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封装结构及传输线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30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1
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及传输线缆组件,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用于连接传输线缆,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传感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插座端及所述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接器用于建立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输线缆之间的连接。上述方案,能够简化传感器连接于电缆的操作,便捷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感器封装结构及传输线缆组件
本技术涉及海洋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及传输线缆组件。
技术介绍
在海洋监测领域,为了获取到海洋相关的参数,通常在海洋浮标上连接电缆,在电缆上连接相对应的传感器,根据所需要监测的海洋参数不同,所需的传感器也相应地不同。为了监测海洋的相关参数,通常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电缆的设定位置处。由于不同传感器的连接部(如引脚)不同,目前电缆厂家通常需要在电缆上开窗,通过开窗暴露出电缆的线芯,将各个传感器的连接部焊接于开窗位置暴露的电缆的线芯,然后,采用捆绑线逐个将传感器捆绑在电缆上,或者采用防水胶逐个将传感器粘于电缆上。然而,上述将传感器连接于电缆的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将传感器连接于电缆的操作较为繁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用于连接传输线缆,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传感器;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插座端及所述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接器用于建立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输线缆之间的连接。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封装结构还包括:固定仓,所述固定仓位于壳体与所述传感器之间,且套设于所述传感器。可选的,所述固定仓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仓的第一端。可选的,所述固定仓及所述传感器的一个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固定仓及所述传感器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引导部与所述凹槽适配。可选的,所述传感器封装结构还包括: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连接于所述固定仓的第二端,所述锁紧部用于限制所述传感器从所述固定仓脱落。可选的,所述锁紧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孔。可选的,所述锁紧部包括:铜质锁紧环。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线缆组件,包括:传输线缆以及上述任一种感器封装结构,所述传感器封装结构连接于所述传输线缆。可选的,所述传输线缆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所述传输线缆连接。可选的,所述传输线缆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壳体可以连接于传输线缆,壳体具有放置传感器的容纳腔。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插座端及插头端适配,可以将传感器连接于传输线缆。在传感器装配到传输线缆时,只需将传感器放入容纳腔,使得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装配在一起,即可以实现传感器与传输线缆的连接以及传感器的固定,从而使得在将传感器安装及固定到传输线缆时,操作简单,便捷性较高。进一步地,固定仓及传感器的一个上设置有引导部,固定仓及传感器的另一个上设置有凹槽,引导部与凹槽适配,以便于传感器安装时的安装定位。进一步地,连接于固定仓的锁紧部,不仅可以限制传感器从固定仓脱落,还可以对传感器起到物理防护以及降低生物附着于传感器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一种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一种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另一种爆炸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感器安装于传输线缆组件后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固定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图8是图6的右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图11是图9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由于不同传感器的连接部(如引脚)不同,目前电缆厂家通常需要在电缆上开窗,通过开窗暴露出电缆的线芯,将各个传感器的连接部焊接于开窗位置暴露的电缆的线芯,然后,采用捆绑线逐个将传感器捆绑在电缆上,或者采用防水胶逐个将传感器粘于电缆上。然而,上述将传感器连接于电缆的操作较为繁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壳体可以连接于传输线缆,壳体具有放置传感器的容纳腔。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插座端及插头端适配,可以将传感器连接于传输线缆。在传感器装配到传输线缆时,只需将传感器放入容纳腔,使得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装配在一起,即可以实现传感器与传输线缆的连接以及传感器的固定,从而使得在将传感器安装及固定到传输线缆时,操作简单,便捷性较高。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传感器封装结构连接于传输线缆,用于将传感器封装结构固定于传输线缆。传感器封装结构连接于传输线缆之后,可以形成传输线缆组件,所形成的传输线缆组件可以参照图1及图5,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传输线缆组件一种爆炸图。图3及图4是传输线缆组件与传感器的相对位置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传感器安装于传输线缆组件后的剖视图,下面结合图1及图5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中,传感器封装结构10可以包括壳体11及连接器12。壳体11可以用于连接传输线缆20,壳体11可以具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用于放置连接器12及传感器2。参照图7及图9,连接器12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121以及第二连接件122。第一连接件121连接于壳体11,第二连接件122连接于传感器2,第一连接件121与第二连接件122适配,连接器12用于建立传感器2与传输线缆20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121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第二连接件122为插座端及插头端中的另外一个。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121为插座端,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件122为插头端。又如,第一连接件121为插头端,第二连接件122为插座端。插座端上可以具有插孔,插头端可以具有与插孔适配的导电柱或者金属针等,以使得插头端插入插座端之后,能够使得传感器2与传输线缆20电连接或通信连接。传输线缆20可以用于传输电或者传感器2采集的数据。例如,插头端为四芯插头时,插座端具有四个插孔。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需求,插座端及插头端还可以由其他结构形成,只需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其中:/n所述壳体用于连接传输线缆,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传感器;/n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插座端及所述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接器用于建立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输线缆之间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连接器,其中:
所述壳体用于连接传输线缆,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放置传感器;
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及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适配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壳体,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插座端及插头端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件为所述插座端及所述插头端中的另一个,所述连接器用于建立所述传感器与所述传输线缆之间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仓,所述固定仓位于壳体与所述传感器之间,且套设于所述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仓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仓的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仓及所述传感器的一个上设置有引导部,所述固定仓及所述传感器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仕杰杨松绍肖远平宋彬李睿方咏梅盛秀梅徐家君方红菱朱皖蓉张攀吕福友曾梦琪陈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