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及PLC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404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及PLC电源。该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包括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共模滤波模块、差模滤波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电源不受浪涌干扰,共模滤波模块与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和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共模滤波模块用于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差模滤波模块用于减少电源的文波,稳压模块与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PLC控制器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易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提高PLC电源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及PLC电源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及PLC电源。
技术介绍
针对PLC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使用中,PLC系统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磁干扰,干扰源包括大功率电器产生的浪涌电压、电源脉冲、静电、浪涌干扰以及辐射干扰等,影响PLC电源的稳定性。现有的PLC控制器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易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及PLC电源,以解决现有的PLC控制器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易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提高PLC电源的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包括: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共模滤波模块、差模滤波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电源不受浪涌干扰;共模滤波模块与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和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共模滤波模块用于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差模滤波模块用于减少电源的文波;稳压模块与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进一步的,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压敏电阻;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电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压敏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共模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共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共模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三端与共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四端与共模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第四电容接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第三电容接地;第一电感的第三端通过第二电容与第一电感的第四端电连接,第一电感的第三端通过第六电容接地,第一电感的第四端通过第五电容接地。进一步的,差模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差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的第一端、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以及差模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以及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的,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以及稳压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的EMC保护电路还包括:防反接模块;浪涌钳位保护模块通过防反接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防反接模块用于减小电源的电压降,防止电源的正负极接反。进一步的,防反接模块包括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以及第五电阻;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的正极输入端以及防反接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以及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与防反接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EMC保护电路还包括:软关机保护模块,软关机保护模块与稳压模块电连接,软关机保护模块用于对电源进行软件关闭。进一步的,软关机保护模块包括第六开关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系统硬件开关电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系统软开关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PLC电源,包括第一方面任意所述的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包括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共模滤波模块、差模滤波模块以及稳压模块,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用于保护电源不受浪涌干扰,共模滤波模块与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和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共模滤波模块用于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差模滤波模块用于减少电源的文波,稳压模块与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通过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保护电源不受浪涌干扰,通过共模滤波模块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通过差模滤波模块减少电源的文波,并通过稳压模块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解决了现有的PLC控制器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易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提高PLC电源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LC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共模滤波模块、差模滤波模块以及稳压模块;/n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用于保护所述电源不受浪涌干扰;/n所述共模滤波模块与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和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用于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源的文波;/n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LC电源前端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共模滤波模块、差模滤波模块以及稳压模块;
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与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用于保护所述电源不受浪涌干扰;
所述共模滤波模块与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和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用于吸收电快速瞬变脉冲电压和静电放电电压;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用于减少所述电源的文波;
所述稳压模块与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电连接,所述稳压模块用于稳定电源输出的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包括第一二极管和压敏电阻;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的正极输入端和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压敏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浪涌钳位保护模块的负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模滤波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
第一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三端与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四端与所述共模滤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三电容接地;
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四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三端通过所述第六电容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第四端通过所述第五电容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模滤波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七电容和第八电容;
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差模滤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MC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稳压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君周义叶小令林春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得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