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剥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4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型剥线器,所述剥线器包括直筒状的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所述第一剥线管的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剥线管的一端下部可转动的组装;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均包括如下设置:左盖、右盖,所述左盖、右盖可轴向开合的组装,所述左盖、右盖盖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轴向贯通腔,所述轴向贯通腔内设有剥线刀。改进之后的剥线器具有两段剥线管,两者可以设置不同的剥线刀以应对不同的线缆的剥线需求,两段剥线管的相对位置可以转动调整,避免相互之间造成干涉,以便用户采用恰当的姿势进行施力完成剥线工作,也便于收纳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剥线器
本技术涉及剥线器。
技术介绍
剥线器是常用的电工工具之一,用于剥除线缆头部的表面绝缘层。线缆型号多种,现有剥线器结构单一固定,无法适应不用的剥线需求,因此现有剥线器有改进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剥线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剥线器,所述剥线器包括直筒状的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所述第一剥线管的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剥线管的一端下部可转动的组装;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均包括如下设置:左盖、右盖,所述左盖、右盖可轴向开合的组装,所述左盖、右盖盖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轴向贯通腔,所述轴向贯通腔内设有剥线刀。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通过纵轴结构可转动组装。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纵轴结构处配置有阻尼垫片。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一剥线管的剥线刀包括两块用于径向切割线缆外皮的刀片,所述两块刀片对应分设于所述左盖、右盖的外端。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一剥线管的左盖、右盖开合处设置有若干径向尺寸不同的剥线孔。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二剥线管的剥线刀包括一块用于轴向切割线缆外皮的刀片,其设置于所述左盖或右盖上。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二剥线管中剥线刀同侧内壁设有若干纵向定位片;对侧内壁设有若干弧形定位片。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左盖、右盖的开合处设置有产生斥力的同性磁力件。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的横截面均呈六边形。如前所述的新型剥线器,所述第一剥线管的开合处位于底部,所述第二剥线管的开合处位于顶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剥线器具有两条剥线管,且两条剥线管可以相对活动,便于灵活操作以适应不同的剥线需求,还便于收纳携带。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一剥线管打开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第二剥线管打开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剥线管活动至重叠示意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第一剥线管;2、第二剥线管;200、纵向定位片;201、弧形定位片;3、左盖;4、右盖;5、轴向贯通腔;6、剥线刀;7、纵轴结构;8、剥线孔;100、线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参阅附图1-4,所示为新型剥线器,所述剥线器包括直筒状的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所述第一剥线管1的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剥线管2的一端下部可转动的组装。所述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均包括如下设置:左盖3、右盖4,所述左盖3、右盖4可轴向开合的组装,所述左盖3、右盖4盖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100的轴向贯通腔5,所述轴向贯通腔5内设有剥线刀6。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均可以用于剥除线缆100的外皮,用户将相应剥线管的左盖3、右盖4打开,将线缆100置入左盖3、右盖4内,轴向贯通腔5与线缆100适配,施力将左盖3、右盖4闭合,剥线刀6切割在线缆100的外皮上,将其破坏以便剥离。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之间为活动组装,用户可以灵活变动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采用更为舒适的手持姿态进行操作,以应对不同线缆100的剥线需求。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之间采用纵轴结构7来实现可转动的组装纵轴结构7可以实现相对360度的旋转幅度,两者可以转动至如附图1所示的均处于水平状态,但上下错开,也可转动至如附图4所示的重叠状态。纵轴结构7处可以穿设阻尼垫片,以避免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过于随意的相对转动。线缆100型号多样,剥线需求各有千秋,具备两条剥线管的剥线器可以通过剥线刀6的不同设置来应对。具体的,第一剥线管1的剥线刀6包括两块用于径向切割线缆100外皮的刀片,所述两块刀片对应分设于所述左盖3、右盖4的外端。参阅附图2,两块刀片呈纵向布局,当线缆100放入之后闭合左盖3、右盖4,两块刀片从外向内沿着直径方向切割开外皮,当然两块刀片之间并非是完全闭合的,否则线缆100将被完全割断。优选地,在第一剥线管1的左盖3、右盖4开合处设置若干径向尺寸不同的剥线孔8。使用时,将待线缆100的端部插入剥线孔8处,闭合左盖3、右盖4,剥线孔8内的刀片会将线缆100外皮切割开。进一步的,第二剥线管2的剥线刀6包括一块用于轴向切割线缆100外皮的刀片,其设置于所述左盖3或右盖4上。再参阅附图3-4,一块轴向的刀片设置在左盖3或是右盖4上,将线缆100置入第二剥线管2中,施力闭合左盖3、右盖4,轴向的刀片会在线缆100外皮上进行轴向的切割。由此,第一剥线管1、第二剥线管2具有不同形状的剥线刀6,满足不同的剥线需求,同时两剥线管之间位置可以转动调整,避免操作时相互间造成干涉,用户可以用较为舒适的姿势进行剥线操作。一些实施例中,在前述第二剥线管2设置轴向刀片的基础上,于剥线刀6同侧内壁设有若干纵向定位片200,对侧内壁设有若干弧形定位片201。线缆100一般为圆形线体,将线缆100放入第二剥线管2之后施力闭合左盖3、右盖4,弧形定位片201与线缆100外形适配压紧,而纵向定位片200则会将线缆100外壁压紧呈现较为平坦的状态,如此方便轴向的刀片与外皮接触并切割。一些实施例中,剥线管的左盖3、右盖4开合处设置同性磁力件,以产生相斥的作用力,由此左盖3、右盖4打开为常态,便于将线缆100快速放入,剥线时人所施加作用力足以抵消相斥的磁力使得左盖3、右盖4闭合以完成剥线工作。剥线管的横截面优选呈六边形以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线器包括直筒状的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所述第一剥线管的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剥线管的一端下部可转动的组装;/n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均包括如下设置:左盖、右盖,所述左盖、右盖可轴向开合的组装,所述左盖、右盖盖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轴向贯通腔,所述轴向贯通腔内设有剥线刀。/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线器包括直筒状的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所述第一剥线管的一端上部与所述第二剥线管的一端下部可转动的组装;
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均包括如下设置:左盖、右盖,所述左盖、右盖可轴向开合的组装,所述左盖、右盖盖合形成有用于容纳线缆的轴向贯通腔,所述轴向贯通腔内设有剥线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剥线管、第二剥线管通过纵轴结构可转动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轴结构处配置有阻尼垫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剥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剥线管的剥线刀包括两块用于径向切割线缆外皮的刀片,所述两块刀片对应分设于所述左盖、右盖的外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之王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