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漏电保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电漏电保护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当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现象,一旦没有进行用电线路上的保护规避漏电风险,很容易对人和动物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甚至产生生命风险。现有的漏电保护器是通过一个同时穿过零线N和火线L的线圈来检测是否存在漏电的,当发生漏电时,零线和火线的电压不平衡,则驱动线圈控制用电线路断开,通过切断电路实现漏电保护功能。由于需要驱动线圈才能实现漏电保护,这种漏电保护器的灵敏度都不高,使用时还是难以避免一些漏电触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有效精确识别用电线路中的零线或者火线的漏电问题的漏电保护系统。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检测模块、隔离变压器、交流接触器和开关电源;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单元、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和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市电的火线L和零线N,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通过交流接触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检测模块、隔离变压器、交流接触器和开关电源;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单元、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和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n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市电的火线L和零线N,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通过交流接触器分别和用电线路的火线L和零线N连接,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还通过开关电源和电源单元连接,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还和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连接,电源单元、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和中央处理器连接,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和地线PE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交流接触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漏电检测模块、隔离变压器、交流接触器和开关电源;漏电检测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电源单元、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和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
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市电的火线L和零线N,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通过交流接触器分别和用电线路的火线L和零线N连接,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还通过开关电源和电源单元连接,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两端还和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连接,电源单元、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和中央处理器连接,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零线漏电检测线路N均和地线PE连接,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和交流接触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火线漏电检测线路L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三极管Q1和线性光耦U1;
隔离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火线端L1通过电阻R1和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电容C2的正极均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和线性光耦U1的发射极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电容C2的负极均和线性光耦U1的发射极的负极连接,线性光耦U1的接收端E极和中央处理器连接,线性光耦U1的接收端C极连接至地GND,电容C1的另一端还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阻R4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和地线PE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电容C3的一端、电阻R3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骉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