包括:本体部、翻盖部以及铰链结构,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翻盖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收容筒、设置在收容筒中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一端的第一止挡件、铰链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筒底外侧表面的卡固件,所述铰链轴包括有卡合部,所述铰链轴能穿过所述第一止挡件、所述弹性件及所述收容筒以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固件固定,所述翻盖部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所述铰链结构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推动所述铰链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盖装置,其包括:本体部、翻盖部以及铰链结构,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翻盖部通过所述铰链结构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包括收容筒、设置在收容筒中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一端的第一止挡件、铰链轴以及位于所述收容筒底外侧表面的卡固件,所述铰链轴包括有卡合部,所述铰链轴能穿过所述第一止挡件、所述弹性件及所述收容筒以通过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卡固件固定,所述翻盖部开设有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与所述铰链结构对应以能通过所述贯穿通孔推动所述铰链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部包括同轴间隔设置的左轴筒以及右轴筒,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轴筒,所述第一轴筒设置有第一止挡部,所述第一轴筒位于所述左轴筒与右轴筒之间,所述铰链结构位于所述左轴筒与所述第一轴筒的所述第一止挡部之间,且所述卡固件靠近所述右轴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筒内设置有第二止挡部,所述铰链结构位于所述第一止挡部及第二止挡部之间。


4.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增奎王红张晓
申请(专利权)人:富智康精密组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