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9526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该装置,包括圆筒壳体和两个壳盖,两个壳盖安装在圆筒壳体的两端,壳盖与圆筒壳体之间设置有过滤板,圆筒壳体的两端外壁均设有第一螺纹,两个壳盖靠近圆筒壳体的一端为圆筒形,其内壁均设有第二螺纹,两个壳盖均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连接在圆筒壳体的两端,壳盖背离圆筒壳体的一端内径逐渐减小,过滤板设置在圆筒壳体的两端端面与壳盖背离圆筒壳体的一端之间,过滤板的四周包围有密封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通过壳盖的第二螺纹和圆筒壳体上的第一螺纹旋紧,压紧密封垫圈和过滤板,实现过滤板固定到密封垫圈内密封壳体与壳盖的同时密封过滤板与壳盖、过滤板与壳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为了达到最佳工作温度,目前通常采用电导率极低的冷却液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冷却,然而循环一段时间后,系统中相关的管件以及零部件自身会析出一些离子,会导致冷却液的电导率逐步升高,这样时间长会影响电堆的性能,降低电堆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在冷却循环系统中加装一去离子装置,滤除冷却循环系统系统中产生的带电离子,从而降低系统中冷却液的电导率。现有技术中,去离子装置的过滤板与壳盖采用胶粘剂粘接方式固定,胶粘剂粘接会出现粘接不完全,造成漏水,影响过滤效果;胶粘剂粘接长时间使用会脱落,脱落之后过滤板无法阻挡混床树脂,混床树脂流到冷却管路里,影响电堆的性能,降低电堆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密封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包括圆筒壳体和两个壳盖,所述圆筒壳体内部填充有混床树脂,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包括圆筒壳体(1)和两个壳盖(2),所述圆筒壳体(1)内部填充有混床树脂,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均敞口,两个壳盖(2)的两端均敞口,两个所述壳盖(2)安装在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盖(2)与圆筒壳体(1)之间设置有过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外壁均设有第一螺纹(11),两个所述壳盖(2)靠近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为圆筒形,其内壁均设有第二螺纹(21),两个所述壳盖(2)均通过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21)连接在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盖(2)背离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内径逐渐减小,所述过滤板(3)设置在所述圆筒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包括圆筒壳体(1)和两个壳盖(2),所述圆筒壳体(1)内部填充有混床树脂,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均敞口,两个壳盖(2)的两端均敞口,两个所述壳盖(2)安装在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盖(2)与圆筒壳体(1)之间设置有过滤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外壁均设有第一螺纹(11),两个所述壳盖(2)靠近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为圆筒形,其内壁均设有第二螺纹(21),两个所述壳盖(2)均通过第一螺纹(11)和第二螺纹(21)连接在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所述壳盖(2)背离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内径逐渐减小,所述过滤板(3)设置在所述圆筒壳体(1)的两端端面与所述壳盖(2)背离所述圆筒壳体(1)的一端之间,所述过滤板(3)的四周包围有密封垫圈(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料电池去离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圈(4)为U型,所述过滤板(3)的四周卡设在所述密封垫圈(4)的内凹槽中,所述密封垫圈(4)内凹槽的一侧槽侧壁与所述圆筒壳体(1)的端面相抵,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周发绳立威孙鹏张国刘震孙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魔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