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浮动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5289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震浮动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固定连接器及可动连接器;固定连接器包括第一固定壳体及嵌设于第一固定壳体内的多个固定端子;可动连接器包括第二固定壳体、可动壳体以及多个可动端子,可动壳体间隔地设于第二固定壳体外并可相对于第二固定壳体移动,每一可动端子均用于和固定端子相抵接并包括设于第二固定壳体、可动壳体之间的弹性部,可动壳体移动时可带动弹性部产生形变,由此吸收可动壳体移动所产生的偏差,从而使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之间始终保持抵接,进而保证可动连接器与固定连接器之间始终稳定连接,实现抗震功能,同时该抗震浮动连接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震浮动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浮动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电子产品,它可以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在电子产品功能多样化、设计模块化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连接器的形式和结构千变万化,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应用领域等的不同,有不同形式的连接器,但是无论何种连接器,都要保证电流或信号顺畅连续和可靠地流通。现有的一种连接器包括相互插接的公端子和母端子,公端子和母端子分别连接两个需要插接导电的零件,当公端子与母端子相插接后依靠两者的导电针接触导电。这种连接器只能相对固定的连接两个零件,两个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不能变动,如果其中一个零件有X/Y/Z三个方向任何方向的轻微移动,都可能会导致连接失效或断开,无法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尤其不能适用于一些经常发生震动的场合或领域,例如,车载、航空电子产品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吸收两个零件相对移动时产生的偏差以保持连接稳定性的抗震浮动连接器,从而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固定壳体及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的多个固定端子;/n可动连接器,其与所述固定连接器相插接并包括第二固定壳体、可动壳体以及多个可动端子,所述可动壳体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外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移动,每一所述可动端子均用于和所述固定端子相抵接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所述可动壳体之间的弹性部,所述可动壳体移动时可带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连接器,其包括第一固定壳体及嵌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的多个固定端子;
可动连接器,其与所述固定连接器相插接并包括第二固定壳体、可动壳体以及多个可动端子,所述可动壳体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外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移动,每一所述可动端子均用于和所述固定端子相抵接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所述可动壳体之间的弹性部,所述可动壳体移动时可带动所述弹性部产生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固定端子均包括第一焊接部、第一抵触部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第一嵌入部,所述第一抵触部容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壳体内并用于和所述可动端子相抵接,所述第一焊接部用于焊接至电路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可动端子均还包括第二焊接部、第二抵触部及第二嵌入部,所述第二嵌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抵触部与所述弹性部之间并用于将所述可动端子安装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所述第二焊接部连接于所述弹性部的远离所述第二嵌入部的一端用于焊接至电路板,所述第二抵触部容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壳体内用于和所述固定端子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震浮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弹性端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弧形连接部,两所述弹性端的远离所述弧形连接部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