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40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发电机构、过滤机构A、过滤机构B,发电机构包括储液腔、帕尔贴、电机、发电机、蓄电池;储液腔为密闭结构,顶部设置有进液通道C、侧壁设置出液通道C,帕尔贴与储液腔的腔底接触连接,电机与帕尔贴电性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发电机连接,发电机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进液通道C与锅炉的排污口连通;过滤机构A包括第一过滤通道、第二过滤通道,第一过滤通道进液口与出液通道C连通,第一过滤通道出液口与第二过滤通道的进液口连通,第二过滤通道出液口与过滤机构B连通;蓄电池的正极与第一过滤通道内部的导线电性连接,负极与第二过滤通道内部的导线电性连接;充分利用了污水的余热,减少了锅炉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利用皮带传送技术,向锅炉输送经处理过的煤粉,煤粉燃烧加热锅炉使锅炉中的水变为水蒸汽,水蒸汽通入汽轮机中进而驱动汽轮机,汽轮机带动发电设备产生电能。锅炉排污分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两种。连续排污又称表面排污,要求连续不断地从炉水盐碱浓度最高部位排出部分炉水,以减少炉水中含盐、碱量,含硅酸量及处于悬浮状态的渣淬物含量,所以连排管设在正常水位下80~100mm处,定期排污主要排除炉内水渣及泥污等沉积物,所以其排污口多设置在锅筒的下部及联箱底部。定期排污操作过程时间短暂,应当选择在锅炉高水位、低负荷或压火状态时进行排污。在锅炉排污时,但是排污水中是含有大量热量的软化水,其中连续排污水基本上没有泥沙。因此,对这部分排污水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大大降低锅炉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高温炉水的热量进行利用,降低锅炉运行成本。为实现上述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构、过滤机构A、过滤机构B(10),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储液腔(2)、帕尔贴(3)、电机(4)、发电机(8)、蓄电池(9);/n所述储液腔(2)为密闭结构,其顶壁(201)设置有进液通道C、侧壁(202)设置有出液通道C,所述储液腔(2)的顶壁(201)、侧壁(202)由保温材料制成,腔底(203)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帕尔贴(3)与所述储液腔(2)的腔底(203)接触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帕尔贴(3)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8)连接,所述发电机(8)与所述蓄电池(9)电性连接,所述进液通道C与锅炉(1)的排污口连通;/n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构、过滤机构A、过滤机构B(10),所述发电机构包括储液腔(2)、帕尔贴(3)、电机(4)、发电机(8)、蓄电池(9);
所述储液腔(2)为密闭结构,其顶壁(201)设置有进液通道C、侧壁(202)设置有出液通道C,所述储液腔(2)的顶壁(201)、侧壁(202)由保温材料制成,腔底(203)由导热材料制成,所述帕尔贴(3)与所述储液腔(2)的腔底(203)接触连接,所述电机(4)与所述帕尔贴(3)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8)连接,所述发电机(8)与所述蓄电池(9)电性连接,所述进液通道C与锅炉(1)的排污口连通;
所述过滤机构A包括第一过滤通道(6)、第二过滤通道(7),所述第一过滤通道(6)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一过滤通道(6)、第二过滤通道(7)结构相同,其内部均穿插有导线(601),所述第一过滤通道(6)的进液口与所述出液通道C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通道(6)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7)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过滤通道(7)的出液口与所述过滤机构B(10)连通;
所述蓄电池(9)的正极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6)内部的导线(601)电性连接,负极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7)内部的导线(601)电性连接;
所述过滤机构B(10)用于对从所述过滤机构A排出的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驰梁仁彬
申请(专利权)人:自贡市东方联合机械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